她是一个被父母带大的好女孩。在邻居眼里,她是“一个永远不用担心大人学习的孩子”。
从小到大,我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我考上了浙江大学的医学专业,已经学习了七年。
临近毕业,父母在她家对面的小区给她买了一套好房子。回老家当医生,结婚生子,有一份体面的职业,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是她父母定下的稳定生活。
一个男人告诉她:“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只能当医生呢?全世界的工作你都可以找啊。”
这个男人的名字叫林伟,当时是她的男朋友,现在是她的丈夫。
我乖乖女积累了十几年的叛逆被这句话引爆了,叫做爱情。
她放弃了一眼就能看到的路,选择了追随爱情,探索了一条无法预知未来的路。
仿佛命中注定,她因叛逆而迷失,但她最终还是利用这一点乘风飞翔。
她就是“年糕妈妈”的创始人李丹阳,一个3000万人的大型公益事业。现在,大家都习惯叫她“年糕妈妈”。2019年9月入选“福布斯中国50位意见领袖榜”。
做一个好女孩,做一个同学,做一个普通员工,做一个全职妈妈,做一个职场的操盘手,一路走来,她终于把未来抓在了自己手里。
#9D9D9D;">最好的爱情是什么?李丹阳曾回答:“在我低谷的时候,愿意接住我;在我得意的时候,不忘拉着我。这一生很长,最好的事情就是遇到了你。”
看似柔弱,实则能刚,35岁的李丹阳,优雅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好男人林威点燃了这颗心。

学霸养成记
当优秀成为习惯,从不愿放弃追赶
1985年,李丹阳出生在浙江衢州,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没有工作。
爸爸的工作朝九晚五,时间固定,妈妈经常要去摆地摊,所以,她的学习和生活都由爸爸负责。
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她是父母最大的希望,而学习是成就希望的唯一出路。
所以,爸爸是一位严父,对事关女儿的所有事情都有严格的要求。
在他眼里,成绩比女儿的心情重要,他从不掩饰自己对女儿成绩的看重。
女儿成绩一下降,他马上横眉冷对,严厉批评。
在小升初大考前夕的一次数学考试中,全班有24名同学都考了满分,李丹阳却考了86分。
这个86分让爸爸的情绪彻底崩溃,劈头盖脸地开始骂她。直到天黑了,骂累了,爸爸打电话叫妈妈早点收摊,因为爸爸已经被气到没有力气做饭。
她向爸爸书面承认错误,承诺加倍努力,学霸就是在这样的追赶和自我醒悟中,慢慢练成的。
高中时住校,宿舍熄灯后,她会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学习。
周末回家,学习时间太晚了,父母督促她休息,她把卧室的门缝都用被子塞住,防止光线透出去,默默地埋头苦读。
她不忍父母失望,用不为人知的努力换取一家人的“皆大欢喜”。
爸爸的爱潜藏在内心深处,小小年纪的李丹阳根本探索不到,所以少时的她一直认为,爸爸只看中她的成绩,而不爱她。
长大后,她告诉爸爸:
“我小时候很缺爱,我感觉不到你们爱我。”
爸爸很奇怪地问:
“怎么会感觉不到呢?”
他会在下雨天去接女儿,会给女儿做可口的饭菜,只是不会话语宠溺、眼神温柔地表达对女儿的爱。
他表达爱的方式是“严”,而不是“慈”,目的都通向女儿能出人头地的未来。

在爸爸的高压教育下,一次考不好,就是下一次更拼的理由。这样“勇猛”的学习状态,直接让李丹阳的“学霸形象”霸屏青春期,各种奖状拿到手软。
那时候的她形成了思维定势,用成绩讨好爸爸,“用好成绩换爸爸的爱”。
她是父母亲手雕刻出的“匹诺曹”,那些在父母看来对她成长不利的部分,都被一点点削掉,虽然丢失了一部分本真,但越来越接近父母为她设定的完美人生。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深深镌刻在骨子里,不管是学习,还是后来的创业,她都攒着一股“狠劲”,能死拼,不放弃。
人生,拼就有结果,不放弃就能熬出头。

叛逆心萌动
越缺什么,越被什么诱惑
小升初那一年的暑假,父母带李丹阳去浙江大学游玩。他们跟许多父母一样,不是纯粹看风景,而是为了给女儿内心播种梦想。
父母觉得这是名校,离家还近,考中了,才不枉他们对女儿的培养。
李丹阳没想过自己要什么,父母让她要什么,她就去要。
青春悄无声息地生长,感知不到父母的宠爱,每天像机器一样重复学习,压抑、隐忍,她体内隐藏的叛逆开始萌动。
觉得自己胖,偷偷尝试减肥,穿中性化的衣服掩饰体型;不喜欢自己的头发,攒钱去离子烫;甚至偷偷去网吧通宵聊天……
她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的事情自己能做主。
高三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个学弟,这是第一个不夸她成绩,而夸她漂亮的男生。终于有人从“学霸”的标签之外注意到她,她瞬间陷了进去。
千军万马卯足了劲向高考的独木桥冲刺,刷题、熬夜、早起,争分夺秒,她竟然挤出时间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别人眼中的她和心中想成为的她其实并不矛盾,两个她都在为父母期待的“浙江大学”努力。只是心中想成为的那个她有点不甘心,想证明自己的另一种存在。
爸爸对此无能为力,干预过度,怕影响女儿的情绪和成绩;不干预,自己心里又难免煎熬。
李丹阳感受到爸爸进退两难的矛盾,却体会到另一种快感:你们要的成绩我给你们,但我想做的事情你们也拦不住。
缺钱的人容易被钱诱惑,缺爱的人容易被爱诱惑。但那时候的爱很懵懂,与其说是爱,还不如说是一种给予她自信的力量更贴切。
从小到大,她都被身上的标签框囿着,沿着预订的轨道中规中矩地前行。她特别渴望标签之外的哪怕一点点认可和关注,恋爱给了她一次宣战的机会,很简单:做自己。
庆幸的是,李丹阳即使谈了恋爱,依然没有撕下“学霸”的标签,反而给她苦闷的学习注入一泓清泉,考上浙江大学的梦想更多了一层加持。
一个人只要笃定自己要什么,即使面临再多的诱惑,他也能清醒而又克制地坚持下去。

挣脱羁绊
追爱得爱,爱得痛快
在大学的体育选修课上,李丹阳结识了林威,二人成为恋人。
毕业时,面对亲情和爱情的双向抉择,她选择了爱情。
李丹阳读硕士时,林威成为宝洁公司的职员。等她硕士毕业时,林威的工作地点在天津。
她说服自己挣脱亲情羁绊,奔爱天津,应聘到平安公司做了一名普通职员。
为了追爱,她撕裂了父母对她从小到大的期待,用行动残忍地告诉他们:考上浙江大学,只是人生短暂的惊喜,一场爱情,就让他们的希望冷却。

父母的失望无以言表,爸爸除了用“冷战”表达自己“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再无其他可行的办法扭转这种“意料之外”的结局。
她给爸爸写信说:
“如果真的爱我,就请成全我,因为我真的很爱他。”
爱情得意时,她忘了父母对她的爱,跟她对林威的爱一样重。这句话,成全爱情,却伤害亲情。
庆幸的是,爱情没有让她失望。林威给她的,除了一份坚定的爱,更有对她人生的唤醒。
林威是一个非常上进的人,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实习,获得过“浙江省创业大赛特等奖”。
婚后,他的事业一直处于上升期,工作地点也随着职位的升迁不停变动。
她当初选择了裸婚,但林威没用几年,就给了她宽裕的物质生活。在苏州,房子、车子,一样样渐次而来。
拿到房产证的那天,她发朋友圈庆祝:
这种尘埃落定的幸福感几乎要让人泪目。
林威还说过一句疯狂圈粉的话:
“我的责任是和我的太太过好一生,让她开心。而让我妈妈开心,那是我爸的责任。”
这句话让女人们都感叹李丹阳嫁对了人。

当看得见的幸福渐渐填满婚姻,李丹阳自然而然地开始筹划生孩子。
那几年,她的职场发展并不如意。昔日同学有的已经飞黄腾达,有的成为职场精英,她的内心难免失衡。
许多职场女人都有过像她一样的经历,但有的人没有退路,逃无可逃。而李丹阳的背后有林威,林威撑得起她全职太太的生活。
爱情圆满,婚姻甜蜜,如果再能逃离职场上的风风雨雨,那就是最完美的人生。
但随之而来的母亲角色,却让她品尝到人生最艰辛的味道。
人生有时惊喜突至,还没尽情享受,偏偏悲从喜中来。

人生历劫
上有老,下有小,夹缝中呼吸困难
孩子生下来,生活没有锦上添花,却变得千疮百孔。
儿子睡眠时间短, 李丹阳不能好好休息,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能把注意力终日放在孩子身上。
照顾孩子费神费力,没有成就感全是挫败感。而新手爸爸林威,也马上进入不了角色,对孩子各种逃避。
婆婆赶来帮她料理家务、看孩子,她却不领情,三天两头就要发生点婆媳小矛盾,婆婆一气之下撒手不管。
儿子两个月的时候,李丹阳带孩子回老家,寻求父母的帮助。
本是把父母当作依靠,可是,爸爸却查出脑部肿瘤复发,这犹如一剂重磅炸弹,直接把李丹阳的人生炸出了豁口。

她在一家人抱头痛哭的窘境中醒悟,自己再也不能这么柔弱,动不动就像一只雏鸟,风雨一来,就向父母的翅膀底下钻去。
现在,那双有力的臂膀已经走风漏雨,给不了她庇护。
她故作镇定,腰背挺直,充当起家里的顶梁柱,带爸爸去杭州治疗。
病情未卜的爸爸,嗷嗷待哺的儿子,那段失眠焦虑的日子里,李丹阳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夹缝中呼吸困难。
她像一段漂浮在大海上的浮木,飘来荡去,找不到着陆的地方。
庆幸的是,爸爸的手术还算成功,父母一起回到老家休养,李丹阳回到苏州,料理自己的生活。
这时候,林威刚刚30岁,已经做到世界500强企业的总监职位。
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她不能依靠林威帮她带孩子。除了自己,再没有人可以给她依靠。
她的活动范围渐渐局限于三室两厅的家,那个曾让她雀跃着发朋友圈的房子,已经激不起她生活的热情。
林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远方,她却困在原地,被命运的水草缠住灵魂。
她害怕成为碌碌无为的全职妈妈,再也跟不上林威的脚步;她害怕林威嫌弃自己的平庸,转身她就会成为下堂妇。
她变得诚惶诚恐,变成一个动不动就用哭发泄委屈的“怨妇”。
她害怕自己深陷下去,可又害怕走出去时要经历痛苦。直到有一天晚上,一直哭着不睡的儿子让她的情绪彻底崩溃,号啕大哭。
这一哭,却让她内心清醒。父母再爱她,老公再爱她,想把她从困境中拉出去,也拉不动一个思想上凝固的人。而要真正走出目前的局,必须自己愿意走出去。
她看着人生路上把他甩开老远的林威,擦干眼泪,重新开启自己的“学霸”模式。
人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逃避的劫。只不过,最终是劫还是运,全靠个人把握。


自我救赎
拨开迷雾,看到光芒
李丹阳开始调整儿子不规律的睡眠,只有儿子生物钟规律,她才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用了两周时间做这件事,还把参考书籍、读书笔记、孩子变化、最后效果等全部整理好后,发到新手妈妈群里。
作为医学硕士、学霸妈妈,她在育儿方面的实操经验和科学数据,引来一大波新手妈妈的关注。
许多人从中受益,纷纷建议李丹阳开设一个公众号,把育儿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
李丹阳征求林威的意见,林威分析了她的优势和现状后说:
“好好干,一年后,我回来给你打工。”
2014年7月31日,粉丝们期待中的“年糕妈妈”公众号上线,李丹阳自己整理的各类育儿知识陆续在平台发表。
真实、有实操性的育儿知识吸引了众多粉丝,2015年3月,产生第一篇10万+文章,“年糕妈妈”的影响力初露端倪。
李丹阳从中品尝出个人价值,她能带好孩子,还被别人肯定,更有老公为她指点迷津,她觉得这才是理想中的全职妈妈生活。
“年糕妈妈”的粉丝达到30万的时候,从央视辞职转行为天使投资人的张泉灵找到李丹阳。目的是合作,然后共赢。
在张泉灵的建议下,李丹阳和林威用一个月的时间,卖掉苏州的房子,搬到杭州创业。

2015年9月,在接受了天使投资之后,“年糕妈妈”全力进军电商业务,相继在广州、杭州、北京和宁波等地建立库房。
2016年,林威兑现诺言,辞去宝洁华东区供应链总监的职务,跟李丹阳一起创业。
彼时,林威的年薪已近80万,不是小数,起码保他们三口之家衣食无忧,甚至富足小康。这个冒险的决定,也让双方父母提心吊胆了好长时间。
林威从事了将近10年的供应链工作,在货源和价格方面已经形成充足的个人优势,直接促成“年糕妈妈”踏上电商之路的快速发展车道。
2016年的双11,“年糕妈妈”的电商平台“糕妈优选”创造奇迹,交易额达到8000万,是当年的微信电商第一。
投资人猎豹移动的CEO傅盛评价:
“紫牛最挣钱的一笔投资就是年糕妈妈。”
这个肯定,对李丹阳来说,不是未来人生的最高度,但却是她以前人生的最高度。
谁的人生都有迷雾遮拦,愿意走出去就是走出迷雾的第一步,勇敢些,拨开迷雾自有光芒。

人生不设限
自我见证,越过自己
结婚之初,林威送过李丹阳一本书——《30岁前别结婚》。林威用这本书激励李丹阳,永远要做一个独立、不失自我的女性。
那时候,梦想做全职太太的李丹阳没想过她会成为“年糕妈妈”,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在短短几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历过人生撕裂的迷茫,亲手拨开生活的迷雾,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播撒在她的身上。
怀二胎的时候,李丹阳收到湖畔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即使孕期身体不适,她也没有缺过一节课。
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出版三本书,分别是《年糕妈妈育儿百科》、《年糕妈妈辅食》、《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其中,《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在当当网开启预售的第二天,就登上当当网新书热卖榜的第一名。
2020年8月,她还接到拍摄邀请,饰演儿童剧《故宫里的小怪兽》女主角李小雨的妈妈。
一个30+的女人,曾经逃避过职场,怎么就在当全职妈妈的间隙,登顶人生新高度,还变成了一个工作狂呢?
经历了这一切的李丹阳,现在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为什么不试一下?”
试过才有无限可能,不试永远没有机会。

这些日子,《乘风破浪的姐姐2》正在热播,这部综艺最吸引人的,是舞台上不再青春,却依然选择去尝试更多可能的姐姐们。
就像这几句话说的:
“三十岁以后
人生的见证者越来越少
但还可以自我见证
三十岁以后
所有的可能性不断退却
但还可以越过时间
越过自己”
公众号“年糕妈妈”的简介里,一句“3000万爸爸妈妈关注”的话,让人着实不能小觑。
能把公众号做到千万级别大号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这个不一般的人,是李丹阳;陪着她走到这个高度的人,是林威。
有句话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李丹阳的“青云之路”,除了自身努力,更借力林威这股不可低估的风势。
愿林威的风势一直强劲有力,助力李丹阳的“青云之路”无限延伸。
选对了男人,女人的一生即使历经跌宕,也必定酸爽。

-END-
参考资料:
头条号“丑故事”:《这位入选福布斯榜单的女性,曾经也是一位绝望的全职妈妈》
头条号“年糕妈妈”相关内容
知乎、网络等
作者: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