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欢迎阅读,如果你敢洗稿子,势必会被全网追究)
文|诸神之恩
不久前,2020年新财富500强富豪榜发布。马云毫无悬念地位列中国富豪榜第一,身价超过3000亿元。比他小16岁的小个子黄征首次跻身前十,排名第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黄征这个名字可能并不熟悉。然而,当很多人打开手机时,他们会看到一个名为拼多多的APP。黄征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
在黄征的身上,有两个最醒目的标签:向名校学习和商业奇才。27岁时,大多数人以跑步为生,但黄征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此后,他不断创业,三年内创办了四家公司。最后一家公司是我们所知道的拼多多。
曾经是超级学霸的黄征,如今在中国电商领域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著名的企业家。就连马云和刘都不能小觑他。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01从杭州到硅谷再到上海,超级学霸的三级跳
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出类拔萃的,不仅造就了伟大的人才,也造就了伟大的商人。清代胡雪岩与近代马云。马云虽然是中国电商教父,但他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近年来,一个名为拼多多的网购平台迅速崛起,对阿里巴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站在它后面的那个人是黄征。
在梳理黄征的简历时,我一次又一次惊讶于他的生活如此美好,以至于人们羡慕嫉妒!
黄征,1980年出生,杭州人。他的父母都是工人。从小学开始,他的成绩就非常好。中学时考入杭州最好的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后被送到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班。这个班可以称为超级班。
本科毕业后,黄征被世界排名第八的威斯康星大学录取。在美国期间,他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许多论文。硕士毕业后进入谷歌工作。谷歌上市后,他通过期权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他选择辞职创业。短短三年,他就成为中国电商新贵,势头几乎和马云不相上下。
从杭州到硅谷,再到上海,超级学霸黄征实现了三级跳。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从一个代码农民变成了百万富翁,实现了财务自由。这速度简直不可思议。但是话说回来,一个人的成功总是有原因的。短短几年,黄征就能成为一个有钱人,一个新的有钱人。不仅有运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贵人的支持。
黄征的一生中有三个高尚的人。没有他们的全力帮助,黄征今天可能不会在这里。
首先是丁磊。2002年,网易老板丁磊遇到技术问题,无法解决,于是上网搜索。因此,他找到了黄征的一篇文章,并试图联系黄征,所以他邀请黄征帮助解决它。之后,他们成了朋友。
黄征的第二个贵族是段永平。黄征赴美留学后,经丁磊介绍认识了段永平。段永平被称为“中国巴菲特”,是BBK董事长,也是风险投资界的大人物。经过几次接触,段永平对黄征这个年轻人非常看好。
2234bd3fceca4fe98908dbebdc4f0095" />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的天价拍得了巴菲特午餐。不久,他就带上黄铮一起与巴菲特共进午餐,交流投资心得。黄铮硕士毕业后,在段永平的建议下,去了谷歌上班。谷歌的工作经历为黄铮带来了财富与人脉,时至今日,他都尊称段永平为“人生导师”。
第三位贵人是马化腾。
拼多多出现之前,中国电商格局基本已定,拼多多能杀出重围,最大的助力来自微信。因此,马化腾也是黄铮的贵人。
腾讯对拼多多相当宽容。在微信里,淘宝天猫的链接会被屏蔽,而拼多多的链接能直接打开。此外,拼多多还能在微信里随意分享转发。这一招,既让消费者得了实惠,同时也宣传了品牌。
黄铮能力极强,在计算机方面造诣超高,但同时,他又不像大多数理工男情商偏低。他懂得察言观色,也很会说话,凭着这些优势,他赢得了众多大佬的欣赏。

02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三次关键选择铺就成功之路
有句话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确,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要能抓住机遇。在人生每一个关键点上,黄铮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每一次,他都能很好地抓住时机。
第一次关键时机,出现在大学时代。当时,刚上大一的黄铮被入选国际米尔顿基金会的活动,他因此获得了一台电脑和免费上网机会,可以与全球其他入选者一起在线交流。多年后,他回忆说,那次活动对他触动很大,使他深刻意识到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别之大,这直接催生了他日后的创业想法。

第二次关键时间,是硕士毕业找工作。当时,黄铮收到两家公司的offer。一家是如日中天的微软,一家是刚刚起步的谷歌。正当黄铮不知该如何选择时,段永平建议黄峥选择谷歌,并至少要干满三年。黄铮听了段永平的建议,后来,谷歌上市,黄铮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实现了财富自由。那一年,他才27岁。
第三次关键时机,就是创办拼多多。一档访谈节目里,黄铮说,他如果晚一年创办拼多多,可能就会让拼多多错过机遇,无法实现爆发式增长。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拼多多是黄峥的第四次创业。黄铮的第一家创业公司是卖手机的,经过三年发展,年营业额达到几亿元。后来,他将这家公司出售,只留下了技术团队。不久,他又创办了一家电商代运营公司。此后,黄峥在那家公司内部孵化了一家游戏公司,游戏公司内部又孵化出拼多多。
一直以来,国内电商市场的80%份额,都被淘宝和京东所占据,其他平台根本难以撼动它们的地位。而黄峥偏不信邪,他再次创业瞄准的就是电商领域。

五六年前,就在淘宝和京东忙于消费升级,准备抛弃低端市场时,黄峥却瞅准时机,精准定位,把目标客户锁定在底层人群身上。在中国,多数人仍是工薪阶层,老百姓在买东西时,依然看重价格,低价永远有优势。
而黄铮对拼多多的定位是:普惠、以人为先、更开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消费者节省更多的钱。很快,这一策略就见效了。
2015年9月,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出现了一股砍价秒杀、拼团助力的热潮。这种“社交裂变+低价策略”的模式,诠释了网购新体验,让消费者耳目一新。
目前,拼多多市值高达544亿美元。即便今年疫情严重,但它的市值不跌反涨,这也证明了黄铮不仅是学霸,他的商业嗅觉也极其灵敏。

03铁腕管理,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
拼多多仅用5年,就已经发展成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让很多人连连惊呼奇迹!
其实,这一切都在黄铮的预料之中。2020年4月20日,黄铮公开发布了致股东的一封信,信的标题叫“新世界的旅程刚刚开始”。
这封信,洋洋洒洒近三千字,其中提到了新冠病毒,也说到了爱因斯坦E=mc2方程式。信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从“时间是什么”、“感受时间”、“抓住时间”等方面抒发了黄铮对于新电商模式的理解和期待。
全文气势恢宏,有理有据,还大打情怀牌,让人看到了黄铮的格局和理想。信的结尾,黄铮写道“随着新模式的出现,旧有的一些模式正遭到逐步淘汰。现在是重建的时候了。”最有意思的是,信的落款不是“CEO黄铮”,而是“拼多多代表黄铮”。
黄铮曾说,拼多多只是电商界的“小孩子”,还要面临各种挑战。从他的落款中,能看出他真的把拼多多视为自己的孩子,隐含着要和它一起成长的意味。

拼多多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与互联网主流的开放文化不同,它并不鼓励员工对外交流,信息权限极其有限。这种封闭式的管理,避免了骨干流失、信息泄露。这种管理方式冷血,但高效。
其实,黄铮不仅在管理方面“狠”,他对自己更“狠”。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对于公司创始人来说,是无上的荣耀。但黄峥却没有去美国敲钟,而是选择留守上海。对此他解释道:“敲钟就是一个形式,我敲一下又不会怎么样。”言下之意,不必在意形式,干实事就好。他还说:“拼多多能取得小小的成绩,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感谢伟大的新时代。”黄铮在人生巅峰时刻,还一如既往地清醒,实在难得。
曾有一段时间,拼多多因为售卖太多山寨产品被全网抵制。这导致股价持续下跌,市值损失上百亿。为了稳定股价,让业务的正常运行,黄铮召开媒体沟通会,解释了拼多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恳求大众 “给拼多多一个机会”。
在阿里和京东的围剿下,拼多多野蛮生长,短短几年,就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尽管已经如此成功,黄铮却说:“我每天都有危机感,平台越大,责任越大,想把事情做好,又害怕搞砸,每天都很惶恐。” 黄峥还表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专门查阅了黄铮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上,黄峥一共写了九篇文章。第一篇发表于2016年,文中讲了他的求学经历,其中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钱是工具,不是目的。”最后一篇,写于2017年9月,是一篇讨论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文章。文中写道,“我该做的事实有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做好我该做的事情,努力成为我同一代人里最靠谱的那一个。”推算一下时间,那两年正是拼多多在朋友圈跑马圈地的关键时刻。
如今,黄铮已经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他不但靠谱,而且还很靠谱。权威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40岁以下白手起家的富豪里,身价第一的是扎克伯格,紧随其后的便是黄铮。
今年黄铮刚刚40岁,未来他和他的商业帝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多年后,黄铮能否超越马云,成为中国电商第一人呢?
我们拭目以待。
(完)
部分参考资料:
1.拼多多黄铮致股东信:新世界的旅程刚刚开始
2.人物观察:黄峥的100种偏执
3.《人物 | 黄峥的“本分”与野心》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资深互联网人,多平台签约作者。热爱读书、思考、写作,被朋友称为“行走的百科全书”。郑重申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