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此生最好的投资"
这是中欧商学院的李善友先生为这本书所作的序言,也是作者宗毅对好朋友老师最伟大的一句启发。回看整本书,我太喜欢这句话了。
李善友:“宗毅可以说是我的老师,因为他教了我一句话,我用它作为我的动力,几乎每节课都以它结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在我对宗毅四年的密切观察中,我发现他不仅这么说,而且还这么做了。”
推荐这本书的另一位网牛傅生说:“互联网颠覆的不仅仅是商业模式,也将颠覆企业自己的组织形式。我经常跟同事说,一个公司不应该只把产品放到网上就成为互联网公司,应该把互联网的平等、自由、开放、共享融入到自己的公司文化中。可惜,我只是说说而已。”
作为一个传统的行业老板,本书的作者宗毅是全力以赴开始实践这种平等、自由、开放、共享的新组织形式的人。我想这正是《裂变创业》这本书要介绍的核心问题,通过宗毅自己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去亲身实践。
傅生老师开始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年里,起点很低的互联网创业者,从传统行业从业者那里抓住了互联网产品的无知,弯道超车,成为了所谓的朝阳产业。现在,互联网反过来成为基础产业,互联网从业者成为既得利益者。传统行业的人为了生存,用更激进的互联网组织模式重新武装自己,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他们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的互联网颠覆者。——这是傅生最真实的感受。
这本书里有太多好的地方。我喜欢互联网的方向。平时看了很多相关的书,但是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多新的想法!最难得的是,作者宗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实践型企业家,而且有着非常好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时参考经典著作中的解决方案),这使得这本书不仅有优秀的第一手案例支撑,而且有着更深层次的分析论证,思路清晰。个人认为,同时做到这两点是非常难得的。
书中精彩的论述太多,仅拿出两处分享:
当然,第是作者对“裂变创业”实践的详细介绍和作者自己对裂变创业模式设计过程的深入思考,这也是本书的第一部分。
“我很不理解的是,有很多老板喜欢把酒肉朋友和外部投资人变成合伙人,却不愿意把员工变成合伙人。员工与你朝夕相处,为你努力工作。为什么不是他们?”
“芬尼推动了裂变创业,在不伤害旧组织利益的情况下束缚了所有人,使新组织、新势力能够设计不同纬度的战略,进入了传统的热水行业。成功在于梳理组织关系。只要理顺组织关系,员工就全力以赴,把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绑在一起,不用担心没有好的商业模式。”
——宗毅
我认为宗毅裂变式创新的核心可以总结如下:
1.懂得取舍,与员工分享企业成功,让员工为企业成功而努力。(在农奴社会,当奴隶自然认为自己应该等别人一辈子的时候,实行阶级统治是有效的。互联网社会,草根英雄大量涌现,大家都不愿意当老大,分享成功,聚集更多优秀的人。)
2.用钱投票选人才(用钱投票的好处:选德才兼备的人才;避免贿赂和拉票;让母公司的关键员工,尤其是管理层和新公司的利益;打破资历),没钱就意味着没能力(赢家至少需要投资10%,而且他肯定会有足够的威望和资本,懂理财,能借钱,对自己的项目有足够的了解),让员工投资成为一种企业福利(芬尼愿意让员工投资,融资成本高于银行利息,因为这样可以稳定员工。只要员工的自我激励加强,就很容易赚回这个利息差。此外,最大的好处之一是财务披露。芬尼的三种内部集资方式涉及到股东的方方面面,他们要公开自己的财务,让每一类员工都能知道芬尼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哪里,包括所有员工的工资都公示,保证了财务的公开透明,最终让他们成为阳光企业。
-size:15px;">3.失控自组织(互联网时代,组织的创新力成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创新不是设计出来的,是进化出来的,但是进化里包含反馈、竞争。所以,自组织就是失控,失控能带来创新),突破企业边界(向外扩展企业的内部网络,使其包含市场上所有与公司打交道的实体或个人,把员工、供应商、媒体和用户等都囊括进来,使他们都成为集体性的一部分)。第二则是关于宗毅做的另一件牛事儿:联手罗辑思维打通中国第一条南北充电之路,以及由此学到,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做最高明的企业营销。
互联网时代,“高大上”和“伟光正”的宣传已经不奏效了,新时代需要口碑相传的社会化营销:
1.充分运用口碑,只有大家足够热爱,才会形成口碑。当你或者你的作品深受粉丝的爱戴,奇迹就会产生。
2.创始人的自媒体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容忍某人犯错误,但我们不能容忍某人不真诚。创始人的自媒体化在于给用户提供真诚的温度感、真实的能量,即使展现的这一面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
3.找到流量入口,移动互联网时代从经营实物到经营用户,实物是手段,用户才是资产。如何获得有价值的用户和传播资源,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流量的入口。打通南北充电之路这件事情本身是入口(或叫噱头、事件等等凡是能吸引用户注意力的东西),当然这整个活动的策划以及各个关键节点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书中作者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至此我觉得已经足够吸引任何一个对互联网有兴趣的人拿起这本书~说实话看完这本书之后的快感不比《必然》《从0到1》这类书差,毕竟宗毅也被请去美国高校讲裂变式创业!
更“贱”的是,最后一章作者对于互联网本质的思考,以及传统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互联网之变的探讨,有出乎意料的精彩!即使在看了这么多互联网相关的书籍之后,还能从他这里获得许多新知,以及认识互联网的新角度!这个部分准备再写一篇笔记整理。
最后,满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