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合作的第一艘滚装船启航。
7月15日13时,在广州南沙造船码头,白色豪华客滚船“巴吉莫克塔尔三号”正式启航驶往阿尔及尔港。
该船是中阿两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合作的首个客滚项目。它是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子公司广州造船国际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作为阿尔及利亚国家航运公司(ENTMV)的联合卖方建造的。是一艘1800人/600车的豪华客滚船。
中船广州造船国际副总经理周旭辉在接受CBN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从建造复杂度还是产品性能来看,阿尔及利亚滚装船都是中国海洋装备国际化、品牌化的有力见证。
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广州造船国际建造的豪华滚装船相比,这艘船最大的特点是内部材料和大部分设备的国产化。
豪华客滚船“badji mokhtar iii”。图片由广州造船国际提供
性能指标达国际水平
滚装船是连接陆地岛屿和海峡的两用运输船。主要用于装载货车、汽车和旅客,为船上游客提供住宿和娱乐服务。是目前全球航运业的高端产品。
“Bad Ji Mokhtar III”是一艘国际客滚船,从阿富汗首都阿尔及尔出发,前往法国马赛和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南欧港口。该船长200米,宽30米,设计吃水6.7米,航速24节;可搭载1800名乘客,配备3个尾门,可同时容纳600辆车。
据了解,更高的速度将大大缩短目标航线的航行时间,如阿尔及尔至马赛的航程和阿尔及尔至巴塞罗那的航程,从而改善北非至地中海和欧洲国家的交通状况。
振动和噪声是衡量船舶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客船来说也很难控制。据了解,十天海试期间,全船振动、噪声等船舶性能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振动、噪声均达到一级舒适性标准要求。是国内首艘获得法国BV船级社一级舒适性分级标志的客滚船。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艘滚装船建造过程中,首次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如上层建筑温暖区域不喷漆工艺、全舱单元建造工艺、大舷窗一般截面安装工艺、机器人牵引缆绳的应用、静电喷涂在实船上的应用等。
其中,整体舱单元的建造技术是将船上数百间客房全部转移到地面车间,再转移到船上安装。中船广船国际房管部主任张志强在接受CBN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这种技术在国外建造客船或游轮时普遍使用,一些内饰材料的制造商也在国内尝试,但在船厂还是第一家。这也说明我们的技术和工艺在不断进步。”
张志强说,这项技术需要一定的产品作为基础,只有得到大型客滚船或游船的支持,这项技术的应用才有意义。在未来的订单中,只要能产生规模经济,就会继续使用。此外,这一过程相对难以控制,施工方式对船体等舾装件提出了更高的设计精度
要求,如果设计偏差大,在车间制作完成的整体舱室单元将无法完成安装。这些因素导致了这种工艺在国内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客滚船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近年来,中国是客滚船建造市场中颇为显眼的后起之秀。据IHS-Seaweb统计,截至2018年,从客滚船的建造国家来看,日本、意大利和中国位列前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所建客滚船的平均船龄为5.8年,而日本和意大利则分别是28.1年和24.5年,其他国家最少的也是13.8年。
实现国产化
作为中国首家建造豪华客滚船的企业,广船国际承建的高端客滚船遍布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英吉利海峡,及中国南海、渤海等世界各大海域。然而,“BADJI MOKHTAR Ⅲ”客滚船的建造难度是对广船国际,甚至中国船舶制造业客滚船建造水平的一次挑战。
提及国产制造,周旭辉言语中透着自豪:“与国内同类型船相比,这艘船的国产化率相对是最高的,内装材料及大部分设备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这是第一次。”
周旭辉表示,实现国产化后,一方面,国内产业链得到了延伸,使得整个配套链条加长,对中国整体装备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船厂在服务、成本、周期交付等方面都实现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成本更加可控了。
对于一条客船而言,内装是全船最复杂的部分。中国船舶广船国际阿尔及利亚豪华客滚船技术经理万小三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前内装基本上全是使用国外的大包商,大多采用进口材料,这对配合度以及价格有较大影响。本船从接合同开始,公司就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内装材料国产化。”
万小三回忆道,他曾在2个月时间内,收到名片超300张,都是内装材料的厂家来作介绍拜访的。团队也曾组织到珠三角城市包括佛山、中山、东莞等地找内装材料,去工厂参观考察。万小三考察过的灯厂超过10家,家具厂超过5家,还多次去大理石、造型天花板、如装饰画、儿童玩乐设施、餐具、舞台音响灯光等厂家进行考察。
据了解,从2个大包商的材料使用情况来看,一家使用了120多种材料,其中只有2个粘结剂是进口的,而另外一家使用了110种材料,只有6种是国外品牌。
“我们在国产化的道路上仍然面临很多困难。”万小三直言,中国企业也是最两年开始比较多地建造客船,国内的大包商还在成长,他们和船检没有直接沟通,在材料取证方面与船检的联系比较弱,对船检的要求不够清晰,对规则规范的研究不够深,在这些方面需要船厂给他们提供帮助。
万小三举例称,在项目前期,公司反馈在之前的客滚船项目上,在公共区域灯具上花了很大的成本。为解决这个问题,团队一方面与船检沟通灯具的证书要求,另一方面,到广东中山寻找实力较强的灯具工厂。“通过我牵线搭桥,协调船级社,协调工厂取证,最终解决了灯具供货的问题,船东对这个工厂的灯具品质非常认可。”
通过这个项目的实践,万小三认为,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制造大国,国内生产的内装材料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品类上,基本都能够满足豪华客滚船的建造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合适的材料,并想办法解决将家装材料在船上使用的证书问题、安装节点问题、适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