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楚伟
3月15日,吉利与赣州市人民政府、赣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协议,计划在该区域分期建设动力电池工厂。
根据协议,吉利科技集团将在赣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一个年产能42GWh的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也是赣州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
其中,一期项目年产能12GWh,计划投资85亿元(含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用地500亩;后续30GWh项目计划投资215亿元(含固定资产115亿元),用地面积1000亩。相比之下,去年秋天,位于内华达州的特斯拉-松下超级工厂宣布扩建后,其产能略低于40GWh。
而且,2020年12月25日,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刚刚与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合作建立动力电池工厂,致力于动力电池产能建设,包括电池、电池模组、电池组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公开资料显示,原持股19.1%的孚能科技第二大股东深圳安岩投资合伙企业近日发生工商变更,引入新股东重庆江合辉,由吉利迈捷100%控股。
根据协议,双方分工明确,福能负责合资公司的技术、R&D和销售,吉利科技负责协助筹集资金。目前,福能在赣州的生产基地年产能为5GWh,吉利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工厂产能。项目建成后,福能在赣州的产能将再次翻番。
同时,双方还达成协议,吉利每年对孚能的采购量不低于其需求的80%。届时,吉利将打破目前宁德时代与其他供应商采购的模式,将电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据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我国汽车年销量的比重将从2020年的5%左右提高到20%。
根据吉利发布的2020年销量数据,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1万辆,同比大幅下滑66%。2021年1月和2月,吉利汽车总销量为23.3万辆。新能源汽车中,几何A、几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1、2月总销量仅为6828辆,占比不到3%。
这种表现不仅落后于特斯拉、蔚来、理想汽车等新车厂商,在传统汽车企业中也没有优势。可见,在电气化转型的道路上,吉利必须要打得过马。
责任编辑: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