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如果说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那么创业板改革将进入“深水区”。如今,创业板改革方案发布,资本市场进入改革“深水区”。作为投资者,创业板注册制给交易体系带来了哪些变化需要注意,需要防范哪些投资风险?
交易制度变化多
创业板交易制度改革立足于现有市场特征和投资者结构,创新机制安排的引入将进一步增强市场活跃度,提高定价效率,加强风险防控,促进平稳运行。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关注创业板交易制度改革的几个变化。
一是提高市场活跃度,适当放宽价格涨跌比。二是提高定价效率,优化新股交易机制。三是适应市场需求,实行盘后定价交易。允许投资者在竞价交易成交后按照收盘价买卖股票,丰富了市场流动性管理手段,满足了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四是促进长短平衡,完善“两业融合”体制机制。创业板注册制下发行的上市股票,从首个交易日起可作为“两笔金融交易”的标的,并引入再融资的市场化约定申报方式,让证券公司借券给投资者当日卖出。五是加强风险防控,优化微观机制安排。
在准入方面,创业板股票投资者可以继续参与交易,而普通投资者在注册制下参与IPO交易,需要签订新的风险揭示书。对于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的个人投资者,将增加前20个交易日每天10万元的进入门槛和24个月的交易经验。
同时,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投资者可以通过纸质或电子方式签署风险揭示书。证监会规定,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认购公募基金等产品参与创业板投资。
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是资本市场首次同步推进增量和存量改革的重大改革,涉及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础制度。然而,投资风险不容忽视。可能存在市场波动风险、企业盈利风险、政策推进步伐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不及预期、风险偏好回落等风险。
注意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创业板注册制试点落地,市场呈现较大波动。光大证券分析师谢超表示,一方面反映了创业板注册制下公司发行上市加速后对市场流动性的担忧;另一方面,沪深1000等小盘股指数跌幅较大,反映出“壳值”萎缩,但50点时上涨1.27%。这种结构性差异也反映了长期趋势。——注册制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创业板的长远发展。
财新证券分析师罗琨表示,在创业板注册制初期,新股首日涨跌可能类似于科创板的剧烈震荡。随着市场的逐步制度化和注册制的逐步推广,新股的供需将逐渐平衡,波动性将逐渐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利润带来了一定风险。罗琨表示,在今年接下来的一到两个季度,分子和分母之间的博弈将会加剧。由于2020年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大,市场受不确定性影响主要来自分子业绩。但是,随着全国人大的召开和反周期政策的制定,企业利润将逐步恢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