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4日电(记者唐静)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年来,“新零售”概念迅速成为消费领域的“热词”。在新的产业定位下,新兴超市、无人值守店等新的商业形态应运而生,提高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扩大了中国消费市场的规模。展望未来,中国“新零售”应该如何寻求创新和变革?24日在上海开幕的“CCFA新消费论坛——2021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深入探讨了未来新零售的发展。
“CCFA新消费论坛——2021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来源:大会组委会)
作为近年来零售业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今年的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聚焦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旨在增强中国“新零售”的市场活力,助力消费市场创新发展。
商务部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阶段,开发新的消费场景将是零售业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领域。“一是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商品和服务一体化;商旅文体、医旅、购物、娱乐等多产业融合,催生了更多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综合消费的新场景。二是推动传统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大型体育场馆、闲置厂区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设计定制中心等新载体转型。三是引导电商平台数据赋能,推动个性化设计和柔性生产,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新商业模式。四是完善社区便民消费设施,加快建设便民生活服务圈、社区邻里中心和农村综合服务网点。”
“CCFA新消费论坛——2021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来源:大会组委会)
近年来,“新零售”正显示出巨大的活力。2020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四分之一,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将超过80%,全国快递业务量将达到800多亿件。其中,上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20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9万亿元,居全国城市首位,网购交易额1.17万亿元,居全国第一。
上海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上海市副市长明宗表示,只有因地制宜加快创新发展,才能提高生产流通效率,更好释放消费潜力。“我们将进一步构建有利于业务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让智慧零售、跨境零售、无人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在这里竞争生成。进一步推动商务、会展、旅游、文化、体育的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国际化、高品质的商旅和文体联动项目,努力提升对国内外消费者的吸引力。”
从全球零售业发展来看,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是“风景独好”,但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零售业仍存在严重低估实体零售业价值、过度线上竞争、不正当竞争等诸多压力和挑战。
中国连锁加盟协会会长裴亮指出,数字化创新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模式和企业管理机制问题,将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因此,不仅要提到创新,也要提到改革。裴亮说:“通过市场调研,协会发现企业能够有效应对竞争,真正实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