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村创业50个项目,大学生回乡创业有哪些项目

大学生返乡创业“新玩法”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社

李富春在热带果园修剪果树。新华社记者杨摄

新华社太原6月27日电(记者陈中华、王浩)这些听起来时髦的农业词汇,如今正在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生根发芽。

青龙果,高香蕉树,重木瓜.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杨亮村的一个“热带果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采摘。

花园的主人是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的李富春。没人想到这个建筑工程专业的“80后”能在北方黄土高坡上长出香甜可口的热带水果。

2005年大学毕业后,在广东从事建筑装饰设计的李富春发现,南方的很多热带水果品质非常好,但一旦长期运输,北方的味道就大大降低了。发现商机后,李富春利用闲暇时间到处走访热带果园。

2014年,经过详细规划,李富春回到家乡晋中市榆次区研究火龙果种植。经过两年的精心培育,李富春的火龙果第一次上市,给他带来了40万元的收入。到2018年,他的果园已经超过30亩,超过1万名游客前来采摘。“每一个新水果都被抢走了。”。

这种“南方水果北方种子”基地,对于大多数北方人来说,确实是新鲜事。许多农民来到这里。在李富春的带领下,山西各地建立了26个火龙果基地。

周磊在“水产养殖”基地喂鱼。新华社记者杨摄

李富春种植了热带水果,几公里外,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的周磊和妻子李丽丽利用专业优势,搭建大棚,开启了“水耕”循环生态农业。

这种模式的核心“卖点”是“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当鱼被喂养和排泄时,微生物分解并提供营养,而蔬菜吸收营养并净化水。“实验完全从零开始,比如鱼和蔬菜的比例,经历了很多实验。如果失败了,它会重新开始,直到成功。”周雷说。

2017年,周雷“水培”模式养殖鲈鱼4000公斤,蔬菜30000公斤。2018年已经预订了4000个银鳕鱼新品种。现在,周边很多农民都来周雷基地参观学习,他也开始走出去服务更多的“水培”基地。

近年来,在山西晋中,越来越多像李富春、周磊这样的大学生返乡,用自己的知识走上了“新农民”之路。

2018年8月,他们在当地成立了“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在农业农村的广阔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郝卫芳向顾客介绍富硒食品。新华社记者杨摄

借助联合会平台,这些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交流思想,讨论“种田”。郝卫方的富硒小米模式就是在朋友的思想碰撞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从2016年开始,郝卫芳和丈夫张笑君回国两年,试验富硒小米。产品技术已经成熟,他们已经和农户签订了种植合作协议,但始终受制于销量不好。

见了这群青联小伙伴后,大家开始给郝卫方出主意。参加展会,搞合作,搞网络营销,各种“点子”让富硒小米逐渐闯出市场。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富硒小米,我和老公经常拎着小米,带着烧开的锅,南闯北卖。”郝卫方说,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走遍了全国十多个省份。

在广西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郝卫方的富硒小米大受欢迎,不仅销售一空,还签了好几个订单。“现场有很多外国朋友排队品尝我们做的小米粥。他们原本带了一周的展品,一个下午就卖完了。”郝卫方高兴地说,产品市场已经打开,价格有了保证

如今,越来越多的当地企业家加入了青年农民联合会,成员超过60人。

“给农民看,带农民帮农民赚,这些充满活力的‘新农民’正在成长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建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