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半恒伴的生活和事业中,通常是火焰,另一半是火焰。
果然,世界并没有因为时钟定在2021年而与2020年彻底决裂。升职、离婚,还有一个工人心中无所事事的天堂,都还是遥不可及。面对游戏行业迟迟没有任何缓解迹象的势头,神谷英树不得不定期向玩家汇报《猎天使魔女3》的开发过程,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生命之敌”的回归,那就是——板恒伴。
从2015年8月凌影霍尔工作室在WiiU主机上发布《恶魔三全音》到现在已经五年多了。在此期间,半恒伴除了偶尔为一些手机游戏做公告外,几乎淡出了玩家的视野。
最近,他正式宣布,他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工作室Itagaki Games(日本名字班源,也是一个以小岛秀夫的名字命名新工作室的制作人),并将开始在下一代平台上开发新作品。
消息一出,有几个人高兴,有几个人难过,玩家们高兴的是可以玩“《忍龙》精神续集”了。一些业内人士,包括深谷英树和半恒伴侣的前东家TECMO(现已光荣收购),担心噩梦再次降临,自己会感到不舒服。
这个叫“硫酸脸”的班恒同伴信是谁的?又有什么样的特殊经历和履历,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文章慢慢谈。
勇者喜欢巨乳有什么不对吗?——从一开始就点歪的技能树
1992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半亨伴侣以离家近为由,加入了东京千代久的TECMO。此时,TECMO正在加大技术投入,追赶行业。作为一名平面工程师,班恒伴很快就获得了证明自己的机会。入职第二年,公司任命他全面负责前沿影像技术的研究,也就是新兴的、有前景的3D技术。
当时《VR战士》的巨大成功以及TECMO与世嘉之间长期的街机友谊和业务关系,让公司高层决定使用世嘉Model2基板开发全新的3D格斗游戏。如果说学习3D技术依然是班恒的工作,那么他对格斗游戏的理解也仅限于《饿狼传说》中不知火舞胸部不断晃动的美景。
多年之后,不知火舞当真入驻 《死或生》 ,然而已经物是人非
TECMO专门为《死或生》成立了忍者小队工作室。经过班恒伴和被同事——称为“格斗游戏懂行人”的蒋对《VR战士》和《铁拳》的深入研究,班恒伴终于想出了“3D奶Y效应”的发展方针。一个原本师从少林武当的拳手,决定以钢管舞出道。不是说后者不能闯荡江湖,只是看起来不像名门望族。
但是,就像爱情面前的核动力潜艇一样,玩家在Model2基板上消耗大量计算资源的逼真“奶Y”效果出现之前,并不会真正在意手感和平衡性是否达到行业一流水平。
“有些人喜欢画面,有些人喜欢动作,有些人喜欢花哨的人设,我们 《DOA》 希望能吸引这些人,并成为一款主流游戏。”半亨合伙人用自己的言行将公司内部的一切都排除在外
异议,坚决把乳Y作为首要游戏系统之一,在此等英雄主义的行为面前,《机战》看了会流泪,《死神》看了会沉默,不转不是《海贼王》。
《死或生》的一鸣惊人让Team Ninja在TECMO内部获得了高度自治权+无限开火权,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区,社内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由于《死或生》诞生在世嘉Model2基板上,后来的《死或生2》最初也是以世嘉DC主机的NAOMI基板作为底层开发设备。但随着1999年3月PS2震撼公布,《死或生2》反而成了PS2的首发护航游戏(后来倒是移植给了DC,也成为我曾经作为一个世嘉粉丝的《死或生》系列入坑作)。
与此同时,Team Ninja的另一款新作也已经到了实机测试阶段,当测试者抱怨这个游戏难度过高时,板恒伴信十分高兴,并且要求进一步加大难度系数,因为他要在自己刚刚认识的美国朋友面前露上一手。


最是那手起刀落的温柔——美与血,两手都要硬
人类的悲喜或许并不相通,但《死或生》的乳Y却是当时男性玩家之间会心一笑的硬通货。当《死或生》在日本市场大获成功的同时,欧美玩家也对这款美丽的作品大加赞赏,这些人里就包括“XBOX之父”赛莫斯·布莱克利。

从《死或生》的波涛中,布莱克利敏锐发现了一位杰出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登陆PS2虽然让《死或生2》收获了商业的进一步成功,但是当板恒伴信解锁了墨镜+皮衣+硫酸脸的明星制作人史诗套装后,他的个性施展也从游戏本身扩散到了平台选择的商务层面。赶上微软刚刚进入游戏界的时候为了拉拢日本厂商和制作人四处“撒币”,布莱克利更是亲临东京登门拜访心中偶像板恒伴信,双方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流。
此时处于开发阶段的《忍者龙剑传》原本是以PS2为平台进行开发,当板恒伴信向布莱克利炫耀这款作品的难度系数如何不输于在PS2主机上开发游戏的费劲程度后,布莱克利便抓住时机奉上了开发环境远比PS2要舒适的XBOX开发机,结果《死或生3》《死或生沙滩排球》和《忍者龙剑传》相继成为了XBOX主机的独占游戏。
别看这三个游戏如今卖肉的卖肉,内卷的内卷,但在那个时代,笔者同学里的确有人仅仅为了这些游戏去购买“傻大憨粗”的XBOX,然后被我们称为“脱裤魔限定机”。

不同于其他很多游戏有了强化版就不建议再去买初版的惯例,《忍龙》从2代开始,凡是强化版,就等于是“弟弟”版
对比《死或生》,《忍者龙剑传》无论是题材还是系列传统,显然更配得上Team Ninja的名号,在XBOX上重生的《忍龙》绝对可以用“令人惊艳”来形容,这款游戏就像是一把泛着锋利寒光的武士刀,茹毛饮血杀人如麻,而且也没有给持刀者提供什么保存自身的方式,在板恒伴信的一再要求下,即便普通的敌人也像是与玩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的疯犬,攻击欲望极其旺盛。而XBOX360的《忍龙2》则是达到了3DACT的巅峰,还记得那时候玩家们最热衷讨论的话题之一,就是《鬼泣4》《忍龙2》《战神3》和《猎天使魔女》的排名先后问题。

在首先排除了《战神3》(技术上乘,但核心的动作系统和另外三位存在明显差距)之后,剩下三部作品每每都能在评论区打到不可开交。即便以今天的眼光去观察,《忍龙2》依然具备浑然天成的超越性:延续前作“杂兵BOSS化”的高度之外,视觉上满屏的断肢和N加仑血浆,听觉上武器呼呼带响的风声挟裹着玩家死了再战的咒骂,每种武器独特的使用方式和操作手感需要玩家投入大量练习时间。
《忍龙2》让板恒伴信正式进入了一线制作人的大佬级殿堂,他的暴躁脾气和嚣张嘴脸也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相信神谷英树老师对此一定颇有感触。


行事风格宛如恐怖分子——“性骚扰“爆言”与“板恒骚乱”
2006年8月,Tecmo官方发表了关于板恒伴信的降职通告,但没有说明任何理由,直到一个月后,Tecmo某女性员工以板恒伴信对其进行“性骚扰”为由提出辞职,并起诉Tecmo公司和板恒伴信,索赔1000万日元。
从2006年事发至2008年板恒伴信胜诉,此案历时一年多时。如果抛开法庭的判决,仅就板恒伴信的“个人生活作风”来看,他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谦儿哥(即非著名相声演员于谦老师)一样,都是抽烟喝酒烫头,另外多加一个赌博,这些确实容易引发他人不好的联想。《EGM》杂志是与Tecmo关系最为密切的欧美媒体,其主编Dan Hsu曾透露Tecmo用美女+美酒,甚至是买春的方式招待媒体老师,而每年E3期间板恒伴信也要特地跑去拉斯维加斯一通豪赌,不醉不归。

2008年,刚刚摆脱了官司的板恒伴信一边享受着《忍龙2》发售带给自己的荣耀,一边以拖欠奖金为由起诉Tecmo。
这件事情的背后,是Tecmo高层的权力争夺:原本力挺板恒伴信的社长中村纯司自从2005年被从日本兴业银行空降的职业经理人安田善已取代之后,公司的权力结构便持续变动,一干老臣被新来者逐渐架空。
板恒伴信此次起诉导致Tecmo股价大跌,安田善已单方面解雇板恒伴信的急就章还被对方抓住把柄——“只要我在6月30日之前解雇板恒,就可以为公司省下夏季奖金”,板恒伴信在Tecmo的朋友不仅为他提供了安田借机非法解雇的大量关键证据,而且板恒伴信还把这些录音公开到网络上进一步发酵。在此期间,板恒伴信公开以“卑劣”“不法行径”“根本没资格做社长”等直白言辞持续向安田输出火力,并鼓动Team Ninja员工发起集体诉讼,引发了投资者对Tecmo股票的恐慌性抛售。
最后,安田在古董会压力下被迫辞职,Team Ninja骨干大量出走,几乎骨断筋折的Tecmo则被光荣收购,成为了如今玩家们熟悉的“KT社”。

相比Tecmo与板恒伴信之间为赤裸裸的利益纠葛打到头破血流,神谷英树就显得有些无辜了。《忍龙》和《鬼泣》孰优孰劣,原本只是玩家的口水战,远不到制作人下场对线的程度,然而板恒伴信素有“见谁喷谁”的顽劣之处,“我最讨厌的5个游戏是《铁拳》12345”这种话早已是家常便饭,在他的文案里还有:
“我女儿玩过《大神》,没两下就晕了,我也很快就晕了。”
“日本有句俗话叫弱犬吠得欢,有些人说大话只是想掩饰自己的脆弱。还有我想提醒他(指神谷英树)未来八年别睡了。”
“要是我做出《猎天使魔女》那样的游戏,肯定会被认为是傻子,我建议神谷赶紧给自己的眼睛做个激光手术”。

放在以和为贵的游戏制作人圈子,外人大概会以为神谷英树是不是欠了板恒伴信一大笔钱,后者才会如此穷追猛打。然而作为一个习惯于俯视同行的制作人,离开Tecmo单飞至今的板恒伴信恐怕已经没有太多底气再去diss神谷英树了。

老天爷饿不死手艺人——创业与二次创业
与老东家Tecmo撕破脸皮的板恒伴信后来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英灵殿工作室”,这个工作室集合了原Team Ninja的部分成员,在从THQ跳到任天堂,并最终发售了WiiU游戏《恶魔三全音》之后,这家工作室便结束了自己生如夏花的旅途,成为了业界大潮里的一位匆匆过客。

客观上说,《恶魔三全音》是一款思路清晰的“失败之作”(主流媒体里只有《Fami通》当年给了34分的正面评价),玩家们虽然可以从游戏里感受到板恒伴信对于高速动作斩杀,性感女性角色,狂气风格化演出等传统艺能,但每一项单独拿出来看,都因为技术上的短板而像极了“高仿”,套用一句当下流行说法——小丑竟是我自己。
这款游戏除了再一次证明当年WiiU为了缓解游戏荒已经到了怎样饥不择食的地步以外,找不到太多值得讨论的东西。

《恶魔三全音》有着还算不错的冷兵器手感和一塌糊涂的枪械射击手感
如今,板恒伴信带着远去的往日荣光,和近年来为手游走穴划水的现状走上了二次创业道路,往好的一面来说,《忍龙》系列在2代之后的表现确实证明了他的价值(同样的情况,KONAMI方面的《合金装备 生存》表示完全吻合),曾经相提并论的友商作品也已经成了当今业界大熊猫一样的珍惜存在,本格动作游戏的赛道不是一般制作人能随便玩得转的。
而唱衰的理由同样很简单,《恶魔三全音》一地鸡毛之后,板恒伴信又如何才能适应次世代的开发环境,并且做出当年《死或生》和《忍龙》那样的作品呢?

结语:不管怎么说,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业界老将能够回归游戏开发一线,还是值得玩家们给予鼓励和期待的。只要板恒伴信在做,那么Tecmo和神谷英树也一定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