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潇雅学习。本期为你读的书是《创业维艰》。这本书的中文版约14万字。我用32分钟左右的时间告诉你这本书的精髓:如何完成比困难更难的事情,在逆境中生存,实现人生更多的可能?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烦恼。你是如何应对他们,躲避他们还是勇敢面对他们?如果困难升级,当你身处绝境,前途未卜的时候,你还能抗得住吗?马克思说:“人生在奋斗”!面对这种生活,很多人都会想到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只有努力吃饭,才能成为高手。虽然顺遂的生活让人期待,但没有折腾和煎熬的生活绝对不是完美的。
这本书的作者讲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仅讲了自己创业20多年以来遇到的一切,还讲了如何创业,如何做一个好的CEO。有很高的创业精神和管理思维,有决心和勇气更加失意和勇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作者以这种不可思议的坚持和可贵的勇气,让我们看着不同的世界,学习有用的知识,做可行的事情。他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解决困难和走出困难,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只有读完这本书的人,大概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困难和绝望,什么是“比困难更难的东西”!
这本书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是,无论如何,它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领域上,无论是互联网、创业、商业、管理、思维、经验、勇气、策略,都告诉我们这是一本可以给你打开思路的好书,被大家极力推荐。
从这本书的副标题:如何完成比困难更难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应该让你走出困境,走出这些绝望的道路。告诉你什么是“难比难”;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去完成这些艰难的事情,从而走出逆境,走上正轨,抓住机遇,把握命运,让人生充满光彩,实现人生更多的可能。只有真正行动起来,才能把自己变成“无敌蟑螂”。
这本书的作者是:本霍洛维茨,一位有才华、有创业精神、有投资人的老牌拔尖牛。不仅有丰富的创业经验,而且有很强的决策力、行动力和领导力。他还被国外媒体誉为“硅谷50大天使投资人”之一,投资了脸书、推特等世界级产品公司。他掌握了创业和管理领域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向我们解释了一个道理:失败是常态,成功是例外。在这个社会上,很少有人比他更了解创业。
好了,在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简介后,我再详细给大家讲讲这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3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什么是“比难更难的事“?
第二个重点是,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第三个重点是,完成比难更难的事,对人生有什么意义?
好,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什么是“比难更难的事“?
比难更难的事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作者给我们总结了三个特点:
-size:15px;">特点一:高难度。在常人眼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普通人遇到高难度的事,99%会选择放弃,原因有两点:一是,从未触碰到的高度,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二是,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
特点二:不确定性。
对待确定或不确定的问题,我们通常会采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对于一个确定性的问题,我们解决起来不难,因为会有很多可控的因素的在里面,我们只需掌握内在规律,进行精确推断计算,就可以完胜。而对于不确定性的问题,本来事情就不可控,没有规律可寻,所以解决起来比较麻烦,我们只能根据概率,去大概推断那些,会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的事情。
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更不确定这比难更难的事到底是什么,包括能不能完成,完成的概况有多大等等,都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
特点三:处境极其恶劣。
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天空总是灰暗的,唯有雨过天晴才能见彩虹。
这就相当于,我们在遇到困难之前,总是不顺的,只有克服这些困难,走出困境,才能赢得成功。现实生活中,绝处缝生的例子倒也不少,在这种极其糟糕的环境中,挣扎或许还能摆脱困境,但不挣扎,就只能加速毁灭。
本书作者,在互联网大泡沫下,反复上演着“生与死”,不知爬过多少宁泥沼泽之地,走过多少荆棘之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他当时的坚持、折腾和努力,就不能成就今天的他。

说完特点,我们来分析下:比难更难的事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体现在个人方面。
作者从革命者到风险资本家,在漫长创业管理的18年里,无数次的起死回生,就如同坐过山车般,高高低低,跌跌撞撞。这漫长岁月里,每一步都走得极具压力与艰难。还好,最终以成功结局,所谓的“坚持就是胜利”也不过如此吧!
不管你在这个社会上,扮演怎样的角色,是连续创业失败的创业者,还是要做一个好的CEO,又或者是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恪守本职的老师、警察等,你都将会遇到很多难事,这逃避不了。
我们听过这样一句话:你只是看到别人的辉煌,却没有看到别人更努力。
你羡慕着同行比你优秀的人,你嫉妒着别人比你强的能力,你恨着同龄人现已有的荣耀,但你就是不恨自己,为什么什么都比不过别人。别人的生活,是你憧憬的诗与远方,而自己的生活,除了苟且,什么都没有留下。于是你忐忑不安,沮丧惊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没有看见别人:背后的汗水,眼角的泪珠,咽下的猩红,亦或者踩过的坑,受过的罪,还有那些,不能被常人理解的想法、肩上的压力、无数次闭不上眼的长夜、难以名状的煎熬。
没有什么是一个人没有经历过的。
就个人而言,世上最难的事莫过于两个:一是,对自己内心的控制;二是,实现自己的梦想。原本以为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其实很脆弱,原本以为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但你真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梦想吗?
其次,体现在公司方面。
一个公司该怎样运作,规模怎样,融资情况如何,市场价值大还是小,能不能上市,会不会倒闭等等一切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进去的,如果你准备开公司、或者正在开公司的话。
而时间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当你公司面临困境时,做出的任何决定和计划,都是在跟时间较量,更是与竞争对手的较量。说到底,是与市场的较量。周期结束,在这个时间段内,竞争成功的公司,就可以成功活下来,进去更高的水平阶段,而没有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的公司,就将面临死亡。
记得曾经有人问了过一个问题:你知道创业公司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吗?
那就是让你体验两种情绪:欢乐和恐惧。结合前面个人方面的因素来看,欢乐倒是好说,无非就是创业公司成功晋级、获得融资、上市等。而恐惧可就难说了,恐惧公司随时会倒闭破产、忍痛割舍员工、裁掉高管、给好朋友降职等。每一个恐惧的背后,都如同亲手撕掉自己孩子般的不忍与难受。
总结下来,一个公司最怕遇到的是这两种境况:一,你的公司没有按照预想的轨道运转;二,遇上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的境况。而更难的事是,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境况。
最后,体现在合作方面。
书中作者和马克一起共事了很多年,也合作了很多年,在他们一起创业,创办公司的这十多年里,却一直保持着一个好习惯没变,那就是:极高的工作效率。要知道,一个人很容易就能学会一个坏习惯,并把坏习惯使用到底。至于好习惯,一般人很难学会,并坚持到底。
再回来看看作者与马克,18年啊,始终如一地坚持着一个事情,光凭这份坚持就让人折服了,更何况是合作呢?我是再找不出第二个,像他们这种合作程度的人了。
合作本就是靠默契度的,有时候就算长时间磨合,也未必能让两人,默契度达到高度一致。更何况这里面,还充斥着利益冲突、个人名誉、私情等。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聚力。一个人,很难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但一群人,才能分工合作、齐心协力,走出困境。合作既体现的是,分工、管理、分配、调整、整合,又体现的是,战略、思维、方法、力量和人心。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是第一个内容,比难更难的事具备的三个特点:高难度、不确定性、处境极其恶劣;而这些比难更难的事又具体体现在个人、公司和合作三方面。
说完这个,咱们接下来说第二个重点内容: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方式一,问问自己“我现在没有做什么?”互换角度,思考问题。
有时,问问自己“我现在没有做什么?”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论是用来个人问题的反思,还是用来会议议程的回顾、评估,思考完后,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了。
对于已经做了的事情,一经反思,就知道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没做好,没做好就要及时改进和采取补救措施,下次遇到就不会再犯。而对于还没做的事,我们要基于,已经做了什么,来思考,还没做什么,根据现已有事情的趋势走向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出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掌握全局,提前预防,做好准备,在提升个人或者公司品牌的竞争力的同时,占取主动地位和优势。没有
做的事或许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和最应该做的事。
书中有讲到“怪诞星期五“管理策略,这个策略源于《怪诞星期五》这个电影,电影讲得是:由于母亲和女儿的关系不好,所以他们决定通过交换身体,来了解对方,增进感情;当最后换回自己身体后,母女两人成了很好的知心朋友。掌握此策略,也就是要我们互换位置、角度,来思考问题。
方式二,生命即挣扎:接受挣扎,不断折腾。
人生的意义在于折腾。反正都是一死,为何不让自己死的有意义呢?搏一搏,还能有成功的转机,可是不搏,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要清楚,这种挣扎不是胡乱挣扎,而是有目的地挣扎。
人生在世,这也是避免不了的问题,所以,你只能打起精神,努力而为之。当然,这也是有技巧可寻的。

1、 不要扛下所有责任。
有责任心是对的,人人不但要有责任感,还要担起这份责任。担责的人就意味着,你将面对责任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所以,你还要有承担压力的勇气。只有身担责任的人,才能深刻体会,责任的重要性。
当你觉得一个人,不足以担负起所有责任时,你就要找人来帮你分担、解压,千万不要一个人死死地硬撑,硬撑起不了任何作用和效果。要共同担一份责,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团结一致,共同承担,向着统一的目标前进,就算不成功,但也不至于濒临灭绝,还有挽回的可能。
2、 这不是国际跳棋,而是国际象棋。
当事情已经变得极其复杂时,一个小小的变动,就可能带来很大的改变,而这个时候的人们,则会使出各种招术,以求自保。就像下象棋,当你以为已经无路可走时,却还有一步棋可走。天无绝人之路,无路可走的你,却可以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3、 只要坚持下去就有转机。
任何事情就求得一个“坚持“二字。谁也不知道,坚持下去的结果会怎样,但能肯定的是,只要坚持下去,结果一定不会差,哪怕时间晚了点。每天的世界都是崭新的,明天的你,会感谢昨天那个坚持到底的自己。
4、 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这个世界给我们最大的优惠,就是允许我们犯错。人人都会犯错,但不能犯同样的错。而犯错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所以,要正确评估自己,过分苛责自己于事无补。牢记教训,对于犯过的错,下次绝不会再犯。
5、 生命的意义,在于折腾。
做自己以前从没做过的事,这是挑战。对于未知的事,我们充满着一切可能,到底还是要试一试,才能知晓答案。如果一直在一个领域学习、测试、钻研,这算不算是一种死磕精神呢?说来说去,死磕也是折腾的一种。
这个世上,如果不是你还在苦苦挣扎、折腾自己,你就不会有一些意外的运气,或者是遇到贵人相助,恐怕早就迷失在了深渊之中。
方式三,做出决定。
在非常时期,做出一个决定是多么重要,它关乎生死,一个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但又是那么的难,好像做什么决定都是错的,你不确定前方是悬崖,还是平坦大道。那要怎样做出决定,而且是正确的决定呢?
首先,要绝对保持理性,还要智慧与勇气。
一般人认为,采用积极强调正面影响、忽略负面影响的方式来激励所有人,是正确的做法,然而,现实比这更加微妙。思考问题不能太感性,要深入思考,理性判断好与坏。
有时候,摆在你面前的是个复杂的决定,那么你的勇气就会显得更为重要。而做出正确决断,是需要智慧与勇气的。
其次,区分事实与感知的差别。
跟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圈子的人来往,你会发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截然不同。视角的不同,会令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意义彻底发生改变。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周杰伦新出的专辑《等你下课》发布后,引起了一股“青春”热潮,那些充满青春的回忆,让90后的年轻人为之着迷、疯狂,但在文学界里,却根本不值得一提,连一丝涟漪都没有泛起。
通过不同的视角看世界,我才得以区分,事实与感知的差别。这种能力会让你受益,会让你的变得强大,特别是在严峻的形势下,当“事实”似乎已经注定了某一结果时,我们要会学着,从截然不同的角度,去寻找另一种表达和解释,以此打开我们的视野。在很多情况下,另一种貌似合理的方案的存在,就是为了在焦虑不安时,能燃起希望之火。
再次,应对情绪性讨论的关键是冷静,说话要得体。
要做到这一点,你头脑中必须非常清楚,自己的决定是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是:确定自己真的想要这样做。鉴于讨论时,他人的情绪可能会非常激动,我们应对的方法就是,冷静,沉着应对。
在做出决定后,更要注意说话方式,这也起着重大的重要。说话要得体,明确自己要说的话,要用“我已经决定”而不是“我觉得”或“我想”这样的措辞。避免因不恰当的语言,置于别人处于尴尬的处境,或者让别人觉得,你的意志不坚定。
最后,把想法写出来。
当我们脑袋里乱作一团,什么也想出来时,为了让决策执行下去,让任务完成,我们把想法条分缕析地写下来。写的过程,使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最终帮到我们顺利做出决定。
方式四,不得不做出的改变。
这些改变我们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必须实话实说,注重沟通效率,拥有被信任的能力。
没有了信任,沟通就会中断,具体来讲就是:在人类所有交往之中,沟通量与信任程度成反比。请考虑下述情况:如果我完全信任你,就不需要你对自己的行为,或其他举动进行解释,因为我知道,你做所的一切,无论什么,都符合我的最大利益。反之,不信任你,那么再多的谈话、解释和说理,对我都没有任何影响,因为我不相信你说的是真话。
在公司里,这一点十分重要,随着公司的成长,沟通成了公司最大的挑战。如果员工完全信任CEO,沟通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实话实说就是建立这种信任的关键。一名CEO在一段时间内,拥有这种被信任的能力,往往是一家管理良好的公司,和一家管理混乱的公司之间最大的差别。
2、 把控野心,有全局观意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从宏观角度来看,只有把集体成就放在个人成就之上,从全局角度,而非个人角度来考虑问题时,这个公司才有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下,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就意味着,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看问题的视角,而我们怎样鉴别,一个人的野心指数的高低呢?其实,只要我们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一些微小差别,就可看出来,那就是,看看人们在考虑问题时,究竟是以“我”为出发点,还是以“团队”为出发点。以“我”为出发点的人,心里只有个人目标,太独断专一,缺乏团队意识。相反,以“团队”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的人,说话时很少使用“我”,哪怕是在谈论其个人成就。
在困境中,能否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是成为我们是否完成难事的重要一步。
3、 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高标准要求。
这才是关键的一点。想要完成高难度的事,拥有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成为被全世界周知的牛人,那你就要确保自己,是否出类拔萃,是否足够强大,是够拥有能完成高难度的事的本领。只有在平常,十分清晰地认清自己,擅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并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完成这比难更难的事。
4、基本观点:以退为进。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那些曾经轻而易举的事情,开始变得困难重重,那些在创业初期不曾令你头疼的问题,现在变成了大麻烦,它们包括:沟通、常识、决策。但是,如果一个公司规模不扩大,那就永远也成不了气候。所以,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尽可能地降低,因公司规模扩大,而导致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拿美式橄榄球来打个比方。比赛中,进攻前锋主要负责保护四分位队员,不让他与防守前锋发生接触。如果进攻前锋寸土不让,那么防守队员很轻松地绕过他,从而对四分位发起进攻。因此,进攻前锋必须先向后撤,使攻守前锋能够向前推进,当然,每次只能退让一小步。
5、最大的麻烦;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之所以麻烦,是因为人们的心理世界千差万别,那要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心理呢?

首先,要多交朋友。尽管你不可能,在棘手问题的处理上,指望他人拿出有效的对策,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与曾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交流,会对你大有裨益。
其次,盯着路,别看墙。人们学开车时,要掌握的第一个要领是:当你以200英里的时速拐弯时,千万别看墙,一定要盯着路。如果你看着墙,就会直接撞到墙上去,盯着路,你就能安然无恙。遇到难事就像开车,千头万绪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状况,变成大麻烦,如果你的注意力全都放在这些事上,那你就会像一辆失控的车,最后很有可能什么事情都被你拖垮。多以,你需要紧盯的,是你的目标,而不是那些你想要躲避的东西。
最后,不抛弃,不罢手。遇到苦难时,每个人都无数次产生过想要放弃的念头,要么借酒消愁,要么干脆停止努力,他们都有充分的理由来为自己的放弃做辩解,可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能成为杰出的CEO,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只有杰出的能人才会直面痛苦,不抛弃、不放弃。你要问那些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答案只有统一的一个:“我没有放弃。”
方式五,英雄还是懦夫,由行动决定。
创业公司的CEO不应该计算成功的概率。创建公司时,你必须坚信,任何问题都有一个解决办法。而你的任务就是找出解决办法,无论这一概率是十分之九,还是千分之一,你的任务始终不变。
你可能经常听见有人问:“当一名成功的CEO秘诀是什么?”遗憾的是,根本没有秘诀。如果说存在这样一种技巧,那就是看其专心致志的能力和在无路可走时选择最佳路线的能力。和普通人相比,那些令你最想躲起来或干脆死掉的时刻,就是你作为一名CEO所要经历的,不同于常人的东西。当已经遇到大麻烦时,如何深刻理解那些我们必须要做的事,在做这些事之前,遵循武士道的第一条原则:勇士之道,即始终将死亡铭记于心。如果一名武士始终将活着的每一天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天,他就会在自己所有的行动中把握好自己的行为。
作者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生活在逆境下,害怕并不代表没有勇气,真正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由行动决定。英雄和懦夫,勇敢与胆怯,其实没什么差别,唯一能区分它们的,是你的所作所为。在遇到那些紧要关头的问题和处境时,老天考验的不是你的智慧,而是你的勇气。而正确决断需要智慧和勇气,智慧的人知道怎么做,勇敢的人敢去做,做到知行合一。这让我想起了王阳明的:“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至知。“
好了,以上为你讲述的是第二点内容,为你总结一下,互换角度,思考问题,问问自己“我现在没有做什么?”要接受挣扎,不断折腾,但这并不是让你扛下所有责任,更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坚持下去就有转机;理性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决定,区分出事实与感知的差别;注重说话方式、沟通效率和心理问题,掌握全局观,做出必要的改变,去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高标准要求;英雄还是懦夫,勇敢还是胆怯,都由行动决定,做到知行合一。
好了,下面来为你说说最后一个重点内容:完成比难更难的事,对人生有什么意义?
《创业维艰》对解决比难更难的事,在逆境中生存的论述,对人生有很多启发意义:
意义之一:提醒我们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
人的一生短暂有限,怎样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有意义,并且还没有遗憾呢?不管是创业,当CEO,还是普普通通的平民,只有合理规划,我们才在能在人生的每个分段,知道怎么做,即使在十字路口,不知道怎样选择,或者遇到满是荆棘的道路,我们也会镇定自若,迎难而上。
歌德说:“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谁永远是一个奴隶。”人生有了明确的规划,就有了奋斗的方向,成功指日可待,古今东西,概莫能外。
没有规划的人生,必定是失败的人生。
意义之二:促进我们勇敢面对压力,做真实的自己。
人的一生,工作、学习等都会遇到很多麻烦和困难,只要你做到:遇事不骄不躁,直面恐惧,勇敢面对,坦诚相待,一切苦难的事都难不倒你。前段时间,中兴跳楼事件,可是引起了一阵热议,都说,42岁的他,输给了中年危机,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他是输给了自己,他不敢直面失业后的工作和家庭压力,他无法面对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因为真实的背后,往往是残忍。看过这本书的人,如果知道世界上,还有人比自己还要不堪,那就不会那么愚蠢地选择了结生命。相反,会多一份面对压力的勇气。
电影《无问西东》,很多人看完后都感慨到:“这种真实是自己在生活中很久没有感受到的了。”是呀,这正是现代人正在缺失的一种精神。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用电影里面的一句经典话来说: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换作本书里说的,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确定自己真的想这样做?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实现愿望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更不说做了。
意义之三:提高我们判断的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一个,历经无数次起死回生的CEO来说,遇到的挫折、做出的判断与选择、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看过的风景,一样都不会少。所以,他们最有资格来谈谈,怎样提高判断的能力。生活中离不开判断,离开了判断,我们就不能对事物进行推理和预测,更不能作出决策。毛泽东的伟大之处之一,在于他有很强的分析判断能力,他能够比别人,更深刻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一个人在危急关键时刻,能够快速、果断、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作出正确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回顾一下,上面的内容,完成比难更难的事,对人生有很多启发意义,一是,提醒我们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二是,促进我们勇敢面对压力,做真实的自己;三是,提高我们判断的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什么是“比难更难的事“?比难更难的事具备的三个特点:高难度、不确定性、处境极其恶劣;而这些比难更难的事又具体体现在个人、公司和合作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