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黄衣之王兄弟会 绿焰兄弟会青岛高新区创业大厦 南山区留学生创业大厦二期

哽咽,抹泪,沉默.

在谈及为什么回到山里当农民时,彭阳含着泪克制住自己的情绪,看着窗外,回头,笑了笑,继续说道:

2月7日,彭杨因回乡创业,荣获2017年重庆市十大感动人物。那一天,她花了12年的时间出去英国留学,又花了2年的时间回到山里,选了一个橘子创业。

海归为什么要回山种橘子?她的初心很简单,——。发展现代农业,让漂泊的家乡人回家。比如春节过后,让返乡过年的农民工不要再离开家乡,而是留在家乡的土地上寻找新的生活。这就是彭阳想要做的。

彭阳荣获2017年重庆市十大感动人物。本文图片均由彭阳提供

重庆山橙时报的创始人彭阳,就是一个标准的新农民。

由于几位明星企业家的追随,新农民被提升为一个时髦的词。养猪的丁磊和种植杨梅的吴晓波是新农民。回到山里种橘子的楚石坚,让这个新农民职业的标签变得传奇。

“作为一个新农民,我要真正继承创新,建设奉节脐橙智慧农业。”彭阳强调。

从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后,毕业前后在投行工作了几年。2016年,他放弃了投行的高薪。彭洋回到重庆奉节,凭借自己在剑桥学习了9年的土地经济专业知识,创立了脐橙品牌“山橙时代”。

“学霸卖橘子会不会觉得失落?”2月7日晚,重庆2017年度十佳感人人物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了这个问题,彭阳的回答是:“我觉得一点都不亏,但我很幸运。”

“这个橘子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母亲,对我的家乡有很多回忆。我经常说,这是我成长路上最长的陪伴,所以现在能和它并肩作战,我觉得很幸福。”彭阳说:“我真的,真的也很幸运。我可以把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经验,因为我的专业是土地经济学,特别适合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而真正开心的是,通过我的努力,我可以把奉节脐橙产业变成我心中的现代农业。这个项目可以帮助这么多人,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当然,回到山里的彭阳,也不是简单的种橘子卖橘子。“更重要的是,我在国外看到的农业不仅有面向黄土、面向天空的坚持,还有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做的是整合奉节脐橙全产业链,通过对种植采购、加工/深加工、物流和后端销售营销等环节的全面管控,重新定义奉节脐橙的标准。通过打造奉节脐橙六大产业,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她12岁离开奉节去重庆,16岁离开重庆去英国。2016年,彭阳带着九年的专业知识和对家乡的热爱回到了奉节山。她说她想实现一个梦想。我们国家讲中国梦,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我的中国梦是通过山橙时代的建立和发展,邀请“三个人”回家。

1.我们希望在外打工的奉节人,在山橙时代打工的同时,照顾孩子和父母,缓解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社会问题。

2.作为引路人,希望更多的奉节企业家回到奉节建设的家乡,帮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正在推广的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模式。

3.我们要邀请的第三个人是所有热爱山橙和奉节的人:新奉节人。

希望大家在不忘初心中共同努力,共谋产业发展,做出真正可持续的现代农业。

怎么实现这个中国梦,让家乡人真正回家?她想说的还有很多,以下是彭阳和澎湃新闻记者的对话:

彭阳(穿着黄色衣服)和果农在一起

1.你毕业于剑桥大学,在一家投资银行工作

,为什么辞职回乡务农,是什么触动您这么大的改变?


彭阳:我们“山橙时代”的标语叫可以喝的橙子,是我小时候作文里对奉节脐橙的形容,这个橙子在我成长路上一直陪伴着我。


我小学六年级时,代表重庆去中央电视台参加演讲比赛,当时我的演讲内容是关于三峡移民搬迁的故事,讲述了三峡移民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当时很幸运拿了特等奖。


颁奖那一刻,我哭得稀里哗啦的,这个眼泪不是因为我个人获奖,是真的被演讲的故事里的人感动了。在我看来,这个奖不是给我的,是给这个故事里每一个主人翁的。我是三峡库区出生的孩子,我知道这个历史事件背后很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也是这一次我觉得为家乡争光是件很幸福的事。


现在回头想,那个时候我觉得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是一件很幸运很幸福的事,不管多么困难,多么辛苦,这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当我再次回到家乡看到当地果农,为了种出一颗橙子付出很多努力,农业确实是靠天吃饭的,果农的那些非商品果怎么去处理,产出不稳定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我真真切切看到他们那种无奈和无助。


一方面果农有需求,另一方面市场也有需求,我发现消费者对吃的东西尤其农产品的品牌认知度越来越高,过去可能大家买手机要买苹果的,现在吃苹果也开始讲究这是什么品牌的。


很多人都说2016年是中国农业品牌的元年,因为2016年之前很多农业品牌都是区域性品牌,阳澄湖大闸蟹,奉节脐橙,都是区域性的。为什么会有农业品牌元年这一说法,因为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品质生活,他们不仅要有美味安全健康的生鲜产品,也渴望个性阳光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们选择橙子开始创业,取名“山橙时代”,定位为一个优质的橙品生活类品牌,希望通过这颗橙子改变家乡的命运,也改变家乡人的命运。


奉节当地果农的脚


2.您的情怀靠什么来支撑?您觉得您来做,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彭阳:为什么是我来做,而不是其他人,我是更有使命感的,盈利是我们的目标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我会兼顾到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各方各面,我会更全面长期做这件事情。


做这个项目,第一点就是真的是脚踏实地去做,确保在商业模式上是可行的;第二点,就是做这件事情可以造福的人太多太多,让我觉得很幸福,因为其实就是要赚钱的话,我原来做投行也可以赚钱,而且不用像现在这样如此劳心费神,脑袋一刻也停不下来,永远在想下一秒做什么事,想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今年做什么下一年做什么,一刻不停,往前走。支撑我做这件事,真的是因为我看到做这件事可以帮助到很多人,我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我一直都相信创业是一场命中注定。就像我在剑桥大学的毕业论文和导师一起联名发表在了世界银行的文刊上,我们研究了如何加速重庆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缩小贫富差距,其中提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既是:大力发展大型成规模的农业,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行业,以延伸农业的产业链。


所以说,我现在做的一切正好是当年我自己写下的。


3.您重返大山希望推进智慧农业,请问具体过程中是怎么推进的?中国农业的现状是靠天吃饭,请问你们怎么摆脱中国农业的这个千年困局?


彭阳:其实中国农业很大一个问题是种的人不知道消费者想什么,或者运橙子的人不知道这一车橙子运给消费者他们拿到的状态是什么,这是一个信息盲点,所以信息互通很重要。我觉得第一点智慧农业必须要达到信息互通,所以我们建立了全产业链模式,做到各个环节的品控和信息互通。


第二点我觉得这是依靠土地而生的一个产业,土地会在那里千年万年,所以说我觉得农业一定是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能急于一时,智慧农业要做到社会经济环境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种植,果农种橙子,很辛苦也很迷茫,他们永远靠的是经验,可能犯十次错才能得到经验。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科学地去种,我们请专业机构来指导果农,可能果农会觉得这么做是增加成本,那我们怎么办?就是你只要按照这样的方法种,收购的价格我提升,之前奉节脐橙收购价几乎没有超过两块,2016年最高时是四块多,就相当于果农他赚的是两倍的钱。所以说,怎么科学地去种,是第一步。


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农业有个现状,千家万户都在种,但大规模种植的很少,其实就是涉及到农户靠天吃饭,下雨了怎么办,干旱了怎么办?干旱是可以靠人工浇水来解决,下雨下太多可以在旁边挖沟,让水流掉不影响果树,都有办法解决。为什么以前没有人这么做呢?就是成本,所以我们通路通渠,从整体硬件设施上去改变,我们还在改制山区水库,解决蓄水的问题。这是我们做的第二件事,从基础设施上改良种植环境。


第三就是果农可能会想说这一季我要怎么种出更多橙子,卖更多钱,我们现在给他们提供的一个保障就是你以后的橙子我全部都要,你不用担心你哪一年橙子卖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对土地好,不能用化肥什么的,这样你能保证这5年土地能结出好的橙子,10年后也可以。我们会请一些专家,教果农怎么去保护这片土地。


“山橙时代”的种植基地


4.果农产出不稳定时怎么办?非商品果怎么处理?这些问题你们怎么帮助果农解决?


彭阳:这是在加工和销售环节怎么实现智慧农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奉节脐橙往年基本是大果混小果混在一起卖,人家给的价钱就低,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通过重量,通过内在品质,就是糖度酸度,通过外在品质,就是有没有疤痕,然后把果子进行不同分级,销往不同的渠道,把最对的果子提供给最对的人。而且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分级,可以给到农民一个数据,今年你种的果子多少是精品果,多少是一级果,多少是二级果,在这个基础上你跟着我们的专家去改变,明年你会有多一点精品果,少一点一级果,更少二级果。就是相当于用采后标准去要求种植标准,这样我们就形成一个标准化,这也是智慧农业的体现。


再说到销售上怎么体现智慧农业,我们现在是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大家都做线上,我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在做消费者教育,教育消费者我们的橙子为什么好,怎么去吃橙子,为什么我们的橙子叫可以喝的橙子,在教育他们的同时,我们也知道我们的消费者是什么样子,他们接受的价格是多少。然后我们把这些信息告诉加工厂,加工厂告诉农户,这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连接。


还有就是深加工,我们会把外观没有达到商品果标准但内在品质达标的橙子送去深加工,果肉做果汁,果皮可以提炼橙油和制作果胶,所有残余的果渣拿去做饲料,给到那些基地里农户们的牲畜使用,它们的排便就是种植基地的农家肥,这里就形成一个生态的农业体系。这本身也是可持续发展,结合了环境又结合了生态的一个可持续发展。


所以,鲜销这一块只是一部分,深加工这一块我们做的产品可以上千上万个,过程中我们不断为这个橙子添加附加值,每一次精加工都会有价值增加,然后这个橙子整个产业链变得更长了。


5.您说您的使命就是让家乡人回家,请问这个计划实施得怎么样,在外务工的人真的回家了吗?


彭阳:我们在奉节拥有一百亩的加工园区,我们深加工和现代化的鲜果分选车间都需要在外面打过工、熟悉设备操作的人回到家乡。奉节以前只有农业没有工业,他们要打工只能出去,现在有工业,生态工业,没有污染的那种工业。


这样就可以吸引很多在外务工的人回来,我们加工厂2017年过年的时候请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人来帮忙,他们本身是有工作的,当时他们就说,今年开始我们不去那边了,就待在家乡。


我刚刚讲的经济环境社会,我们这个园区就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解决了很多留守孩童和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


2017年12月销售季开始之前,我和种植采购部的同事一起巡山看树,发现很多以前走过的地方只有老人和孩子,现在多了很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回到大山开始种植,科学种植同样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


我们一到村里,他们就拥过来说,销售季到了,橙子卖掉后,他们都想去我们园区工作, 园区不分选鲜果的时候,他们又回来继续种橙子。看到这些改变,我很欣慰。


6.对于家乡,您希望您的创业项目可以给这个县城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彭阳:让家乡人回家,首先帮助到的就是当地果农,可以使他们收入更稳定,让他们过得更开心更幸福,其实我们没有说我们是来扶贫什么的,我们是做农业的,本身就是一个扶贫项目,我们种植基地上很多都是贫困户,我们并不是刻意为了响应政策而去做这件事,但确实农业可以帮助很多很多人。


希望家乡人民可以过上小康生活,希望更多像我一样的人可以回到家乡,让大家看到回到大山是一件很骄傲的事,可以很有作为。


李白的诗“朝气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里的白帝就是奉节,所以奉节称为诗城。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橙子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家乡奉节,愿意在奉节开发一些资源也是很好的事。


我们也将旅游业融入前端的种植基地,规划了一系列以诗橙为主题的观光农业, 打造集旅游,种植和文创为一体的种植园区,将诗城文化延展为诗橙文化,为奉节旅游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7.您在剑桥大学待了9年,您觉得这段时光对您人生最大的益处是哪里?


彭阳:其实大学里学什么学科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但会给到你不一样的逻辑思维,思维不一样,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在剑桥,我收获最多的首先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还有一个就是不管做任何东西都要有规划,三是不管做什么事情我都会给自己设置一个截止日期,一定要在什么时间之前完成,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play hard,work hard。


我一旦决定要做件事情还是要把它做得不一样一点,希望去创新,去创造一些好的东西出来。我很喜欢乔布斯的一段话,“人生你每一个点发生的都是一个点,你永远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情,直到你回头去看,你才发现原来这些点连在一起就是我人生的轨迹,它才让我变成了今天的我。”他说人生就是:connecting the dots,就我觉得那个话说得超级好。


我在剑桥最开心的事就是我越来越了解自己,我知道自己的优点,擅长做什么,我也知道自己的不足,该怎么去克服。


彭阳在剑桥的毕业照


8.听说您在剑桥曾以华人留学生代表的身份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可以分享下细节吗?


彭阳:李克强总理2014年访英,因为我读书期间确实很学霸,一直拿着奖学金,学术上也获得了不错的小成就,也积极组织学生文娱和学术活动,是剑桥学联主席,所以作为优秀留学生代表受到总理接见。


那次克强总理接见我们第一个议程就是奏国歌唱国歌,我当时真的听哭了,我16岁去英国,距离我最后回国,差不多9年时间,中国人在英国真的变化太大了。所以说那一次奏国歌时,真的很感动,就是觉得有点像爸妈来看你的感觉。


那时候我真的很佩服克强总理,他就站在我们中间和我们分享访问英国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我们的鼓励和期望,讲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完全脱稿,而且每一句话都完全讲到你心坎上,非常真诚。


我以前其实不太习惯看政治类新闻,上一次刚好十九大那一天在飞机上,我就看报纸,怎么越看越有劲的感觉,我看到好多字眼,都和我现在做的一些事有紧密关系。


像我们这代人创业,可能不会因为政府提倡某个产业,我们就刻意去做某个产业,我当时做这件事情时,就觉得这样可以帮助消费者又可以帮助果农,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就做了,结果一做就发现这是国家提倡的。


那一刻,我有一种被赋予使命的感觉,还蛮荣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