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适合景区卖的暴利小吃 景区创业点子

都市快报讯杭州大观路上的老李靠一碗新昌炒年糕,一年挣20多万;文三路“胖子芝麻饼”店老板要出示在杭州能买220万的房子和两辆奥迪车的证明.各种特色小吃遍布浙江城乡,不仅满足了市民的生活,也成为一个辛苦又时尚的朝阳产业。

千百年来,小吃一直是一种工艺餐,许多技艺都是通过祖先的言行流传下来的。2018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就如何促进浙江农民特色小吃产业健康发展,宣传乡村饮食文化,激活农村优质资源,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实施了《浙江省农家特色小吃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浙江小吃行动计划效果如何?谜团已经解开。

浙江农家特色小吃年销售额

从200亿元到突破530亿元

据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培育农场特色小吃产业主要生产经营者5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年销售额超过530亿元。

截至2017年底,《行动计划》实施前,全省特色小吃行业主要生产经营者仅有2万人,从业人员近20万人,年销售额不足200亿元。

“经过三年的努力,成绩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通过中国省级政府层面,率先拓展了浙江小吃产业。”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徽之说。

三项措施使农民特色小吃产业规模全面壮大

截至2020年底,省农业农村厅共组织农民特色小吃活动500余场。具体来说:

一是组织农民特色小吃参加各类线下和省级展销活动。

例如,他参加了浙江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浙江农业博览会、香港食品博览会等100多个大型展览。其中,2018年、2019年浙江农博会期间,设置了具有农家特色的特色小吃街区。2020年,我们组织200余种农家特色小吃在网上农博会平台上线,举办首届浙江农家特色小吃云展,开展特色穗、我为家乡小吃代言短视频征集、“一城一味,游各地小吃”视频展、“厨师大讲堂”等活动,达成约2万笔交易,销售额超百万元。

二是组织农民的特色小吃进入社区、酒店、大学、超市、食堂等。

邀请省内外各大连锁超市、餐厅、食堂负责人实地观摩特色小吃生产工艺并进行洽谈。组织苍南矾山肉燕等小吃进入食堂、五星级酒店进行产品推广。

三是农家乐小吃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

引导零食生产经营主体在当地旅游景区、大型景区和人口聚集区开店,鼓励农家乐经营主体销售农家乐零食,促进产品向旅游目的地转化,扩大销售半径,提升产品溢价能力。缙云芝麻饼获评“优秀非遗旅游商品”,诸暨分码头将旗舰店开成了西施故里景区。

政府出钱培训全省小吃从业者

三年来,浙江提升小吃从业人员技能,弘扬小吃产业,重点培育约500个农民特色小吃主体,开展从业人员培训500余次。

做好小吃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业、餐饮等现有培训教育资源,培养综合经营和工匠小吃人才,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技能培训、经营方法和小吃文化

等为主要内容,在绍兴、台州、丽水等地开展以“专题授课+交流研讨+现场实操”为主要形式的培训。


编印农家特色小吃100例


文化是小吃品牌延续之魂。省农业农村厅以各地农家小吃人文历史、发展历程以及品牌培育经验为主要内容,编印《舌尖上的乡愁——浙江农家特色小吃100例》,以丰富延伸农家特色小吃的文化内涵。


2017-2019年连续三年开展“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寻找推介活动,以大寻找、大比武、大宣传、大展销等形式,共推选出34个农家特色小吃,其中网络投票环节吸引超过200万人次参与。


2020年,开展了“浙江农家特色小吃百强”认定活动,根据产业规模、历史文化、特色风味等条件,经专家评审,认定了浙江农家特色小吃百强。


给小吃定标准育品牌


截至去年底,浙江建立500个农家特色小吃原辅料基地,并与省农科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合作,为余姚梁弄大糕等农家特色小吃制定行业标准。


浙江还积极推进农家特色小吃商标注册,统一产品规格,提升产品和包装外形美观度。全省农家特色小吃公用品牌注册已完成,其中“浙样小吃”完成审定并公告使用,新昌年糕、缙云烧饼、缙云爽面等地方性小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都注册成功。


目前,浙江农家特色小吃行业管理逐渐规范,鼓励产业规模适合、区域特色明显的地方小吃开设示范店,实行统一装修、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的管理模式。缙云烧饼示范店有581家,全国开张门店(点)7000多家,全年产值达到24亿元;新昌县创建乡村美食街1个、特色小吃村3个,新昌炒年糕示范店397家;另外,磐安小吃门店开到了柬埔寨,“畲乡小吃”样板店也于2020年开始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