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过苦难
却在同甘时走向了分裂
很多创业伙伴往往可以同甘共苦,但同甘共苦就会分道扬镳。
创业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创始人首先面临的是如何选择合伙人或联合创始人的问题,这是打造团队、打造团队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后,大家的创业激情往往会奔向如何尽快开展业务、实现盈利的问题。
这个过程是正确的,从建团队、建团队,到发展业务、实现盈利,但一个关键问题往往被忽视:如何分蛋糕。
股权就是这块‘蛋糕’,没有人知道这块蛋糕未来会有多大。如果以后蛋糕变大了再分,就容易到出现各自的投入及回报预期与初始股权比例的错位.了,最遗憾的情况是‘能吃苦,不能同甘’。
蛋糕大之前,先想想怎么分蛋糕;苹果没熟的时候,制定分苹果的规则。因此,在创业初期做好期望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预期管理
需要管理什么
那么期望管理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明白,创业团队的股权分配不是基于短期投机,而是基于长期参与。
但创业初期的投入并不等于股权的最终价值,只是解决项目的前期启动资金,价值会发生变化。
在创业团队中,每个人持股的主要价值是长期努力、持续参与和价值贡献.
公司成立时,公司控制权的归属和核心利益的分配,谁说了算,钱怎么分,都应该在规则层面解决,不应该成为遗留的历史问题。
用确定的规则
分配未来不确定的利益
股权的本质正是用确定的规则来分配未来不确定的利益。
经常有客户问,‘我跟别人合伙做生意,怎么分股权’?
在回答之前,我们会问一个问题:每个伙伴应该做什么?
也就是合伙人如何分工,分完工后这些岗位要做到什么程度,实现什么价值。这可是关键点,分股权不是简单拍脑袋的事。
创业团队经常遇到的搭配模式:资本技术销售、资本资源销售等等。
资本是最容易确定的价值;技术依赖于同行业技术水平上的价值,并将其数字化;资源可以根据其实际实现所带来的收入价值来衡量;销售也很好地根据业绩来衡量,这样每个人的贡献值都可以量化。
依据贡献值来分配股权,这中间还需要设定一个时间节点,要在某个节点上分配股权。
后期张三可能会追加投资,李四的技术水平会逐步提升,王武的销售业绩会再次提升,股权比例也会相应调整,实现一个动态的过程。
总之,贡献大的人不应该吃亏,否则工作多的人就没有积极性,最终导致分道扬镳,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这也是公平分配的核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