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8588创业网 河源创业网

“南粤家政”工程部署以来,河源市充分发挥本地劳动力资源优势,紧密对接“双区”城市民生需求,建成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同时,河源市打造了“家政街”,吸引了23家国内龙头企业入驻,实现了“南粤家政”全链条产业化。

目前全市家政服务机构近3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较“南粤家政”工程实施前分别提高约44%和35%,其中2万名从业人员输送至广州、深圳等城市。

家政人员:月嫂月均收入过万元

河源市紫金县易蓉镇宝山村村民邓小妹在一家工厂工作,月薪只有3000元。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因病去世,她的家庭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是残疾人,这让收入微薄的邓小妹不堪重负。2017年,她被列为贫困家庭,有一张设置卡。她参加了政府部门组织的月度服务培训班,免费学习各种技能。经过十几天的培训,她顺利拿到了就业证。之后,邓小妹去深圳南山区为一位产妇提供服务,第一份工资6000多元。“当时我把钱都寄回家,给孩子买了日用品。”邓小妹回忆道。

邓小妹凭借自己高超的技能、勤奋和可靠赢得了雇主的信任,并逐渐在圈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老顾客一个接一个地介绍她的新订单。“如果客户的老板找我服务,他生二胎的时候肯定会找我。”邓小妹高兴地告诉记者。工作一年后,邓小妹的收入逐渐增长,很多亲戚朋友都来打听怎么做新月,于是她积极带大家入行。现在,邓小妹的平均月收入超过1.2万元。目前,她的服役名单已经排到了今年12月。她还计划在县城买一套房,方便孩子读书。

据介绍,河源市确定了10个市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将奖励20万元/家,并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定向培训、特色培训等“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等公益活动。目前全市家政服务机构近3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较“南粤家政”工程实施前分别提高约44%和35%。2019年以来,已有2万人接受母婴、居家养老、养老、医疗等服务培训,近4.2万人就业创业。

河源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徐建清表示,针对当前“双区”出现的“新月热”,河源家政全力推动“新月培育工程”高质量发展,帮助更多女性群体特别是农村妇女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双区”输送了一大批优质的“河源新月”,提供了优质的家政服务。目前,河源人在“双区”设立了66家农历新年企业,“双区”累计就业1万余人,河源已成为“双区”农历新年的重要出口目的地。

家政企业:抱团发展 打造家政一条街

近日,记者在河源“家政街”看到,街上有育儿、家政服务、养老、医疗、月子餐配送等多种家政企业。据悉,已有23家国内龙头企业入驻“家政街”,实现了“南粤家政”全链条产业化。

去年3月,富武装部工作的小丑家政所将总部迁至“家政街”。“搬到这里后,对我们的业务发展有好处。客户信任国内街头的企业。”傅武装说。她曾在深圳一家外企工作,2014年加入国内行业。进入这个行业后,富武装了解到,家政不仅仅是打扫卫生,还有很多技能,比如保健、插花。大音阶第六音

据河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家政街”打破了国内企业空间不集中、服务标准不统一、培训秩序不规范、发展“单干”等瓶颈问题。同时降低了企业的运营和服务成本,促进了家政服务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实现了专业化、产业化、网络化、标准化的发展,营造了家政行业集中“开展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家政街”上,一家家政公司也发现了新的发展机遇,专门制作和分发月子餐。“当许多怀孕的家庭来到这条街寻找新月时,他们会顺便了解我们的农历大餐。一位孕妇的月餐已经预订到明年1月。”该店员工张女士说。

文/图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通讯员岳广州日报新华城编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