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现代快报讯 哪些行业最缺人?发表于《南京市2021年度八大产业链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第十三届南京中国留学人员国际交流合作大会(以下简称“国际交流合作洽谈会”)。
在持续推进“121”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的过程中,南京建立健全了“4 4 1”主导产业发展体系,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八大产业链,着力打造南京特色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体系。
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关人才作为重要支撑。从八大产业链紧缺指数来看,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产业链人才紧缺指数排名前三。
由于产业属性不同,八大产业链的人才需求类型呈现分化趋势。
Java开发工程师、R&D经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Web前端开发工程师成为前三名的职位。
新能源汽车:在零部件、软件研发、电池研发、设计、算法方面的人才受到企业青睐。
新医药与生命健康:,对生物医药研发、化学研发、临床研究、医疗器械人才需求巨大,对软件研发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个主要环节中,芯片设计人才最为紧缺。
人工智能:对算法人才的需求最大,这是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
智能电网:.缺少电气设备、机械R&D和自动化系统方面的人才
轨道交通:.在控制系统、设备R&D、工程技术、技术管理、材料R&D方面人才紧缺
智能制造装备:.本体制造、零部件制造和系统集成人才短缺
大家最关心的是薪酬待遇。从岗位年薪来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在20万元以上占比最高,分别占33.46%、32.78%和32.64%。从要求的学历来看,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等多个学科,知识量大,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较高。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最高,达到23.04%,其次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分别占17.90%和16.46%。
南京整体人才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大批青年人才,为八大产业链持续创新发展增添了动力。在人才环境满意度方面,72.86%的企业和70.45%的人才对南京目前的人才环境感到满意,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了一批青年人才。从流入南京的人才年龄来看,25至30岁(不含)的比例最高,为35.41%;其次是30-35岁(不含),占31.25%,流入人才年龄以25-35岁(不含)为主。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随着2021年南京市委一号文件中“紫金山人才计划”“人才住房保障提速计划”等人才创新政策的实施,人才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人才集聚的“磁吸”效应将进一步凸显,为八大产业链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徐苏宁/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