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是周国庆,金峰实业的创始人。虽然我们公司在上海,2002年和父母开始了家族企业,但我们的业务分布在浙江。我是90后大学生(金融专业)在浙江出生发展的。
目前想做一所有自己成长经历和爱好的内部大学,既为自己的企业集团提供人才培养和输送,也希望通过自己20年的创业和商业运营经验,与95后大学生分享,用自己作为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帮助今天的大学生证明“大学生不是劳动者”。如果能同时与其他民营企业老板分享这个民营企业的内部大学,那将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因为2011年,他代表政府招商部门招商人员的角色,接触了北京黑马创业营。之后,他参加了第二届黑马比赛,在探路者中变得很强
在总的推荐下,我参加了黑马营第二期,从而与黑马创业、黑马营的40位同学形成了深厚的友谊。
在《黑马阵营》中体验了“别装成小二”的价值召唤,通过了“搞定自己”、“搞定模式”、“搞定资本”三部曲的洗礼。对于创业的前期建立(0-0.1,0.1-1)和运营,结合自己的创业经验,会对项目的前期历程有更深的了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受邀成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分院的客座教授,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课题,开启了我的“企业大学”梦。在为95后学生授课分享的过程中,我对大学生创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我的分享能给95后大学生一些启发和参考。
对于大学生创业,我的观点是,注重自我认知和创业启蒙可以启动创业项目,但必须以个人核心能力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的调动为核心,而不是资本主导的项目。作为学生,在认知和控制能力阶段,以自己的人力资源(知识和时间)为成本,以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建设和控制为前提创业,既是一种创业启蒙,也是一种职业培训和培养。
结果”意识,把个人的驾驭能力提升到“做出结果”,而不是仅仅在“完成任务”,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在大学期间的创新创业学习,已经是很大的成果了。
B>>讲座分享
这是在上海交大嘉兴南洋职业学院的一个创新创业讲座,写成文稿分享给同学们。

以问题作为导入,创业启动的原始初心是因为赚钱还是因为喜欢,这个决定了这个项目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

赚钱本质上是创始人或创始团队核心能力变现的一个结果,(我们这里排除了运气的成分,其实创业的运气成分占很大比例,但运气是在能力的基础上,在奔跑的基础上,今天95后的创业不比20年前我们的创业时代,到处都缺商品,你只要踏入这个领域,努力奋斗一定可以找到用户,因为用户没得选择)。

作为大专生,在核心能力的规划和建设上,都处于小白,如果从赚钱出发的创业,变现核心能力这个逻辑基本不成立,唯一的可能就是运气很好,或者校园里特有的封闭环境创造了特有的赚钱机会,比如快递和快餐的最后100米配送,因为是学生有特有优势,也可以叫做比较竞争优势。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始人的素养,特别是核心能力才是支撑和驾驭项目的内核,缺乏了这个能力,所谓的创业只是口号和大饼。而核心能力的外在转化就是驾驭能力,一种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表达,把“知道了”转化为“结果了”,没有行动和训练是不可能表达出来的。在核心能力作为内核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个人价值体系(也可以叫做个人商业模式,简单化可以是个人职业规划),通过价值体系输送价值,从而通过价值变现的过程,就是个人的创业过程。融合成团队,就是项目的商业计划。
有明确的梦想初心,明确的服务群体,建立在核心能力上的明确的为服务群体解决痛点的解决方案,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激情;团队具备了梦想、专业、激情的创业初心,才可以持续的走下去。

等待续二,,,
后记:大专生通过创业思维的训练,职业中的很多概念,比如大专生实训实习、毕业生就业、面试官会如何提问、互联网公司产品创意和开发、合伙团队年薪、员工绩效工资、应聘者筛选、程序员加班、职场故事、互联网八卦等,都有个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