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5月26日电(卢建国、俞)26日,江苏省海门市委、市政府发布海门市临江新区青年人才友好型城镇指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领导携百余名青年人才代表参加活动。
临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徐军介绍,海门市临江新区位于海门市东南部,南临长江,与上海人民广场直线距离60公里。这是一个年轻人才聚集的地方,产生的是创新和活力,“说话和说话充满了儒家思想,没有丁白”。临江新区重点建设“三大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旨在将自身打造成为集工业、商业、R&D、物流、居住、生活于一体的上海北翼绿色生态滨江产业新城,成为年轻人和人才的桃花源。
发布会上,中共海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成发布青年人才友好型城镇指数,介绍海门“人才十大新政策”。他说,海门市“人才十大新政策”明确了国内或发达国家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著名专家来海门创新创业,按照“一案一议”给予支持,并对专家本人和人才引进单位分别给予200万元和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顶尖人才带来资金和团队在海门创业,给予300万元启动资金,并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增加配套支持和企业成长奖励。新引进企业的海门籍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享受非本地学生每人每月3000元、1500元的同等岗位津贴;海门名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首次回海门创业或就业,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岗位津贴。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回海门就业,给予一次性补贴1万元。通过政策激励,海门学子可以有效改善“坐火车出门,卡车回来”的现象。
来自海门的青年人才代表、复旦大学高分子系党委副书记朱颖表示,海门临江新区拥有人才政策红利、人才平台优势和优美的人才环境,她将把更多的学生带到海门临江新区。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实践基地”和“上海大学智汇青年创新实践基地”同时揭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