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三星集团掌门人李健熙因病去世。据说三星继承人至少要承担10亿韩元的遗产税。庞大的帝国三星再次引起热议。
在最新的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中,三星电子以接近200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和185亿美元的利润排名第19位。此外,三星人寿、三星财产、CJ集团(原三星第一糖业公司)三家三星家族企业也在全球500强企业之列。
2020年全球500强榜单(前20名)
很多人可能记得刚刚去世的三星总裁李健熙,,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三星之父李秉喆。他有太多优秀的品质值得创业者学习。
三星之父李秉喆
一、富二代出生,但总是有颗不安分的心。
1910年2月12日,日本占领朝鲜的同一年,李秉喆出生在朝鲜庆尚南道(今韩国)的一个小镇上。他的父亲李赞禹是一个大地主、土皇帝。李秉喆也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因此,李秉喆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受到成千上万人的喜爱。
现在美丽的庆尚南道
七岁开始在祖父创办的文山亭私塾读书。那个时候,他应该和很多被宠坏的孩子一样。虽然他很聪明,但他没有认真学习。他觉得在私立学校学习是一种折磨。努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我在私塾的时候没有看到大市场是什么样子。我偷偷逃课,让我的仆人带我去市场。但他去市场不是为了买什么,也不是为了看世界,而是想一想为什么卖棉花和火柴的人多了,市场是怎么布局的。这种天生敏锐的商业意识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是极其宝贵的。
韩国艺术家文秀哲油画《雨后集市》
10岁时,李秉喆听说城里有新学校,教历史、故事等。除了学习和阅读,还有课外活动。于是他宠坏了母亲,请求父亲允许他在城里读书。去了之后,也是好奇心的驱使,加上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兴趣,李秉喆开始热爱学习,努力学习。
但是没过多久,李秉喆就听在首尔读书的哥哥说首尔有多好,他有了去首尔上学的想法。这次他这样说服了父亲:
“在学校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用耳朵听到的,用眼睛看到的,都是学习的一部分。这是一门微妙的学问,会对一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尔的老照片
17岁时,还在上中学的李秉喆,在父母的要求下结婚了。理所当然,李秉喆的一生应该一步一步来读
书毕业,找份工作或者继承家业,舒服地度过此生。但对一个天生的创业者来讲这是不可能的。不安分的李秉喆此时已经觉得新式学堂和汉城已经了然无趣了,又动了想去日本留学的念头。1930年春,李秉喆踏上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求学之路。和刚入新式学堂一样,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让李秉喆成为了学校的学霸,并且在校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甚至包括当时称为禁书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而且他还广泛关注日本的社会动态,像当初赶集一样到处观察思考,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期间的学习为李秉喆以后的创业成功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

如今的早稻田大学
有好奇心很正常,但有不顾一切满足好奇心的魄力的人是少数的,有魄力又有能力满足好奇心的是极少数的,靠着富二代的这个身份和一颗不安分的心,李秉喆成为了极少数人。有主见,有魄力,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也是李秉喆与生俱来的创业天赋。
二、事业初创,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而失败
李秉喆本来在早稻田大学学的好好的,但因为一场重病迫不得已重回故里。得知病名后,当时我就震惊了,居然是因为脚气病,引起全身浮肿无力。。。

一般经过大病或大灾之后,人都会比较安分一些,最初李秉喆回国后的想法是种种菜、养养牛,陪着老婆孩子过完余生就可以了。但是天生的创业者总是不愿安逸,于是李秉喆在自己的家乡与另外两人合伙各投资1万块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协同碾米厂。顺便提下,李秉喆的创业资本还是来自父亲给的300亩地换来的5万块!!!

最开始碾米厂经营并不顺利,其中一个合作伙伴都要撤资了,最后还是李秉喆善于观察的这一特质,找出了碾米厂亏损的原因(进货贵,出货便宜),最终使碾米厂扭亏为盈。成为当地可与日资碾米厂媲美的大厂。
之后不安分的李秉喆看到大米运输业务有利可图,就又上了运输队。又看到当时由于日本的掠夺,很多农民都不再种地,当时的情况是土地便宜,粮食很贵。于是就开始经营土地,把大批的土地承包下来,然后再租给农民耕种,再收购粮食销售。想法是很好的,且最初确实很有利可图,但是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急于回笼资金,当地日营银行给李秉喆的大额贷款要求立刻还回。这就直接导致了李秉喆的资金链断裂,迫不得已,低价出售土地,最后把自己的碾米厂也赔了进去。此时的李秉喆也深刻意识到,企业盲目地扩张风险极大,同时也意识到只有国家安定和平,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也萌发了他实业救国的念头。
三、三星诞生,也几经磨难
碾米厂失利后,李秉喆总结经验教训,破釜沉舟地拿出原有的5万块,经过多方考察,于1938年3月1日成立了“三星商社”。这是三星的雏形。“三星”这两个字在朝鲜语中有独特的含义。“三”是朝鲜人喜欢的一个数字,跟中国人喜欢8一样,而“星”就是像星星一样永放光芒的意思。

三星商社是贸易公司,最早是向中国出口水果及水产品。之后又开了一家面粉厂专门生产冷面。这时期是李秉喆创业最为艰难的时期,每天李秉喆都守在面条机设备旁,妻儿也住在面粉厂里。因为只有机器不停,才能不断获利来还贷来增加流动资金。
再之后三星收购了一家日资“朝鲜酿酒”的酿酒厂,由于当时朝鲜被日本侵占,这家酿酒厂相当于一家国营企业,利润颇丰。李秉喆的第一桶金和朝鲜战争爆发后二次创业的资金都来自这家酿酒厂。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了对朝鲜长达35年的统治。但前有豺狼,后有虎豹,日本人走后,朝鲜又陷入了美国协管的泥潭。整个朝鲜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很多日用品都依赖进口。这些李秉喆都看在眼里。此时实业报国已成为他的毕生心愿。
1948年11月,李秉喆在汉城创办了“三星物产公司”,这是三星集团前身。因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股份制企业。李秉喆出资占75%。主要是进口市民急需的日用品如:白糖、肥料、药品、织品等到国内,出口一些朝鲜本地的特产。并且三星的经营模式也从这时开始:共同出资、论功行赏、赏罚分明。这是推动三星不断壮大的基础支柱。
但战乱年代,大企业总是会受到战乱的波及,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三星的发展再次被扼断。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但幸运的是由于李秉喆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被他安排管理三星商社和酿酒厂的两个人给了他一个巨大惊喜——整整的3亿元现金。这样李秉喆又有了东山再起的筹码。
四、东山再起,进军制造业
战争期间,李秉喆靠酿酒厂的3亿元,重开公司“三星物产株式会社”,继续做着贸易生意,战争期间确实容易发财,仅一年多时间,李秉喆用3亿元赚到了60亿元。但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企业家深刻意识到靠贸易,靠进口始终会受他国摆布。他认为三星是时候该进军制造业了。
1953年8月1日,李秉喆在釜山成立“第一制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白糖(现为CJ集团,主要从事食品行业,李秉喆死后分归李健熙大哥李孟熙所有)。当时市场上进口白糖要300韩元一斤,而第一制糖产出的白糖只要48一斤。而且几乎是垄断性的企业,迅速成为韩国制糖业名副其实的第一。从此三星集团一发不可收,三星集团的版图不断扩张。

1954年9月,三星集团成立了“第一毛织株式会社”(现主要生产各种化工原料,塑料原料),很快也发展成为了韩国的第一。

当时的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现在仍热销的韩国三星ABS料
1964年8月,李秉喆成立了“南朝鲜化肥工业株式会社”。关于这个化肥厂的成立,耗费了李秉喆大量心血,但过程却一波三折,而且牵扯到自己家族内部争斗以及政治势力的掺和,由于种种原因,化肥厂建成后被收归国有,但最终化肥厂又被李秉喆入股购回。经历“韩肥事件”后,李秉喆一贯的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政经分离”的原则,始终坚持与政治“不可远也不可近”的立场。我们亦可以学到他激流勇退的保业保己哲学。

李秉喆接受采访
五、暮年进军电子产业,同时开启多元三星化时代
经历“韩肥事件”后,李秉喆迫于政治压力曾于1966年宣布隐退一段时间,由其大儿子李孟熙执掌三星,但因李孟熙个人能力问题,或经历“韩肥事件”后三星内部过于动荡等,并未能稳住三星。二儿子李昌熙更是不靠谱,直接举报自己亲爹。李秉喆迫不得已,重装上阵。这一次,李秉喆嗅到了电子产业。

1969年1月13日,“三星电子”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主要与日本三洋合作,跟之前的中国一样,存在各式各样的技术垄断,被日本牵制。但并没有什么是李秉喆做不到的,很快的,1972年,三星终于自主研发出了韩国第一批彩色电视机。1978年三星黑白电视产量超过日本松下,销量世界第一。

电视生产线
同时仰仗雄厚的资金实力,三星在上世纪70年代全面开启了多元化发展局面。1973年三星电机成立;1974年7月三星石油化学有限公司成立;1977年4月,三星造船厂成立;同年8月,三星精密机械成立;1985年三星数据系统公司成立。。。涉及民用、军用、商用的各行各业基本都有涉猎。并且大部分都发展至今,成为三星各行业的龙头企业。

三星真的有家用汽车

三星牌装甲车

三星造船厂
在三星电子如火如荼发展的1979年,沉默隐忍的李健熙等来了机会,被李秉喆提拔为三星集团副会长。此时,李秉喆也已年近古稀,但他对三星的热情,对创业的激情从未消散。

李秉喆和李健熙一起开会
五、英雄迟暮,创业激情不减
李秉喆去世前最后一次选择的重大发展项目为半导体,19世纪60年代末,世界半导体行业全面起步,发展潜力巨大。70多岁的他确定发展半导体后,从项目的考察,建厂,研发,生产,李秉喆全程参与其中。

李秉喆查看电子产品生产情况
1974年三星收购南朝鲜半导体公司50%股份,半导体正式纳入三星版图。1978年半导体产业从三星电子内分离出,独立运营。1983年开始投入半导体生产,并逐步发展壮大,三星半导体产品在现在来看,仍然是三星最大的利润来源。三星半导体的发展也见证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三星DRAM已从最初的64K发展到16GB
六、创业奇才陨落,留下些许遗憾
1986年5月,在半导体工厂第二天产品建成投产不久,李秉喆被诊断出肺癌。而在10年前的1976年,李秉喆被诊断出胃癌,但因为李秉喆对任何自己关注的事情都十分痴迷,四处查阅关于胃病的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后最终又健康的度过了10年。但这次肺癌,已经76岁的老人实在是抵抗不住。最终于1987年11月19日停止呼吸,比较遗憾的是他要求建设的第三条半导体生产线此时还未建成。。。

总结李秉喆的一生,充满了企业家应有的激情与冒险。也留给后人五大创业秘诀。
1.他总是充满好奇心且大的执行力,总能抓住企业发展及盈利的命脉,从细节入手去经营公司;
2.他总能从失败中爬起来,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再次登场;
3.每次在公司发展变革的关键时刻也总能靠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总能不被他人意见左右,坚持自己,并以理服人,以德服众;
4.也始终坚持着共同持股,赏罚分明,论功行赏的经营理念;
5.更能跟政府、社会处理好关系,坚持“政经分离”的原则。
有人说他是天生的创业奇才,但我认为,是他的不甘安逸,不甘做亡国奴的人生态度,促使了他的成功。
七、交棒!李健熙的“二次创业”
1987年11月29日,李健熙正式接棒掌管整个三星集团。他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变革稳固自己的地位的呢?同时又是如何在执掌三星的27年间如何把三星总市值从9千亿韩元提升到320万亿韩元的呢?他的经营哲学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次再聊!

李健熙接管三星仪式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没有完成的,就交给后代们来处理吧。我只想留给他们,同时也留给三星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毫无疑问就是半导体。而至于我的名字‘李秉喆’,大家忘记就好。我只是希望我的梦想能够留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后辈们能够帮我完成梦想,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李秉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