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海口11月25日电(郭超凯、王子谦)为期三天的2020文昌国际航天论坛25日在海口举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徐红亮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将相继执行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并计划建造一个国际月球研究站。
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年启动实施,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成功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开展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有望实现探月三步走工程的最后一步。
在行星探测领域,田文一号火星探测器于今年7月23日成功发射,预计明年5月火星软着陆。徐红亮表示,未来中国还将开展小天体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统和星际探测等任务。
在国际合作领域,中国国家航天局与44个国家航天局和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40多份空间合作文件;建立了18个空间合作机制;深入参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委员会等18个国际组织的工作。“我们在月球和火星探测任务上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我们也欢迎国际航天机构参与中国未来的月球和深空探测合作。”徐红亮说。
在多边合作方面,中国推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和多任务小卫星星座共建。在航天产品出口方面,开展了53次国际商业发射,14颗通信和遥感卫星在轨交付,成为中国高科技产品走向全球的新名片。
此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继续按照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步走的目标取得新突破。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并已在通信、交通、旅游等多个领域实现产业化。目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已基本建成,广泛应用于我国20多个行业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国际减灾救灾提供遥感服务。近年来,中国在商业火箭、卫星、运行、测控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目前,我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超过160家。
“航天发展是第一位的,航天运输系统是航天发展的基础。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中国航天运输体系发展路线图,积极推动新一代运载火箭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发展,实现运载火箭。升级。”徐红亮透露,未来,中国将重点发展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的天地之间的运输系统,进一步提高进入太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