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聚烯烃价格持续走低,市场心态较为谨慎。在全球聚烯烃产能即将集中释放的背景下,全球聚烯烃行业供过于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塑化行业产能扩张将对市场结构产生哪些影响,未来塑化市场价格走势将由哪些因素主导?6月26日在杭州举行的“2019中国塑料工业大会”上,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快速的产能扩张为塑化行业带来了产业格局的变化。“2000年至2018年,国内聚烯烃产能年均增速为201万吨。过去19年,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55万吨。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2019年至2022年未来4年,国内产能年均增速为728万吨。但由于诸多因素,未来四年表观消费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北京思联创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廖在会上说。
“未来3-5年,我国聚烯烃产能将增长70%左右,新增产能将于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事实上,由于各种因素,原定于今年上半年投产的大部分工厂都被推迟了。预计下半年将释放国内500万吨、国外800万吨产能。”道恩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树海。
此外,杨树海认为,未来塑化行业需求增长乏力。“据统计,2019年一季度国内塑料制品增速仅为3.5%,延续了低增长态势。从与塑料密切相关的几大行业来看,1-4月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4.4%;家电中塑料用量最多的洗衣机产量增长1.8%,空调产量增速持续回落;无纺布市场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较大。”杨树海说。
事实上,塑化行业的需求不足已经在上半年有所体现。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郭永新介绍,2019年1-5月,全国塑料制品行业累计完成产量2886万吨,同比下降1.21%。
此外,全球禁止和限制塑料的政策相继出台,中美贸易摩擦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塑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产能集中释放、需求低迷、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将进一步转移聚烯烃价格关注焦点。”杨树海说。
对于中国塑化行业来说,在上游生产大规模扩张、下游需求增长缓慢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2022年后,市场可能会从以往的规模竞争逐步向质量、结构、成本、服务、研发、渠道、精细化管理和营销手段等多元化竞争转变。在这种背景下,落后产能或一些成本较高、产能较高的淘汰趋势就会形成。”中国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分公司信息部副经理严旭说。
对于未来整个石化行业来说,会形成不同层次之间的壁垒。“国内石化行业可能分为几个梯队。比如第一梯队,以中石化为主,主要生产特种材料或优质产品。梯队之间可能存在阶梯竞争。”严旭说,阶梯外的竞争是互补的,而阶梯内的竞争将是残酷的。
根据
记者了解到,塑化行业上游集中度相对较高,而下游企业众多且分散。由于环保等因素,下游集中度逐渐提高,而上游集中度随着生产的大规模扩张而降低。据浙江明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新伟介绍,虽然该行业
“虽然全球供过于求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中国市场,我们不需要太担心。”上海赛科石化有限公司聚烯烃业务经理谢玲在会上表示,多年来,中国在供给侧改革和结构优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在出口过剩产能方面也有足够的经验,过剩产能的溢出不会无序野蛮增长。
“从需求方面来看,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最深、最优质的消费市场。如果我们的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需求方能够产生10%左右的灵活性,那么新产能的吸收和接收应该会非常有效。”谢玲说。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利用好金融衍生品工具已成为石化企业的必修课。谢玲认为,在产融结合的大背景下,企业如果不思考变革、不创新,只会在整个石化产业链的交易环节和交易模式中逐渐失去价值。“目前,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整个交易环节和交易模式的变化和变化。目前,塑化企业在拥抱产融结合、接受金融衍生品方面依然生机勃勃。”谢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