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 蚯蚓机创业

这种牛粪很好,透气性好,含氮量高,是我们需要的优质牛粪。在高青县藁城镇的一个牛场里,一个时髦能干的女人抓起牛粪,用鼻尖嗅了嗅。她叫法月萍,东南大学1992届校友,放弃了200多万的年薪,毅然回到了农田。

蚯蚓养殖和深加工专家法岳平。现任法学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三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州市法学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

"结缘"蚯蚓,辞职创业

1992年,法岳萍从东南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一次,通过为企业培训讲座和咨询,她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200多万元,讲课费最贵的时候达到6万元一天.

2011年,在一次与蚯蚓的偶遇中,法月平意外发现这种红色软体动物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蚯蚓是土壤中重要的分解者。近年来,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蚯蚓越来越少。但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反而会加重地下水污染。引入蚯蚓作为“清洁剂”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节约成本,还可以增加收成。"

经过深思熟虑,法月萍决定从南京回到山东老家。2014年3月,她省下200万元,筹集了300万元,在高青县承包了400多亩土地,用蚯蚓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活。

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高青是养殖大县,牛粪资源得天独厚。与秸秆、杂草等有机废弃物混合发酵,是养殖蚯蚓的天然温床。随着地里的蚯蚓越来越肥,买蚯蚓的商家也来了。但是,即使员工的工资发不出来,也还是要靠发岳萍出去讲课两天赚的讲课费。她还坚持不卖蚯蚓,让人很不解。

虽然别人不理解她的做法,但法月萍很清楚。从牛粪到蚯蚓粪,价值增长了几十倍,但蚯蚓深加工的附加值远不止于此。法月萍坚持自己的信念。

在山东德州禹城法博士的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连夜运输的红蚯蚓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被提取成几种神秘的液体。这是从红蚯蚓中提取的蚯蚓活性酶多肽液,通过喷洒在农作物的叶片上,可以替代大部分化肥和农药,从而减少化肥的施用,增加农业效益,使土地更加生机勃勃。我们喷施了烟台苹果、高青冬桃、草莓等果蔬,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蚯蚓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许多活性物质。我们正在进一步测试和提纯它们,并将其应用于健康产业,以增强蚯蚓的产业链和附加值。"

在法博士的蚯蚓生态循环示范园里,法岳萍谈了她对大农业、大环保产业的构想。利用蚯蚓生态循环技术,通过农户利用蚯蚓粪和蚯蚓活性酶多肽液,深化废弃物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循环发展。这种绿色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巨大的模式

产业链,包含着三产融合和农业转型升级,这不仅仅需要人们意识上的转变,更需要在技术、农业生产结构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这是我一个博士来养蚯蚓,真正的意图。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我会坚持我的信念。"


执着追梦,成果丰硕

其实,法月萍的创业之旅绝非一番风顺。201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让她两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损失接近40万。由于不敢面对光秃秃的土地,她整整三个月没去现场。同年,当法月萍终于收拾好心情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父亲的突然离世却差点再一次击溃她。"父亲到去世还在为我担心,他不知道我真的可以做到,而且做到有清晰的未来。所以我必须更加努力。"法月萍的泪光中透露着坚定。


"作为一个在城市长大的人,想融入农村更难,农活完全不会干,懂我的人基本没有,在农民眼里我就是个傻瓜。"然而,凭借着一股韧劲,截至2018年5月,"法博士"品牌已注册5大类商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养殖基地产业规模突破千万公司年收益达600万元。同时,法月萍的公司也已启动年产500吨蚯蚓活性酶制剂生产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到1.5亿元


法月萍说,路本来无所谓对错,中途退回,便是错了;只有固执的人,才能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只有继续走下去,才能证明你走过的路是对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今,还有许多像法月萍一样的东大人,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发光发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勇拼搏。


更多校园资讯,欢迎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部分素材来自:大众网、德州新闻网、东南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