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包兴安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号文提出,推进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
对此,巨峰投资高级投资顾问赵玲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创业板改革和试点注册制逐步实施期间,市场供给增加,新股溢价率下降,新股IPO的一些问题也相应得到解决。在逐步放宽进入门槛的同时,也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并通过持续试点实施完善了制度,从而完善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促使资本市场更加重视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已有35家企业在创业板注册制下上市,初始募资总额344.5亿元。行业涵盖传统制造企业、食品、医药、锂电池、新材料等领域。
自8月24日创业板改革,首批注册制企业上市交易以来,一个多月过去了,注册制上市公司从首批18家增加到目前的35家。与此同时,还有大量“后备部队”在排队等待审查。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已受理399家企业首次上市申请,其中已查询95家,已发行38家,正在发行3家,已受理32家,已报送证监会28家,已获批23家,正在等待会议5家,已获证监会注册1家,已暂停1家,已暂停173家。
在被审查的399家企业中,注册地最多的是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其中广东省企业88家,江苏企业60家,浙江企业57家。此外,北京有31家企业,上海有25家企业。
与此同时,创业板的改革和注册制试点的各项制度创新相继产生。10月9日,证监会公告,已于9月30日批准楚天科技发行股票和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注册申请。这是创业板首个注册制下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标志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注册制在创业板正式落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注册制的实施,意味着创业板的市场化改革开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截至10月12日,已有11家公司接受创业板注册制重大资产重组申请,除楚天科技外,广云达已获批。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继续优化流程,完善监管服务,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强主业,做强做优,提升质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步伐正在加快。9月30日,九号公司在科创板正式启动IPO。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704.09万股A类普通股作为CDR发行的基础股份,占CDR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九号公司将成为a股第一家CDR。
赵玲认为,随着a股首个CDR的出现,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海外上市公司通过CDR回归a股,这也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更多的企业通过CDR回归a股,有利于提高a股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