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300和301开头,创业板块是什么开头

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常态化推进,不仅为资本市场供应了“新鲜血液”,也严控了“入口”。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创业板91家IPO公司中有86家成功参会,4家被拒,1家取消审核,会议率为94.51%。

回顾上述四家企业在创业板的IPO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实际控制人的稳定性和公司业务的合规性之外,是否具备持续经营的能力,是否与创业板的定位相适应,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已经成为监管考虑的重点。

“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中心,赋予市场选择权,前移上市公司质量壁垒,收紧监管将是长期趋势。虽然监管严格控制了今年IPO的“病”,但创业板IPO审核的整体步伐仍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云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告诉记者。

实控人、控制权被关注

实际控制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策略,还可能影响公司的管理质量和团队稳定性。因此,监管部门对拟IPO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和控制权的稳定性有严格要求,以减少实际控制人变更对公司未来可持续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

2021年以来IPO被否决的公司包括鸿基节能、华夏万卷、灿星文化、苏大股份等。其中,灿星文化和苏大股份控制权的稳定性以及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原因均受到监管关注。

以苏大股份为例,根据公司招股书(会议稿),李晞媛、贾建国、李友生合计持股50.98%,为苏大股份的共同实际控制人;a股上市公司郑明治为苏大第二大股东,直接持股比例为29.82%。贾建国和李友生在参与成立苏大股份之前,都是梅铮煤机的员工。

根据创业板上海市委员会2021年第5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上海市委员会要求苏大进一步说明郑煤机械对公司有重大影响,不构成实际控制的原因。此外,上海市委还询问,苏大第一大股东与、李友生形成一致行动关系的背景是否为避免认定郑煤机为实际控制人或共同实际控制人的相关安排。

“如果认定梅铮煤机为实际控制人,那么苏大股份IPO可能涉及分拆,需要参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等文件,重新考虑公司是否符合分拆条件和经营独立性。”一些投资银行家告诉记者。

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产品的灿星文化也因实际控制人问题受到监管质疑。创业板上市委提到,根据《共同控制协议》,灿星文化的共同控制人将稳定公司控制权至上市后36个月。对此,创业板上市委要求灿星文化说明上市36个月后如何认定实际控制人,是否会存在控制权变更的风险。

业务合规和定位被聚焦

注册制改革促进了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的包容和开放,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据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介绍,注册制有两个关键标准,即财务指标和行业准入条件。此外,在审核中应满足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鸿基节能因与创业板定位契合度不够而“失败”。据悉,创业板坚持服务创新创业的定位,适应创新、创造、创意发展的大趋势,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又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

鸿基节能主要从事既有建筑的基础设计与施工及维修改造。其中,基础包括桩基施工、基坑支护等;既有建筑维修改造包括隔震加固、结构加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文物保护等。虽然鸿基节能认为其主营业务属于传统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深度融合,但在公司IPO申请创业板期间,监管部门在第二轮、第三轮问询中质疑其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例如,在第三轮问询中,监管部门关注了鸿基节能R&D的低费用比例,要求公司分析披露是否符合创新、创意、原创的导向。

根据2021年创业板上海市委第18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上海市委仍在密切关注鸿凯节能与创业板定位的契合度,要求公司结合建筑企业利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 版)》上市新技术开展业务的情况,说明掌握并熟练运用行业通用技术属于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的原因。此外,上海市委还要求宏基节能说明其现有建筑维修改造业务属于新业态的原因。

15px;">此外,监管的目光还聚焦于公司业务的合规性,华夏万卷正是因产品销售涉嫌违法违规止步于创业板IPO。


创业板上市委2021年第17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2006年至2020年,华夏万卷未经认证或申请流程,在部分产品封面印有“教育部门推荐练字用书”字样。因此,上市委要求公司说明此举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属于重大违法行为。“华夏万卷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也受到上市委关注。


同时,针对华夏万卷在部分产品封面印有“教育部门推荐练字用书”字样,导致公司及其相关经销商被消费者投诉举报一事,上市委要求公司说明原因及风险。


安信证券认为,这是在践行监管层对注册制的管理思路,即“加强监管、去粗取精、压实责任,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积极创造符合市场预期的IPO常态化”。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