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养猪创业计划书 畜牧业创业策划书

任何一个市场,同类产品越多,竞争就会越激烈,产品的价值就会不断降低。2021年上半年猪价下跌最基本的原因是“猪肉”等商品太多,养猪户之间形成了不直接对抗的“隐形”竞争。随着四川、湖南、河南的养猪,新的消息接连传来,我们发现这场竞争可能会更加持久和激烈。

四川率先出手

首先必须说明,养猪户之间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影响养猪业的因素极其复杂。大家的目光可能更多的集中在饲料厂、屠宰场、大猪企、消费者、官方政策等方面。以至于当“猪价寒冬期”到来时,作为竞争对手的养猪户之间就有了特殊的关系。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加剧同行之间的竞争。

7月6日,四川省率先印刷《四川省稳定生猪生产十条措施》,提出各级各部门要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和价格,加强政策支持,稳定养殖信心,确保全年完成4000万头存栏任务和5800万头出栏调度目标。

《四川省稳定生猪生产十条措施》中重点明确:在生产服务方面,当可配种母猪数量低于380万头时,及时预警并采取对策;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全面覆盖夏季“大消毒”专项行动;在猪肉储存准备方面,及时制定生猪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实施方案,构建猪肉常态化储存投放机制。

作为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第一大省的四川,率先保护了自己的生猪产能,提振了四川农民的信心,从而稳固了四川生猪生产大省的地位。在2021年全国生猪生产大赛中,四川的竞争力依然很强。

湖南不甘落后

据农业农村部7月13日通报,湖南省政府近日发布《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采取12项措施加快推进并且计划到2025年,湖南全省生猪全产业链新增产值达1000亿元!畜牧业转型升级

《意见》年,以下五点对湖南养猪业非常重要:

1.推进“优质香猪工程”,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着力打造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养殖县,培育年产100万头以上生猪的规模化养殖企业!

2.加快现代畜禽种业创新发展,开展瘦肉型猪核心种源自主选育,提高猪核心种源生产性能和自主供种能力。

3、扩大生猪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可在规模化养殖场养殖母猪和育肥猪。

4.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推进非洲无猪瘟社区建设。实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区域防控。

5、充分保障土地用于畜牧业发展、畜禽养殖生产及其直接相关的农业设施如粪污处理、检验检疫、清洗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要占用和补充平衡。

显然,湖南也在加速向规模化发展,正在解决养殖、加强疾病防控、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等核心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政策措施都是为了保障湖南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这对湖南养猪户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如果到2025年,湖南生猪全产业链实现了新增产值达1000亿元的目标,那么湖南的生猪产业应该会是全国领先。

rc="http://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55224a53dc5c4dd7af9b9767851fa265" />

河南剑指全国第一

四川和湖南的竞争力十分强劲,但我个人认为河南才是今年生猪产业中最具竞争力的大省。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生猪存栏3887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02.6万头,均居全国第一位!这意味着河南虽不是去年的生猪出栏第一大省,但却为今年提升产能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河南省也先后出台了种猪引进、建设洗消中心等13条扶持政策措施,对生猪产能恢复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有效地保护了本省的生猪产能。果不其然,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2021年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4004万头,同比增长21.2%,居全国第一位;一季度全省生猪出栏1570万头,同比增长42.5%,居全国第一位。也就是说,河南目前已经实现了“存栏+出栏”双第一,并且因为河南能繁母猪存栏全国领先,故而接下来的3个季度河南依旧是“养猪冠军省”最有力的竞争者,全年产能可高达6000万头,剑指全国第一!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河南目前全省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有2万家,散养户从2016年的104万户下降到2020年的36万户,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73.3%!这显示出来河南的“规模化发展”最为迅速,在其他省份还在“喊口号”的时候,他们已冲在了全国前列!


养猪变局降临,竞争将更为激烈!

综上可知,养猪业的变局已经降临!


首先第一大变局就是全国养猪业正加速朝着“规模化+适度规模化”发展,而在这种“规模化+适度规模化”的大势之下,养猪场将被更多资本力量介入,资本市场的残酷可能会传导至养猪业,竞争将十分激烈!


第二大变局就是“暴利不再”,农业农村部也明确表示:(生猪)产能恢复上来以后,价格也进入了一个下行通道,这是大势所趋,养猪高利润时代已经结束。


从2019年以来,全国的猪价不断走高给了行业信心,多少养猪人一年就能赚上百万。但如今全国生猪产能达标已是事实,高猪价、高利润确实难以再现,并且从四川、湖南、河南等大省发布“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其实全国都在想办法保护生猪产能,这也意味着养猪业将进入一种持久的竞争当中,甚至可能会越来越激烈。


以2021年上半年的“猪价寒冬期”为例,造成这种低猪价的原因就是国内养了太多的猪,农业农村部也曾很无奈地透露“我们在去年就曾多次发布信息,预警今年的生猪产能会超标”。但各大猪企依旧大肆扩张产能,养猪人也普遍信心高涨地增加产能,结果就是形成了如今生猪市场激烈的竞争局面,而这一次竞争的胜负关键就是“成本控制”!


而对于以后养猪业的竞争方向,我个人认为,随着规模化的不断发展与各省政府部门的强力帮扶,接下来大家的竞争将更为全面!不仅要拼成本控制与养猪质量,甚至还要拼商业运作、策略与运气!


总而言之,如果连养猪也开始“内卷”,那对养猪人来说,竞争将更为激烈,甚至残酷!但正是在这种不断地竞争当中,我们的养猪业才得以迅速发展与提升——与非洲猪瘟竞争我们学会了“生物安全”,与“猪周期”竞争我们学会了降本增效,接下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养猪业又会学会什么“武林秘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