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守业比创业难歌词

古今中外大量家庭兴衰的历史表明,无论一个家庭以何种方式致富并保持富裕,都很少需要三代以上的时间,所以世界上总结出了一个定律,叫做“三代财富”。这句话很有道理。现实中,富三代很常见。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家的数量已经超过300万。调查显示,95%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因为找不到合格的接班人,无法摆脱“富三代”的命运。

研究表明,中国富裕家庭的孩子,只有10%左右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人。对于很多富裕的家庭和企业来说,他们面临的不是“富三代”的问题,而是能否富两代的问题。

财富是由优秀有能力的人才创造的,只有优秀有能力的后代才能更好地继承、保持和增值财富。保持生意比创业更难,因为大多数企业家从年轻时就经历了艰苦的磨炼,从而锻造出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人才,使他们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但是下一代面对的是富裕的家庭,没有经历过创业的困难,很难理解财富来之不易,挥霍是必然的,所以很容易失去家业。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孙子聂云台觉得社会风气奢靡不正,写了一本书《保富法》。他说,四五十年前,富人并没有失去所有的财产,100个家庭中只有一两个能够读书、工作、进步。

小说《曾国藩》的作者唐也说,曾国藩同时代的中兴将领家庭,大多从子女那一代起就不努力,嫖赌、抽大烟、游手好闲,几乎成了普遍问题,最后倒了下去,丢了老祖宗的脸。儿孙圣贤,能坚守家业的家庭不多。

“富三代”不是中国特色,全球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穷孙子”的问题。在美国,只有30%的家族企业可以存在于第二代,只有12%的家族企业仍然存在于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仍然存在于第四代及以后。葡萄牙有“富农、贵子、穷孙”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富子、富孙讨饭”的说法,而德国则用“创造、继承、毁灭”三个字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那么,为什么这种现象“层出不穷”呢?

有人曾经列举过第一代富人和第二、三代富人的九个区别,其中一个就是“第一代人努力奋斗,而第二、三代人喜欢奢侈无度”。

第一代有钱人创业经历了艰辛和磨难,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受什么苦,惯着自己的孩子,以为多给点钱,自己就乐在其中。

然而,不知道创业有多难的富二代,却无法体会到来之不易的财富,因此会沉迷于奢靡腐败的生活,无法自拔。从长远来看,当然会导致家族企业的衰落。尤其是在中国,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中国人喜欢给孩子最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送他们出国留学玩耍,不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许多富人的孩子在国外的花费高得惊人。

调查显示,普通留学生的生活费每年在10万元左右,但“宽”留学生的生活费却在100万元以上,有的富二代赴美留学甚至要花一年

超过200万元人民币。他们的奢侈程度让美国邻居都看傻了眼。


而且,很多富人教育下一代的意识淡薄,使财富继承者大多缺少打理财富的能力。有人这样描述富二代:钱是大把大把地花, 酒是大碗大碗地喝,唯独缺乏创业斗志,总是自命不凡,但实际能力平平,一旦掌管家业,很快将祖业亏空。


因此,富二代们必须引以为戒,以免重蹈覆辙。就算父辈没有这种忧患意识,自己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大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哪一个家族也不敢保证一直长盛不衰。富二代要肩负起守家置业的重任,必须学会约束自己。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贪图享受的人是注定要堕落的。就算能够潇洒一时,也不能潇洒一世。苏联教育家马尔库沙说过: “昂贵的玩具、阔气的穿戴——这是通向严重后果的最初阶梯。”有人调查过某地的50名失足青年,其家庭多是“豪门”。过去有一种说法“侯门多荡子”,现在却是“豪门出败子”。


但是,为什么曾国藩的家族历经数代不但没有衰落,反而代代都有才俊?这就在于他倡导了勤俭的良好家风。他曾说: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 其衰也,则反是。”


由此看来,节俭对一个人,对一个家族,甚至对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那些仍然“执迷不悟”的富家子弟,还是赶紧“悬崖勒马”吧,如果到了由于贪图享乐、铺张浪费而导致家族衰败的时候,则会追悔莫及,而且也无颜面对自己的父辈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心态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