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时尚漂亮,右手哈根达斯。动动嘴动动皮就很容易赢得大生意。时不时的“黑化”就能造就一群人才,伸个懒腰大喊“你还是个宝宝”——。这是一个享受美食、美好事物和美丽风景,吸引眼球和黄金的全新群体。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看起来毫不费力。
70、80后忙着存钱养老,背负房贷。90后和00后,他们已经进入了几百万年,他们现在真的很聪明。他们都比以前聪明了吗?是天生的赚钱意识,还是只是出身衣钵的保护?让我们看一些真实的案例。
一个经常旅行、爱分享的大学生,偶尔也会参加同一个旅程的“首席土考官”活动。四个月的激烈竞争,拿到冠军和年薪百万的聘书。这就是李家浩,一个90后大学生,靠随地吐痰赚取百万年薪。他说:“真正忙的时候,要做个六七十页的PPT,甚至加班到深夜,但对公司来说,他是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桥梁。”
一个92岁的男生从来没说过要给员工发1亿元,现在员工200多了;他没有说自己会成为第二个马云,但两年前轻松拿到了500万。他就是微世界教育协会创始人陈皓,以独特的思维被称为“未来中国最年轻的CEO”。他说“其实我是高中创业的,比大部分同龄人行动要稍早一点,那个时候没有微信、没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没有“互联网+”,我只看到了一个特别特别细分领域的机会。”
一个90岁的女孩,又矮又丑,在网络文学中写下了“燃烧的爱,热血和甜蜜的心”的故事。更新字数超过80万字,年薪超过100万。就是这样一个“以梦为马,大有长进”的超级普通女孩。她说“ 无数网文给予他们参与感、归属感、爽快感,愿意为内容倾心所有,常常不知觉写到了第二天。”
这三位90后不是富二代,不是拆迁户,也没有买过500万的福利彩票。他们不是天才,没有传奇故事,但他们从零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思考和发现,创造自己的价值人生。
如今70后谈存钱,80后谈还钱,90后谈花钱;谈70、80后素质提升,谈90、00后人格崛起;七八十年代后,他们信奉劳动价值论,认为不努力就不可能赚钱。90后和00后,理论上只有钱,他们自己受不了一点伤害。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新的行为模式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90后赚钱的方式更轻松。那么,这些容易进入百万年的90后技能是怎么来的呢?有哪些特点和方式?
010年到1010年,很多人刚创业,忙着找钱找人,筋疲力尽。然而,一个25岁的年轻人很快就创业了,不仅拒绝了腾讯、脸书和谷歌30亿至4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还呼吁初创企业先学会赚钱,拒绝投资者。
他说:“融资不会有损失。从战略上保持低期望值是非常重要的。公司需要赚钱。以后赚钱没有意义!”就是这样一位创始人,上一代“只注重用户增长,不注重前期盈利”的互联网游戏非常不受欢迎。他的想法是,在发现拿不到收入之前,他不会再烧一大笔钱。所以专注于你自己
己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这个人就是snapchat的创始人Spiegel,现在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美元富翁。选对方向再拼命干
月薪超20万的90后辣妈说,“创业,并不是做一个具体的工作,做一个从确定的A到确定的B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是只要熟练不断的复制就好,但不会有太大成就。你要做是一件在此之前,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是一个从确定的A到不确定的X之间的事情。”在这个90后眼里,找到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连门都不知道在哪里,又怎么能出去?所以,如果你特别的努力、拼命,业务仍然没有特别大起色的时候,停下来,看看是不是战略方向有了问题。
见钱眼开:我就要成为富人
现在90后圈子很流行的一个段子:我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工作!说的就是,90后对财富更有野心,有强烈的财富欲望,并敢于尝试,会为自己梦想买单。
此前网上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虽然美国是世界上百万富翁人数最多的国家,但大多数美国人却没有成为富翁的欲望,因此本来有条件成为富翁的人,最终却与富翁失之交臂,这与人们的心态有一定的关系。而伴随着网络、高科技成长起来的90后,对基于互联网技术、思维创新的理财投资服务方式接受意愿更高、接受力更强,理财投资意愿更强,越会采取多种理财让自己财富增值。
自信心:30岁前赚到100万
很多在外奋斗的90后,年轻能说来就来,也能说走就走,来的时候或许一贫如洗,但回去的时候却是“衣锦还乡”,还能额外撑起几片天。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无比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绝对会有大成就。如果连自己能不能成为富翁这件事都不确信,那么谁还会信你?而恰恰这个发现,帮助他们在年纪轻轻时,就成为了百万富翁。
敢尝试:如果一个不行,那就两个
面对困境,90后的语言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一顿皮皮虾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90后不走寻常路,敢玩敢耍的直性子再加不怕失败的顶天立地,能赚又会赚的本事来得全然不突兀,使出机灵再叠加双倍的实力,在新天地里捞出不一样的宝藏。在福布斯首次列出的全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人气吸金能力最强榜单中,大部分年龄只有20来岁。毫无疑问,擅长利用新工具的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80后、70后这一代。
也许很多人还是会说90后、00后的时代不同,先天条件就比以前的要好太多,幸福太多,但新的环境也在考验着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创新应变能力。在以新科技、电子化、智能化的新经济时代,创业是需要与新环境、新业态融合,需要知识、技能的升级换代。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代人会被淘汰,父辈们陈旧的知识结构显然是无法适应。这就是90后、00后年轻人的机会,从小就接触并耳濡目染,成长的过程就是熟悉、操练的过程。
也有人会说,很多90后、00后创业还是拥有父母的庇护,比如林心如的女儿刚出生不久就收到了价值百万的礼物。不错,好的因素和条件都会相互营销,但赢在起跑线只是先天的馈赠,成不成器还是得看个人。毕竟“我爸是李刚”等富二代也常常刷新我们的三观。
所以,更多弱者,输的并不仅仅是自身的条件,而是思维的“瓶颈”。年轻一代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早已不容小觑。而新时代商业领袖,考验的也绝不仅仅是领导力、决策力,更多的是环境应变、信息利用能力!如果我们企业家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创变能力、跟上时代,那就定会成为被碾压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