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贫困往往与偏远和孤立联系在一起。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物理距离不再遥远,角落里的人发出声音。在此基础上,短视频和直播对中国人生活的渗透,让一心想要改变的人看到了摆脱贫困的机会。
值此全国脱贫攻坚日之际,新京报联合Tik Tok关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他们可能是基层干部,可能是外地媳妇,也可能是当地农民。凭借巧妙的视频和对乡村美景、美食的描述,它们以简洁的语言、自然的画面、真实的互动,成为该领域最耀眼的存在。
有了评论、点击和订单,他们走出了脱贫的最后一公里。在信息化扶贫的助力下,他们的脱贫致富之路逐渐清晰。
【长报道】
Tik Tok马公佐的粉丝方芳,看过他和兄弟们上山采蜜、下河抓鱼、山里挖笋的视频,感觉这是一种理想的乡村生活。她还从Tik Tok马公佐等人的店里买了当地特产衡章土蜂蜜。“味道很好,跟超市里的完全不一样。”。
国庆假期,芳芳去松阳周边见朋友,顺道去张衡村见马红佐的哥哥,看视频里的风景。在蜂蜜基地,马工佐为冲泡了一杯蜂蜜水,味道正好适合喜欢甜食的芳芳。
在张衡村,马红佐和他的表弟张俊杰是村里的名人。他们拍摄了Tik Tok上的乡村生活,展示销售了原生态的乡村蜂蜜,效果非常好。Tik Tok《马公佐恒章图蜜》《大山里的秘密蜜》粉丝总数已超过330万,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
2015年底,兄弟俩开始在邻近的村庄养蜂,并从养蜂人那里收集蜂蜜,通过直播在Tik Tok出售。马红佐说,截至目前,他们的创业团队已直接或间接带动松阳县300多名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带动养蜂户增收430多万元。
张俊杰。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怀旧乡村视频里的新生意
张俊杰Tik Tok的《大山的秘密蜂蜜》中有一段顶级视频:
四五个穿着跨栏背心和迷彩裤的年轻人拿着防蜂衣和不锈钢桶出去采蜜。他们剥开木制蜂桶上的棕色丝片,露出一群比指甲大不了多少的蜜蜂。一个年轻人用点燃的艾草熏制蜜蜂后,用长刀割下覆盖着蜂蜜的蜂窝。
视频中的男生皮肤呈小麦色,帅气健美,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他们把蜂箱掰下来放进嘴里,笑声传遍了整个视频。
在Tik Tok,这段视频获得了43000个赞。有粉丝想到童年的乡村,也有粉丝向往图中的村庄。也有很多人注意到了男生手里的蜂蜜。有人说“感觉很好吃”,有人留言“我想买蜂蜜”。
在马红佐Tik Tok的《大山里的秘密蜂蜜》和《马红佐于恒蜂蜜》中,乡村生活和乡村美景在成千上万的短视频中随处可见:每年夏天,村民都会把西瓜放在凉爽的小溪里。冷却下来,而不是放在冰箱里;想吃鱼的时候,会在稻田里钓鱼或者用棍子在水里钓鱼,然后用细细的柳枝串在一起;出门的时候,有的人喜欢骑自行车,或者老式的“二八杠”.
《山里的秘密蜂蜜》Tik Tok截图。
style="font-size:15px;">张俊杰通过抖音号“大山里的秘蜜”分享山间生活。蜂蜜也是视频里的常客。比如一条采摘野草莓的视频中,张俊杰说野草莓味道偏酸,“我们小时候都喜欢把蜂蜜淋在野果上吃”;在一条采集野生植物制作“翡翠豆腐”的视频里,蜂蜜又出现了,翠绿色的豆腐上多了一抹明亮的蜜黄色。
更多与蜂蜜相关的视频展示了采蜜过程,让人们看到了采蜜的艰辛。在一条视频里,张俊杰身穿白色防蜂衣、头戴白色网状防蜂帽、手戴肉色橡皮手套,“全副武装”地从一个木制阁楼上摘蜂巢。右手中细长的砍刀把蜂巢与墙壁的连接割开,左手拖住蜂巢底部,不到两秒,一块A4纸大小的蜂巢就被张俊杰摘了下来。

张俊杰采蜂巢蜜。受访者供图
在张俊杰看来,视频里的画面既有他的真实生活,也有他的童年回忆,一切都与现代化、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就像山里人希望去海边玩一样,城市人也会对从没见过的乡村生活感到好奇。”
粉丝们确实喜欢这样的视频。有人说,这样的生活“完全是宫崎骏动漫缩影”;有人想去横樟村旅游,“顺便买你家的蜂蜜”。他们会在直播时一边与张俊杰聊天,一边下单,或是点击视频下方的链接到小店里买蜜。液体蜂蜜每瓶118元,蜂巢蜜每瓶168元,供不应求。
“90后”养蜂创业团队
如果没有回家卖蜂蜜,32岁的麻功佐或许还在经营女装生意。
2011年,大学毕业的麻功佐在浙江杭州开了一家女装网店。但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难做,三年后,他关闭网店回到松阳老家。
松阳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省级贫困县,全县共有省级扶贫重点村192个,麻功佐的家乡横樟村就是其中之一。和平原地区不同,松阳多山,横樟村里也没有大片的农田,但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养蜂,房前屋后放置着大小不一的蜂箱、蜂桶。
10月7日,在村东的一条砂石路上,枝干横生的大树上放着一个水桶大小的木制蜂桶。树下每隔两三米就有一个高约半米的水泥底座,上面放着盒状的木制蜂箱。麻功佐说,松阳多雨,水泥底座可以防止雨水淹到蜂箱,“蜂箱上还有一层蓝色泡沫垫,也是用来挡雨的。”
横樟村所在的丽水市是中国养峰学会认定的“中国蜜蜂之乡”,从爷爷那辈开始,麻家就成了养蜂人。到了麻功佐这一代,家中已有四五十桶蜜蜂,每年出产上千斤蜂蜜。麻功佐儿时常到蜂桶里挖蜜吃,有时会被蜇得全身过敏;上大学后,他也经常为同学捎带蜂蜜,大家都觉得好吃。

张俊杰采集蜂巢蜜。受访者供图
回乡后,麻功佐决定创业卖蜂蜜,并在2014年底注册了“横樟土蜂蜜”商标。没过多久,21岁的表弟张俊杰也从松阳县的一家国企辞职,和麻功佐一起做起了蜂蜜电商。
2017年,正值短视频平台的火热发展期,张俊杰看视频时发现,许多人在视频里介绍农村生活、宣传农特产品。兄弟俩也赶着时髦各自注册了短视频账号,推广、销售家乡的土蜂蜜。
但找到适合自己又能被粉丝接受的视频风格并不容易。
一开始,兄弟俩拍的视频根本没人看,更不可能借视频带货。直到2018年3月,一条由多幅照片拼贴、剪辑而成的视频终于登上了“热门”。照片里,身材结实的麻功佐举起了爬满蜜蜂的右手;5名小伙站在小溪边的石头上望着彼此微笑。
那一次,粉丝们的评论“炸”了:“你们好帅”;“颜值都很高”;“姑娘们,咱们一起组团嫁给他们”……张俊杰有些不好意思,“大家都比较喜欢看脸,这也算是我们的优势。”

张俊杰(左一)和他们销售的蜂蜜产品。受访者供图

与蜂巢合影。受访者供图
此后,他们拍摄的绝大多数视频都有健康帅气的小伙子出镜,每段视频的点击量约在70万-100万之间。但仍有部分视频流量极低,有的点击量甚至不到百次。张俊杰变着花样尝试,有时扮成系着红披风的超人在村里干农活,有时玩起具有写实风格的长镜头跟拍风,效果均不理想。
好在第一次登上“热门”后,抖音粉丝数一下涨了五六千;此后上“热门”的次数越来越多,粉丝也跟着一路暴增。从那时起,附近村庄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加入这份甜蜜的事业,团队核心成员从最初的兄弟俩发展到如今的15人。
32岁的叶火龙此前就曾在电商行业打拼;22岁的陈建豪大学刚一毕业就加入了这支团队;22岁的退伍军人包文俊是张俊杰表弟,还在服役时就被表哥“预订”下来;20岁的杨春平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原本辍学赋闲在家,后来跟着麻功佐创业……

张俊杰(左一)、麻功佐(右二)和兄弟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这群“90后”年轻人各展才能,有的负责后勤和发货,有的负责整合货源,有的负责出镜宣传。比如张俊杰长得帅,一米八的大个、青春健康的笑脸,很吸引女孩子,所以是许多短视频的主角。包文俊耐心细致,工作内容之一是做客服。
2020年10月的一天,包文俊身旁的木制方桌上放了10部手机,其中9部手机里各有近5000名好友的联系方式。他在9部手机间交叉回复网友关于蜂蜜的提问,有的打字、有的语音;第10部手机用来看视频,麻功佐正在屏幕里直播。
从初级农产品到食品
随着抖音号粉丝不断增加,麻功佐发现自家出产的蜂蜜已供不上销售。但为保证蜂蜜品质,蜂巢蜜一年一次、液体蜂蜜3个月一次的采蜜周期不能缩短。他只好向周边农户收购蜂蜜,收购范围不断扩大。
2015年,麻功佐还在松阳县成立了养蜂合作社,一方面从附近养蜂人手中收蜜,一方面鼓励没有养过蜜蜂的村民加入养蜂行列。养蜂不难,只要把蜂箱、蜂桶放到房屋附近或山上,蜜蜂就会飞进野花丛中,酿出香味浓郁的百花蜜。
百步村的王秀芳是一名70多岁的留守老人,从2017年开始跟着麻功佐养蜂、卖蜜。麻功佐说,她养了100余箱中华蜂,年产蜜800余斤,年收入约6万元。
2017年年底,麻功佐的团队配合松阳县畜牧兽医局开展了“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活动,直接或间接带动300余名低收入村民就业、创业。麻功佐说,据不完全统计,松阳县内目前已有130多户蜂农跟着自己养蜂,其中80多户为低收入农户;松阳之外,附近几个县、市也有农户与自己的团队合作。

张俊杰正在直播,桌上摆着他们销售的土蜂蜜。受访者供图
生意越做越大,麻功佐和张俊杰开始考虑农家土蜂蜜的“资质”问题。
依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颁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未加工蜂蜜属于初级农产品,农户生产、销售时无需执照,但罐装蜂蜜应标明蜂蜜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联系方式等;如果经过工业化加工或其他添加加工,蜂蜜就应被视为食品,销售时应办理许可证。也就是说,一旦对蜂蜜进行脱水浓缩等加工程序,再销售就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起初,麻功佐、张俊杰销售的是罐装蜂蜜,属于初级农产品。虽然不需要专门的许可,但他们按照丽水规定,在蜂蜜瓶子外贴上了二维追溯码。消费者只要用手机一扫,就能查到蜂蜜的生产日期、具体到村的原产地、生产者联系方式等,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与蜂蜜团队取得联系。
2019年后,麻功佐、张俊杰在朋友的推荐下联系上了一家蜂蜜加工企业,可以对从蜂巢内采出的原蜜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变为标准化的食品蜂蜜。这之后,蜂蜜的生产过程更规范了,销售渠道也更多了。麻功佐说,团队最近找到一处场地准备修建厂房,“以后就可以自己加工了。”
据抖音平台显示,截至2020年10月,“麻功佐·横樟土蜂蜜”“大山里的秘蜜”的粉丝总数已超过330万人,年销售土蜂蜜10万余斤。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横樟土蜂蜜也随着一段段短视频走出大山,从6年前的寂寂无名,跃升为今天的“浙江省蜂蜜十大名品”。
(文中芳芳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李桂
编辑 滑璇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