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上和一个之前拍过的学生聊天。他现在大学三年级。正在为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还是自主创业的选择而发愁。告诉我,虽然他才大三,离毕业还早,但硕士研究生的笔试是在大四第一学期结束时(也就是明年12月底)。从现在开始大约有一年的准备时间。他身边的朋友已经开始准备研究生笔试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想参加考试。以后,想听听我的意见,给他一些建议和意见,让他有一些参考,不要太迷茫。
既然我在说这件事,我想给我的大学生一些中肯的建议。毕竟这也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值得详细说说。
对于大部分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未来大学毕业只有几种常见的方式(从易到难排序):
一、家里父母或亲戚有靠谱的人脉关系,直接回自己老家(或人脉所在地)被家长安排个稳定的工作来做,这里包括家族企业的子(女)承父(母)业这种情况;
二、家境殷实,父母可以拿出一笔钱来支持自己创业,创业启动资金不用愁;
三、继续深造,备考硕士研究生,只要长期坚持,考个中等水平的高校硕士还是没那么难的,并且现在好多人都不是一次性应届就考上的(二战甚至三战考研大有人在);
四、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考个有编制的稳定体制内工作;
五、毕业后直接就业,走“先就业,再择业”的思路,不优先考虑专业是否对口,只要有差不多待遇的工作机会,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六、自己有未来想要创业的大致方向,从行业的底层做起,为将来的自主创业做好准备。
显然,最幸福的人是前两个,最辛苦的是第六个,大多数人是第五个,不是吗?如果是第五种人,我觉得不会太纠结。其他五种情况各有纠结点。
我来说说选择哪种方式,考虑哪些方面。这里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这个建议供你的朋友参考:
第一,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家境是否殷实。
这绝对不是贫困歧视,也不是刺探个人财富隐私,但非常现实和重要。这是因为:在你选择继续深造学习时,你的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允许你不工作只专心学习。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我家里穷,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备考(读研)。有些人是这样做的,但我想说的是,为少量的钱工作仍然占用了学习时间。如果你对自己未来的学习要求不高,又有名校的野心,对学习的追求又很高,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年轻没什么经验也照顾不了那么多事情。现在每个在你选择自主创业时,你的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能够支撑得住创业失败的风险。人都想成为老板、企业家和成功人士,但是企业家成千上万,成功人士却很少。没有一定的经验、雄厚的资金和网络基础,创业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在在你选择做一份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时,你的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能够支撑你想要的未来生活。.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我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我的要求没那么高,过稳定平淡的生活就好。”现实是自己单位的同事买了新房,他想买,但是工资根本不够,只能求助父母;身边的朋友都换了新车,我也想换更好的,但是我家是正宗的“月光家庭”,根本没有积蓄,所以我还是
是得求助于父母帮忙出资。这里并不做偏激的评价,啃老不啃老,没什么绝对的对与错,核心意思是提醒大家认清楚自己的现实情况,理性对待。
第二,自己的终极人生追求是什么,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过上怎样的生活。
这个问题乍一听好像说得太大了,是不是扯得有点远?其实不然,人生其实很短暂,黄金时光也就那么几十年,作为大学生的你,至少已经消耗了人生一半的黄金岁月。正因为人生短暂,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才必须要尽可能地做长远考虑,而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生从来不止一种活法,平凡与成功、平淡与精彩,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与对错。我认为只要在不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之下,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最好。所以你必须要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①如果仅仅只是一份糊口养家的工作,我能否真正知足,不与人过度攀比,心静如水地过平淡日子。②我愿意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喜欢的生活而不惜一切代价、无怨无悔地付出吗?③我是否特别在意周围人(父母、亲戚、伴侣、朋友)看待我的眼光?我愿意活成大多数人眼中的样子吗?

如果以上提到的问题都已经想清楚,那么我想你的内心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够帮到那些还正在迷茫、纠结中的小伙伴,如果还有任何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追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