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员工档案资料清单,荣成就业创业网员工档案表

本报记者陶玉琼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一批大学毕业生将步入社会,面临就业。近日,不少毕业生咨询就业相关法律问题:“我和一家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但遇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我可以毁约吗?”“签完‘三方协议’,还需要再签合同吗?”“与公司签订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针对高校毕业生咨询的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Xi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王峰。

“‘三方协议’是指由研究生院、用人单位和研究生共同签署的由教育部门制定的《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意愿而订立的书面协议,明确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具有法律效力。”王峰解释说,“三方协议”不仅是毕业生报到、户口、档案关系等的书面依据。本质上也是一种保证,是用来保证双方在一定的合理期限内建立雇佣关系,所以只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有效。当毕业生持报名证明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领取时,“三方协议”自动终止。此外,“三方协议”并非强制签署,但签署后可以为就业增加保障。而且,高校一般根据“三方协议”确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和户籍、档案转移。实践中,“三方协议”一般规定了一些权利和义务,也设置了惩罚条款约束双方。因此,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前一定要三思,权衡相关利益,不要随意签订合同,也不能“任性”毁约,否则将承担违约的法律后果。

王峰表示,“三方协议”不能代替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同时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月工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下列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工作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此外,除了这些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密、补充保险、福利等事项。

"工人是他们权利的最佳捍卫者。"王峰提醒,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要增强法律意识和合同观念,谨慎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合同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合同文本,认真审核工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等。这些都与你自己的兴趣息息相关,并确保有疑虑。其次,仔细核对签约方的名称,确保合同中的雇主是你想去的那个。此外,注意查看合同中是否有限制性和附加条款,特别要注意违约责任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只能约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协议和竞业限制规定需要支付违约金。此外,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条款也是违法的。最后,在填写合同文本时不要留白,因为劳动合同既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证明,也是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相关的权利义务必须写明,以免以后发生纠纷。当然,毕业生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诚实守信,遵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提供真实的学历、技能证书等材料和信息,以免在履行劳动合同时埋下隐患。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