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老干妈成功创业对我们的启示,陶华碧的创业故事

最近好像有很多关于“老干妈”的话题。先是73岁的老干妈陶华碧再次出山实现逆袭,随后腾讯起诉她拖欠广告费。

要说在中国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中,陶华碧并不是最成功的,他的名气也不如马云和马云花藤。但说到口碑,老干妈还是可圈可点的。

陶华碧,被众多网友奉为“国民最热辣女神”,很多在海外的留学生更是把她誉为“亲妈”。

陶华碧的创业历史已经被媒体报道了很多年。她出身贫寒,没有受过教育。因为丈夫去世,她在42岁时被迫创业。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她终于把一个小小的作坊发展成了一个拥有数百亿品牌价值的知名品牌。

从另一个角度看,陶华碧本人就是一个鲜明的个人ip:开着一辆价值几千万的劳斯莱斯打一场几块钱的小麻将;因为纳税高,政府奖励了“A8888”车牌;始终坚持“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的方针。陶华碧无疑是一位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女企业家,她信奉的人生信条是不断变化。

73岁的陶华碧现在已经70岁了,早些年他就已经把公司交给了两个儿子。如果不是情况危急,他这个年纪就不用再出去了。出山后的“老干妈”,还会不会坚持她多年的“不变”特色? 毕竟现在已进入了物联网时代,老干妈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到底还能独步多久?

中国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导师王晋阳将的传奇经历和老干妈公司成功演变为的故事写了下来,他认为老干妈的草根创业经历为创业者带来了很多经验智慧和启示。

和很多草根企业家一样,陶华碧没有太多文化,不懂理财,但她踏实诚实,有销售天赋,喜欢学习。行事果断优雅,做事不拘一格,她的人事制度、价格策略、财务观、资本观在互联网时代也是独一无二的。

事实证明,陶华碧的“干妈管理”有其独特之处。她以原始的管理理念、最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家庭管理,维系着一个拥有数千人的庞大企业。

在这本书里,除了介绍陶华碧的人生经历,作者还着重分析了陶华碧的管理策略。 《老干妈陶华碧:互联网时代的IP大赢家》

或许“老干妈”不上市的初衷值得商榷,但就目前而言,这样的战略逻辑还是有理论依据的。

其实在西方国家,很多优秀的家族企业对于上市还是非常保守严谨的。与中国家族企业形成对比的是,上市热情从未减弱。

那么,在当前市场,老干妈的成功模式还可以复制吗?不融资、不上市的策略值得提倡吗?

没有错,但也得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看。家族企业上市后,影响必然进一步放大,同时也意味着自己的经营决策将会被更多的人控制。其实我们可以反过来看,有的时候,往往是那些财务越糟糕的家族企业,上市的动机越强烈。


其实,我们中国的家族企业,管理方式大多是基于儒学基础之上的 “家文化”传统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其实更加人性,类似于西方目前所倡导的情感化管理。


有人说,中国的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说陶华碧不懂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其实,这些问题对于像陶华碧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来说,也许根本算不上问题。他们始终能用自己的“土办法”解决所有问题。


草根创业,我们真正要注意的也许不是先进的管理方法,而是像老干妈这种专注、精益求精的匠人思维和诚信、重视实业不投机品质思维。


很多草根创业者,在取得一点成绩之后就开始“大干起来”。需要知道,草根创业更为重要的是稳健发展,绝不冒进。 因为成功来之不易,试错的成本太高。反观陶华碧的崛起之路,就要谨慎得多。 她的每一次扩张,都尽可能做到稳中求胜。 对草根创业者来说,上新项目容易,但是新项目上马后的 “避险” 就非常艰难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埋下种种风险,致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泥潭。


《老干妈陶华碧:互联网时代的IP大赢家》这本书,以“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日常经营、极简管理为主线,向你娓娓道来“老干妈”陶华碧人生关键时刻的重要决定和她在商海搏杀中“大道至简”的人生经营理念。


“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史,堪称是一段比“老干妈”辣椒酱更有味道的麻辣人生。对所有正在创业或者即将创业的人,“老干妈”是学习的榜样,是人生迷茫时向着光亮那方前行的圣母灯塔。一本书39块钱,不过一顿饭钱,却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创业指导,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