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皮划艇价格 皮划艇俱乐部logo

廖朝东带着女儿划独木舟。

昨天中午,美国皮划艇运动员查克在唐河上训练。潘竹平

在水上进行休闲运动,总比用水清岸好。倪包道

你听说过皮划艇吗?你觉得很酷很“高”吗?其实这是一项大家都能负担得起的“平民”运动,最低两三千元就可以玩。如果你有毅力,划着它上下班是很酷的。近年来,城市地区的河水变得清澈,河岸上的公园越来越多,皮划艇运动员的数量也在增加。

A

20分钟就可入门

市区皮划艇的聚集地是南塘桥下的仓库,存放着七八十艘不同类型的船只。

周文奕是这里的常客,也是温州皮划艇协会主席。2009年,他第一次接触皮划艇的时候,这个圈子只有七八个人。“当时,船是买不到的。我的第一艘船还是从美国带来的,9000多元。”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对这项运动产生了兴趣,只有皮划艇协会有200多名会员。在阳光明媚的周末,皮划艇运动员聚集在南塘街附近的水上进行训练。“人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个人。”。

周文奕介绍,现在滚塑材料的单船价格在2000元以上,玻璃钢材料的单船价格在1万元或2万元。除了单船,还有双船和三船。

正如他所说,他拖着一艘重约15公斤的船来到岸边,敦促记者体验一下。

摄影师老潘,南溪人,自称擅长水,坐起来什么也没说。周文奕没有给他划桨,只是让他坐在船上扭着腰,不停地提醒他“上身挺直,不要动”。

原来这是在训练初学者的平衡能力和水感。经过五分钟的适应,周文奕能够教划船了。不到20分钟,老潘就能一个人划了。

周文奕了解到,划船速度与皮划艇的长度有关。3.5米长的船时速可达9公里,5米长的船时速可达12公里左右。一般来说,静水艇起步很快,而激流艇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

B

老外义务当教练

说起温州民间皮划艇,不得不提41岁的美国人查克,他是温州女婿。

2007年,查克来到文和爱人定居,同时带来了皮划艇的乐趣。

“10岁那年,妈妈第一次带我去尝试激流船,我就爱上了它。”查克说,划船在美国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就像骑自行车和跑步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然而刚来温州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玩过皮划艇。我妻子是他教堂的第一个学生,他们只是偶尔一起去划船。

2010年,查克和周文奕在网上相遇。后者对皮划艇充满兴趣。他们一见如故。一个愿意教,一个愿意学。他们很快成了亲密的朋友。后来,周文奕创办了“荡气水”皮划艇俱乐部,查克成为俱乐部的义务教练,教更多的人掌握基本功,享受乐趣。

“第一次,我会带他们去水位浅又安全的九三湖,然后带他们去楠溪江打一条略显刺激的路线。而我自己,平日会去九三湖,或者从南塘去世贸中心附近再回来,有时候会去茶山温州大学。”查克特别强调,“楠溪江太美了!麦饼也好吃。”

时至今日,查克仍然是义务教育,但时间没有以前充裕了。他解释说:“我女儿18岁了,很快就要回美国读大学了。学费很贵。我现在要做三份工作。”

C


不妨划艇来护河


不管是周文毅还是Chuck,他们通过皮划艇运动,感受到温州水环境的变化。


Chuck说:“刚来的时候,我去九山湖划艇,要是鼻子不小心进水,第二天就会生病,但现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刚开始划的时候,很难忍受河里那股腥臭味。现在虽不能说满意,但水质较前几年已经好多了。”周文毅说。


浙江省水资源监测中心温州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监测发现,一些河段氨氮浓度、总磷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也意味着水质有所好转。


比水质变化更大的应该是沿河景观。记者了解到,2013年至2015年,全市计划完成500个滨水公园建设,到去年年底已建成336个,成为河道两岸的别样美景。


“口头提环保,不如去划一次船。”在周文毅的划桨上,刻着“运动保护河流”几个字。


Chuck同意周文毅的观点:“倘若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皮划艇运动中来,与水有更亲密的接触,那大家就更懂得保护河道清洁的重要性。”此外,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皮划艇运动的管理制度,规范安全措施,让这项运动长久地发展下去。


廖朝东划艇上下班已两年


晨起,当许多上班族发动汽车,或奔跑着赶公交时,47岁的廖朝东从容地坐上自己的皮划艇,心情愉悦地朝着单位划行。这样的出行方式,他已经坚持了近两年,每周大约两次。


廖朝东住市区方正大厦,工作单位在新城,两头都挨着河道,且有简易码头。2013年上半年,廖朝东接触皮划艇之后,便萌生了划船上班的想法。从廖朝东家到单位约6公里的路程,划艇需要四五十分钟。按他的话说,与其开车添堵,不如划船舒服,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欣赏一路美景。


于是,这个划艇上班的“大叔”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他的影响下,身边四名同事也购置了皮划艇。而他自己也新购置一条双人艇,周末带着女儿一起运动。


廖朝东说,温州水系发达,而且水流不急,很适合皮划艇运动。不过,想玩皮划艇,最好先学会游泳。“尽管平时会穿救生衣,但要是不会游泳,遇到紧急情况容易慌乱。”


现在每次划行,廖朝东都会拍很多照片发到朋友圈,引得许多外地朋友好生羡慕。不过,途中所见并不完全是美景,“有时看到河道清洁工捞起满满一船的垃圾,让人觉得很心痛。说真的,不去接触就没有体会。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下去,哪怕给身边的人传递一点环保意识也是好的。”


章瑞弟六旬划手勇夺三冠


年过六旬的章瑞弟如今是温州划艇界的“名人”,因为他的“高龄”夺冠,也因为他是拥有十年划龄的资深划手。


接触到皮划艇对章瑞弟来说是一场“意外”:“十年前,我买了一艘快艇,商家附送了两条皮划艇,我就这样划了起来。”后来,章瑞弟就渐渐离不开这项运动了。几乎每天,他都会从小南门沿着温瑞塘河划上两三个小时,来回30余公里的距离对他来说是基本功课。“不觉得累,反而觉得没划够。”


“刚开始只是自己随意划,后来有了划艇俱乐部,就想着借这个平台出去比赛看看。”2013年厦门独木舟海上25公里马拉松赛,章瑞弟首次参赛,便抱回了“最具活力奖”,是温州队唯一一个获奖之人。去年在厦门举行的一项独木舟邀请赛更是让章瑞弟一下子成为红人,因为这个“高龄”选手一人拿下了200米亚军、500米冠军、10公里长航赛冠军和10公里长航赛预赛决赛总成绩冠军,让不少年轻人心生敬意。


如今,随着皮划艇运动的推广,参与群体逐渐扩大,章瑞弟很是欢喜:“大家一起玩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