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成都高新区企业岳翎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这是成都高新区今年第六家上市企业。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企业纵恒有限公司、集美科技有限公司和欧林生物。先后登陆科创板、王传传媒在创业板上市、康诺特在HKEx主板上市。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上市及场外交易企业49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及场外交易企业6家。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高新区帮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不仅聚焦IPO,还通过不断完善分级管理和精细化服务,逐步形成区域内企业上市孵化机制和“全生命周期”服务链。以创新人才、创新平台、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创新要素为重点,持续完善“PI-IP-孵化-成长-—IPO-—世界一流(种子)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先后出台并优化《关于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103010等一系列政策,着力打造“金熊猫”科技企业创新点体系,建立企业培育与评价加快培育以雏鹰企业、瞪羚为代表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有1400余家企业在天府(四川)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其中包括去年在天府证券交易中心发行股票的四川聚能过滤材料有限公司等天府新四板优质企业。
据了解,为帮助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落地,成都高新区不断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服务机制,围绕五大产业功能区、三大主导产业生态系统和科技创新生态链,搭建上市后备企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了五级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和“培育培训体系化、上市服务上市化、个别解决问题化、支持政策连锁化、要素精准匹配化”的上市工作“五化”服务
事实上,中国许多市场主体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没有分级管理和梯度培育,资本市场对企业融资和智力整合的作用将会非常小,这也是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初衷和重要战略意义,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能够在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得到相应的服务和培育。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