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王逸飞杭州4月29日电4月28日至29日,第五届万物生长大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四年前,为了搭建一个展示杭州梦想之城的平台,为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和投资者打造一个节日,杭州打造了万物成长大会,逐渐成为中国创新创业领域的品牌活动。同时,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在大环境中深耕的杭州,逐渐构建起由大企业引领、千家厂商活跃的双创格局,成为全国知名的创新活力之城。
“创新创业是杭州美丽的城市名片”“联系协作是创新发展的关键”“发展共赢是万物生长的主要目的”……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徐伟华在致辞中介绍了杭州。通过这三句话,我们也能找到让“万物生长”成为创新创业领域现实景观的关键。
第五届万物生长大会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城市名片背后的环境发力
全市生产总值4198亿元,同比增长18.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120亿元,同比增长28.1%,两年平均增长16.6%,占GDP比重达到26.7%。近日,杭州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公布,多项数据再次展现了城市的创新能力。
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是,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杭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名片为什么出名?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多次表示,杭州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这也成为双创在杭州繁荣的关键。
疫情发生一年多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我市在营商环境、双创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用心。
“在‘亲清在线’数字平台上,补贴1000万元只需30秒。”杭州优客马浩轮胎有限公司业务规划部主任田豫回忆,企业因技术创新获得补贴2000多万元,申请第一笔资金时,对到位速度感到惊讶。
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原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出席第五届万物生长大会系列活动。张茵
“秦青在线”是杭州市去年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搭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能够以不见面、不间断的方式,快速、准确地向企业和员工传递各项政策。去年,杭州共有27万家企业、80.5万名员工通过平台申请政府补贴77.3亿元。
不仅如此,徐伟华介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杭州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大力实施加强数字赋能的“六新”发展行动,全面实施“新制造计划”,努力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
以数字产业化为例,去年,在直播电商兴起、成为双创领域的背景下,杭州出台新政策,鼓励直播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直播电商园区(基地)建设,打造杭州商品品牌IP。等等。并制定了“每年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电商直播企业(人才团队)自认人才配额”“为进驻电商直播园区(基地)的商户、主播提供三年办公场地租金减免政策”
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徐伟华致辞。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这座城市变得
">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至今,杭州始终将“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作为官方鲜明态度。正是这种一以贯之,让“万物生长”有了最适宜的土壤。人才、系统视角下的连接与协同
步入新发展阶段,聚焦创新发展,杭州也通过重点突破实现着双创能级提升。何为重点?胥伟华概括表示:“连接和协同是创新发展的密钥。”
他在万物生长大会上指出,“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跨行业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需要科技、人才与资本等创新要素的碰撞。杭州将致力于打造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巩固并强化互联网+创新创业优势,发展形成领域广泛、动能强劲、特色鲜明的创新生态系统。”
做好连接与协同,尤其是连接各类人才,协同各类要素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杭州一直不遗余力。
连接好人才,一方面杭州持续做好各类人才引进工作。去年,该市通过推出“战疫引才、杭向未来”八大举措,发布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颁布大学生“双创”黄金十条等,实现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3.6万人,比上年度增长超过1倍。此外,该市人才净流入率、海外高层次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继续居首位。
另一方面,该市不断增强人才服务能力。如通过上线“人才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科服务、双创服务等5大类百余项人才专属服务。今年3月,杭州全球青年人才中心正式启用,携悉尼、伦敦、多伦多、西雅图四个分中心将重点围绕一系列中心活动、一揽子优惠政策、一次性创业融资等“八个一”,为全球青年人才提供全面服务。
在搭建热带雨林式人才结构的基础上,协同要素完善创新生态让创新效能在这里得到最大化释放。
聚焦创新创业的杭州梦想小镇自2015年开园以来,累计集聚2565个创业项目、21400名创业人才,还引进深圳紫金港创客、良仓孵化器等孵化器,以及一批PE、VC、天使投资机构,成为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综合性创业服务社区。
2015年入驻小镇的企业“卖好车”CEO胡斐,对这里的创新生态感受深刻。他说,企业能扛过2017年开始的资本寒冬,2019年的金融风暴,2020年的疫情,并逐渐闯出一片天地,与小镇不断送来各种服务,帮助协调各种资源密不可分。
小镇所在的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书记梅建胜介绍,梦想小镇已定期举办创业先锋营55期,帮助223个项目通过评审,并提供场地、资金等全方位支持;共有230个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融资总额131.71亿元。
从全市域看,该市发力平台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科创重地,湖畔实验室、良渚实验室启动建设,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序列;发力金融要素支撑,近年新增创投机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后发优势明显……
连接与协同,打开了杭州的创新发展通道,让“万物生长”有了最澎湃的动能。
让发展共赢成为不变理念
始终坚持发展与共赢,是杭州成为创新活力之城的另一关键。
“发展和共赢是万物生长的主旨。”胥伟华在万物生长大会的致辞中说。这句话不仅阐述着双创中各参与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更透露着杭州官方的认知所在——地方与创新创业主体间,亦是长期共享发展、相互成就的关系。
在该市此前的创新驱动之路上,基于这种认知的实践已显示出诸多积极效应。
“让杭州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年轻人创业点子萌发的摇篮、创业激情燃烧的地方、创业梦想成真的天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此前表示。
近年来,杭州通过为创业者打造成长空间、量身定制创业政策,使市场主体数量在“十三五”期间从75.5万户增加到140.3万户;通过深入实施“鲲鹏计划”“凤凰行动”“雄鹰行动”等,去年新培育百亿级制造业企业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8家、“单项冠军”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40家……市场主体的壮大,也支撑该市经济在新发展阶段更具底气——过去五年杭州GDP年均增长7.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从3%提升到3.5%。
胥伟华介绍,在浙江启动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下,杭州当下正高质量推动数字化改革,努力打造“数智杭州”、成为全球数字变革策源地,为实现发展和共赢注入新的时代推力。
在4月28日举行的杭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该市提出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制造业迈出新步伐。重点要构建“2+4+3”工作体系:两个重大创新——探索打造“产业大脑”、探索建设“未来工厂”;四项推进机制——重大产业平台、科技自立自强、绿色更新改造和营商环境优化推进机制;强化三大要素保障——土地、资金和人才。
其今年还明确,要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发展,即要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着力打造灵敏有为、协同高效的数智经信,确保年底前初步建立产业大脑融合应用体制机制。“十四五”期间,将全面建设数字赋能产业变革新高地。
上述高质量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部署与氛围,已在推动创新主体发展、实现共赢上带来了传导效应。
杭州码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汉杰说,在数字化改革中,正因杭州“走在前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基础上多有积累,让企业得以赶上了这波发展浪潮,大大提升了企业发展空间、人才成长空间。
发展与共赢,正不断为杭州凝聚起走好未来之路的信心,让“万物生长”有了最坚实的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