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败光百亿,创业者自述两年败光2000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平说财经)

随着股价暴跌,市场份额被挤压,聚美优产品开始走向消亡。到了今年5月,聚美优产品因转型投资、共享充电宝而面临王思聪,再次开始受到大众关注。现在聚美优品又出事了!8月29日,巨美溢价股东恒润投资向董事长陈欧、红杉资本沈南鹏发出公开信,对陈欧、巨美溢价提出严厉质疑。

陈欧作为一个备受瞩目的80后明星企业家,俘获了无数粉丝的心。他经常出现在电视节目中,他在微博上的粉丝已经超过4000万。2012年,他发明并创造了“陈欧风格”。2014年,聚美优四年前才在纽交所上市,陈欧一夜之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CEO。那一年,《胡润报告》中陈欧的价值达到了120亿。

聚美优产品在陈欧的爆发式发展,加上陈欧个人对聚美优产品的代言,吸引了众多资本大佬的关注,各路资本纷纷选择加入,包括恒润投资、红杉资本等国内外知名机构。

那么,仅仅过了几年,恒润投资作为聚美溢价的股东,为什么要为难陈欧呢?先来看看恒润投资的一些观点:

首先,我没有兑现承诺,而是把IPO募集的资金投入到主营业务上,投资了1430万美元电视剧,4480万美元充电宝。

第三,聚美Premium与股东失去沟通已有22个月,但在过去的9个月里,股东没有收到聚美的任何财务信息。

最后,陈欧曾提出以7美元/股的低价将公司私有化,导致公司股票下跌45.2%,市值损失3.97亿美元。投资者遭受了无端的损失。同时,恒润投资还要求巨美宣布每股1.5美元的特别股息,并向投资者返还2.25亿美元,以弥补其损失。

对此,陈欧立即作出回应,主要包括两点:一方面,陈欧已经承认完成了对深圳街电科技的收购。在投资电视剧方面,这主要是为了在终端客户和流量方面获得更多的资源。

另一方面,关于现金分红,管理层是聚美的第一大股东,管理层选择分红对管理层有利。然而,这样做将被视为最自私的行为。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管理层选择让公司持有现金。

事实上,巨美溢价存在很大问题:首先,随着巨美股价的大幅下跌,陈欧的净资产大幅缩水。2016年的《胡润报告》显示,陈欧的财富为20亿元,而两年前为120亿元。其次,管理层意见不一,陈欧不得不面对一起创业的兄弟们的离去。从联合创始人刘辉、联合首席财务官高萌、郑到前不久的戴雨森。那么,聚美优产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由盛转衰的启示呢?

启示一:做自营模式还是要引入第三方商家?

聚美优产品一直面临着卖假货的困扰。2013年3月,聚美优举行“三周年”庆典,短短3天,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元,让人感到羡慕,但却被天涯发布的一则报道卷入了造假风波。2014年7月,第三方商家彭懿恒业因销售假冒服装和手表被爆。结果,聚美优在网站上公开道歉,却难以阻止股价暴跌。

事实上,聚美上市后一度被外界质疑卖假货,随后仅2015年就损失了60%的市值。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聚美优产品占B2C线上零售市场的22.1%

,到2016年只有0.7%,股价一度下滑。在评级机构将其股票降至D级“卖出”级别后,股价跌破10美元。



此外,聚美优品快速失去市场份额的另一因素是:化妆品电商的蛋糕已被人盯上,激烈的竞争由此产生。天猫、京东持续在化妆品领域发力,网易考拉、贝贝网等新晋抢食分羹,前后夹击之下,聚美优品的处境更加艰难。


对此,笔者认为,假货泛滥、竞争激烈是电商们的必经之劫难。虽然像阿里、京东每年都耗费大量精力来打假,但只要不是自营模式,打假问题始终治标不治本。同时,如果陈欧稳扎稳打,从一开始就坚持走平台自营模式,保证化妆商品无假货,再加上掌门人陈欧为聚美的倾情代言,聚美把自己打造成国内第一的化妆品电商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启示二: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未必能活更好


鉴于化妆品电商市场竞争激烈,空间被严重挤压,陈欧想出了转型的应对之策。去年,陈欧宣布切入领域,推出“REEMAKES睿质”空气净化器,但官网上的销量却极为惨淡。2016年1月,陈欧宣布进军影视文化业,计划打造“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济公司”。然而,“开山之作”电视剧《温暖的弦》,最新消息是尚未正式开拍,还在选角阶段,离开发行和赢利阶段还距离甚远。


除了投资空气净化器和拍电视剧外,2017年5月,陈欧又盯上了“共享经济”,3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街电科技。到了8月底,聚美优品又宣布已经完成了对深圳街电科技的收购,其全资子公司River International Holding将持有街电科技的股份。但王思聪和俞洪敏都觉得共享充电宝风险系数太大,很可能会损失惨重。但陈欧却坚持对共享充电宝市场有信心。


对此,笔者认为,聚美优品转型是没错的,但在选择转型方向上却欠考虑。做空气净化器,此乃小众化市场商品,而进军文化业是一个投入巨大,收效缓慢的产业,难以在短期内给股东们真实业绩的提升。而投资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本身就存在着场景需求不多、充电宝归还网点少等一系列问题。将聚美的生死成败系于共享充电宝,让人惊出冷汗。



启示三:不懂资本运作,就不要乱弹琴


之前聚美优品登录纽交所,市场能给出较高估值,是因为投资者对聚美优品前景充满信心。资本市场,向来是一个讲预期和题材的场所,如果没有炫目增长的业绩,良好的预期就不存在了。于是聚美优品的股价开始进入了漫漫长跌的通道之中。


2016年2月,陈欧递交私有化申请,而7美元的价格尚不足当初22美元IPO价格的三分之一,而且提出私有化之后导致的一系列错误致使公司股票大跌45.2%,这自然会引起中小股东强烈不满。投资过滴滴的知名VC投资人朱啸虎在朋友圈斥责其“陈七块”,认为这件“巨没有品”的事将严重影响未来中概股赴美上市。


对此,笔者认为,进退资本市场非儿戏,一会儿抢着要上市,一会儿要推私有化进程。聚美在上市前后要三思,因为上市后所有公司的优劣信息都会在聚光灯下展示给投资者。而一旦上市之后搞私有化退市也要谨慎,因为股价打折,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损失。就当前而言,聚美优品在艰难的转型期中,应保业绩稳定才是上策,而不是贸然推出私有化进程。


聚美已处在前途未卜的路口。如果陈欧坚持只做化妆品电商,并且做到货真价实,再加上陈欧的网红魅力,聚美优品也会做得不错。就算选择转型,如果投资的标的具有潜力,陈欧也能摆脱困局。再如果,陈欧在稳住资本市场股价的同时,能够让投资者相信聚美良好前景,而不是擅自搞私有化,聚美的股价必不至于全线崩溃。陈欧和聚美带来的启示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本文由平说财经(微信ID:bzzcaijing)供稿,观点犀利、时效性强,财经爱好者喜爱的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