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是时代发展的关键。解决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特别是有限资源和无限需求的矛盾,关键在于创新。什么是创新?创新是创造或改进事物,促进社会向上发展的手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创新的最终焦点是引领我们前进。
我们有创新的能力吗?没错。在四大发明中,秦、汉、唐、宋文明的辉煌是历史,但我们的现代也同样辉煌。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说:“我们现在能建设什么?能做桌子、椅子、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能磨成面粉,能造纸,但造不出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制造飞机和大炮,汽车和轮船,甚至航空母舰。我们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本身就是各种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权威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乃尔大学和INSEAD联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14年中国在全国创新指数排名中排名第29位,领先于意大利、葡萄牙等欧洲发达国家。以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例,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中兴和华为已经是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三的公司,进入了全球前三的行列。中国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正在迅速缩短。我们有全球领先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快速支付方式,我们有全球领先的高铁技术,我们还有嫦娥登月、宇敏氢弹!我们有创新的能力!
我们还需要创新吗?需要!我们错过了蒸汽机革命,它给现代中国带来了一个世纪的耻辱。历史不能忘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产品,比如MP3,电脑,空调,著名的智能手机,都是国外第一,所以我们有!我们为全世界生产iPhone,但只赚手机价格的零头。我们的同胞还在日本漂洋过海买马桶座圈。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期待诺贝尔奖。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制约我国创新的三大问题是创新成果支撑薄弱、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高端创新人才缺乏。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已发布《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投入第二大国。但R&D投资效率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上。2013年,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表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而发达国家的转化率超过40%。《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中国得分68.4,美国和日本都接近100。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而国际创新型国家的贡献率高达70%,美国、德国甚至高达80%。创新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还需努力!
我们需要做什么?归根结底,创新就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和发展需要我们卷起袖子,努力工作。我们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再创新,实践再实践。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继续前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