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双恒信息科技创业园

最近一则重磅消息传出,大武汉观察做了详细的数据搜索整理工作,整理出了这篇文章。

17亿!武昌船舶工业集团张之洞路地块仓储!军舰的搬迁迎来了一个重大节点。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政府收储子公司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告如下:

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2号。两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总面积227,955.58平方米,简称“张之洞路地块”)由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以下简称“本次土地收储”)收储,土地收储补偿费为170,620.2万元。

武川重工收购并储备的两块土地,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2号,总用地面积227,955.58平方米。其中,证号为《国有土地使用证》的为武昌郭勇[2014]018号,公证土地面积17914.44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平方米。其中证号为《国有土地使用证》的为武昌郭勇[2014]019号,发证土地面积为210,041.14平方米。上述地块转让不存在抵押、质押等任何限制,不涉及诉讼、仲裁、查封、冻结等司法措施,不存在所有权转移障碍。

本次收储前,两块地属于武川重工造船线旧厂区,主要用于武川重工各类船舶的生产经营。除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要求的地上建(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外,武川重工应于2021年10月31日前腾退或搬迁两地红线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品,并拆除所有建(构)筑物,平整所有场地,复垦后的土地交由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整体验收并实际占有。

基于产品产能升级和结构调整优化的考虑,武川重工自2013年起在武汉市新洲区双流街道新建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双流基地”)。双流基地定位为武川重工新总部中心,规划建设用地4110亩,深水岸线3800米。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双流基地于2013年开工建设,分四期建设,其中三期已建成投产。预计双流基地所有造船线将于2020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产。

本次土地收储不会导致武川重工业务发生任何变化。拟收储土地属于武川重工老厂区。双流基地一个一个建成以来,武川重工老厂区的产能和生产线逐步搬迁。截至目前,武川重工大部分产能已搬迁至双流基地,部分生产线因安排平产交付,尚未完全搬迁至双流基地。其生产制造不会受到本次土地收储的影响,仍将正常进行,不会停工。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同意本次征地收储后,安排武川重工相关场地继续免费使用至2021年10月31日。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消息证明了军船搬家的事实。

2019年11月,武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拜访武汉市副市长许,就全面推进武川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沟通交流。

期间,武川集团

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埥介绍公司发展现状、双柳基地建设情况、总部搬迁进度及未来发展思路,并就总部搬迁过程中职工普遍关切的社保安置等重点事项进行了重点介绍。


陈埥表示,自搬迁计划实施以来,武船积极同市政府、新洲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多轮协商沟通,并多次就相关事宜向市政府进行书面专题汇报,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倾心帮助,逐步消除了武船职工疑惑和顾虑。未来,武船将一如既往地把坚决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摆在搬迁工作首位,全力推进搬迁进度,建设新基地,促进新发展。


武汉市副市长徐洪兰指出,武船是在汉重点军工央企,武汉市政府非常关心、高度重视武船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积极协调武船在搬迁过程中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保归属地转移等事宜,武汉市政府一定会坚定不移、全力支持,坚决保障武船职工利益不受搬迁影响。


徐洪兰要求,武昌、新洲区委区政府全力服务好武船总部搬迁工作,有政策按政策办,没政策按依据办,没依据凭党的精神办,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政府永远和武船领导班子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职工做好服务工作。




武船在武昌有着80多年历史,在科技创新、税收等方面为武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搬迁完成之后,该区域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


据大武汉观察了解,目前的发展规划如下:
一是对原生产厂区搬迁后留下的老厂房要统一规划,预留部分原船厂空间建立船舶工业遗址基地,打造工业遗产改造示范区,更好地展示武船的办厂、建厂和发展历史;


二是集团总部区仍然留在武昌,承担集团公司研发、创新、培训和营销等功能;




更多武汉资讯,关注大武汉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