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越来越疯狂。我们需要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用新的思维方式指导和规划我们的生活。商业模式思维是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的最佳系统思维方式。其实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只有一个人参与的企业。个人商业模式描述了你应该如何调动你所有的才能,实现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完美结合。
第一章 商业模式思维: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
,用最简单的经济学来解释,因为商业模式指的是一个组织在财务上维持自给自足的方式。无法改变整个环境,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改变商业模式(有时甚至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模式正在随时随地改变工作环境、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为了继续生产,企业必须不断评估和改变其商业模式。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也必须改变自己。你必须了解自己的商业模式,然后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阅读本书会为你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因为尽管很多工作者都会定义和开发企业的商业实践方案,但很少有人定义和开发企业的商业模式;至于那些能在个人职业发展中采用商业模式思维的人就更加凤毛麟角了。第二章 商业模式画布
顾名思义,商业模式是组织在财务上保持自给自足的方式,简而言之,是企业维持生存的方式。为了理解现有的商业模式,你可以问自己这两个问题。1.谁是我们的客户?2.客户需要我们完成哪些工作?商业模式思维的一个重要之处在于,它能帮助你认识和描述“客户”和“工作内容”这两个关键要素。更准确地说,它能让你认识到怎样才能帮助客户完成其需要的任务。在此基础上,你才会发现工作中多赚钱和获得满足感的方式。的每个组织都有一个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九大组成模块:客户群体、价值服务、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成本结构客户群体
客户群体是组织结构生存的基础。没有付费客户,任何组织都无法长久生存。价值服务可以看作是组织为客户群体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利益。提供高质量价值服务的能力是客户选择组织结构的重要原因。价值服务有六种类型:便利、价格、设计、品牌或市场定位、消除成本和降低风险。沟通渠道可以发挥五个作用:创造服务或产品的市场意识,帮助潜在客户评估产品或服务,促进客户采购,向客户交付价值,确保售后满意度
客户关系
组织必须明确定义客户关注的关系类型,无论是个性化、自动化还是自助服务。是单一交易还是订阅服务?组织还应明确客户关系的基本目标,无论是吸引新客户、维护现有客户还是从现有客户群体中挖掘更多收入。客户关系也有新趋势,值得考虑。如今,许多公司开始强调与客户一起创造产品或服务收入来源。
组织必须:找出客户愿意为哪些价值服务付费;接受客户喜欢的付款方式。收入来源可分为两类:一次性收费;产品、服务、售后维护或支出的持续收费。核心资源
核心资源包括以下四类:人力资源、实物资产、知识资产和金融资产关键业务
关键业务是指一个组织为了维持其商业模式运行而必须实施的活动,通常包括三类:制造、销售和支持重要
合作- 重要合作指的是保证商业模式有效运行的人际关系
成本结构
- 获得核心资源,实施关键业务,展开重要合作,这些都会让组织机构产生成本。
把上述九个模块综合起来就是我们要说明的实用工具——商业模式画布。

第三章 个人版商业模式画布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个人定制化商业模式。在绘制个人商业模式时,我们有必要换一种角度来说明画布中的九大基本模块:
重要合作:谁可以帮助我
关键业务:我要做什么
核心资源:我是谁,我拥有什么
价值服务:我怎么帮助他人
客户关系:怎样和对方打交道
渠道通路:怎样宣传自己和交付服务
客户群体:我能帮助谁
成本结构:我要付出什么
收入来源:我能得到什么
在草拟第一份个人商业模式时,你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职业框架内展开设计蓝图。为你的职业活动做一份清晰准确的描绘很有帮助,它能为你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解决后期出现的各种职业“软肋”,如缺乏成就感,压力过大,无人赏识,过度忙碌,缺少社会贡献等。
核心资源
- 你的个人核心资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是谁”,具体来说包括你的兴趣、技能和个性;二是“我拥有什么”,具体来说包括你的知识、经验、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或资产。
- 你的兴趣是指那些能让你感到兴奋的事物,这一点或许是你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兴趣是催生职业满足感的动力。
- 你可以试着描述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比如说情商高、勤奋刻苦、性格开朗等。
关键业务
- 关键业务即我要做什么,取决于你的核心资源,也就是说,“我是谁”必然影响着“我要做什么”。
- 在描述这个模块时,你可以想想日常工作中经常做的事情。
- 实现从关注技能到关注价值的转变是非常艰难的过程,这也正是个人商业模式的价值所在,因为它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画布分析阶段。这个模式让我明白,我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付出热情的兴趣点,一个可以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兴趣点。
客户群体
- 作为个体,你的客户或客户群包括企业内部依靠你的帮助来完成任务的人。谁依赖你的工作?谁会从你的工作中获益?这些人虽然并不给你发工资,但你的工作表现以及能否继续工作下去的原因恰恰取决于为同事服务的质量。
- 最后想想你的工作会给哪些更大的群体带来好处,这些群体可能是几个社区或几座城市,也可能是通过共同的商业、职业或社会纽带联系在一起的人群。
价值服务
- 价值服务即我该怎样帮助他人完成任务,这个模块是思考个人职业时最重要的概念。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客户请我完成什么工作?完成这些工作会给客户带来什么好处?”可以说,理解关键业务如何为客户带来价值服务非常重要,是描述个人商业模式的基础。
渠道通路
- 渠道通路即商业术语中的“营销过程”:
- 潜在客户怎样才能知道你能帮助他们?
- 潜在客户怎样才能决定是否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
- 潜在客户怎样实现购买?
- 你怎样交付客户购买的产品或服务?
- 你怎样保证满意的售后?
- 谈到沟渠道通路对个人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①只有确定价值服务才能选择价值服务;②只有宣传价值服务才能销售价值服务;③只有销售价值服务才能赢得回报。
客户关系
- 你和客户群体是怎样打交道的?
- 你喜欢面对面的直接沟通还是邮件书信之类的间接联系?你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式一锤子买卖还是持续性服务?你关注的目标是扩大客户数量还是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
重要合作
- 重要合作是指那些支持你的工作,帮助你顺利完成任务的人。他们能为你提供行为动机、良好建议和成长机会,能为你提供完成某些任务所需要的其他资源。
收入来源
- 写下你的收入来源,如工作、合同费或专业服务费、健康保险、养老金等。以后还可以加入一些软收益,如满足感、成就感和社会责任等。
成本结构
- 成本结构指的是你在工作中的付出,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此外,还包括压力感或失落感等软成本。
第四章 我是谁
- 事实证明,孩提时代喜欢做的事情可以一直影响到我们的成年。
- 按照他人的期望塑造自己带来的问题是,我们会把他人的期望变成自己的目标,希望获得群体认同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它能轻易压倒我们的真实想法。
-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隐藏着一个渴望,一个随着年华老去逐渐变成悲伤的渴望。我们每个人的渴望都与众不同,因为它正是长久以来我们希望把自己塑造成的模样。只有当我们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时,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意义和价值。——乔治.金德
- 准备10张白纸,顶端写上“我是谁”三个字,在每张纸上写下你的答案。写完后,从头浏览一遍,然后对你的答案做出扩充说明,写下:①你为什么这么回答;②这个回答哪里让你心动。完成后,把这些回答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序,那个角色对你来说最重要就放在第一页,依次类推。最后按顺心阅读一下这些回答。特别要注意你是怎样描述这些角色的令人心动之处的,看看在这些回答上有没有共同点。如果有,在另外一张纸上写下那些共同点。对,就是这么简单。只要发现了让你感到激动、有意义和有帮助的生活角色,你就有机会实现自己梦想中的工作、职业和使命了。
- 按照顺序确认你在生活中关注的各种角色后,现在你可以为每个角色绘制一张单独画布了。
生命线探索
- 大多数职业咨询顾问都认为,工作满足感源自于三个方面:兴趣、技能和个性。兴趣即让你感到兴奋的事情,技能即天生或习得的能力,你能轻松做好的事情,个性即你喜欢的工作方式以及和人打交道的方式。生命线探索工具可以帮助你定义和审视这三个方面。
- 第一步:描绘生命线高低潮
- 第二步:对事件进行说明
- 第三步:确定兴趣。兴趣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源,它决定着你的与众不同之处。
- 第四步:描述技能
- 第五步:“十大”和“五爱”。即十大常做活动和五大喜爱活动。
- 第六步:明确能力和期望
个性与环境
- 职业兴趣即人的个性的体现。换句话说,职业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环境而非一种毫无关联的工作职能与技能。此外,它还表明职业满足感取决于工作者的个性和工作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
定义工作,解读自我
- 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自己是否进入了职业迷茫期,帮助我们进行深入的自我反省,这个方法就是思考工作在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这种地位是否和你心中对工作的看法吻合。
- 工作是谋生手段,它意味着为了收入而工作,不涉及多少个人因素或满足感。
- 工作是发展方向。将工作视为职业,这种观点的前提是工作者的动力源自于对成功、成就和身份地位的渴望。
- 工作是使命召唤。这种工作强调的是“个人的业务、责任或命运”。
- 工作是自我实现。它一方面体现了工作高度强调兴趣驱动的特征,另一方面淡化了咄咄逼人的“天命”特征。视工作为自我实现的人相对来说工作生活更平衡,他们可以在工作中实现更多的人生意义,同时也不会牺牲家庭欢乐或其他兴趣。
第五章 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 我们可以将目标视为最高方针,其作用是自上而下地个人商业模式加以引导。因此,你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 保持敏锐的方向感但不要执着于某个具体的目的地。你要做的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收集新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
第六章 准备好调整自己
- 人们应当学习如何在安静的生活中做出轰轰烈烈的奋斗。
- 重构事实可以改变现实。你的认知只代表事实的一种可能性,并非整个事实。
- 这些感受是我们虚构的,根据各种零碎细节搭建而成。我们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虚构出整个情节,然后便对它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当这一切都形成之后,我们会心安理得地认为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丝毫意识不到这种思维模式本身就是错误的,它是根据我们对事实的理解而非事实本身建立起来的。
- 我们的大脑虚构的框架解释并限制着我们认为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发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困境和每一个死胡同,其实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框架或角度下无法解决。只要我们打破这个框架或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些难题便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机遇。
- 对于那些无法令人满意的思维方式即个人对现实的感知,拉奥建议采用另外一种练习方式加以改善。你需要做的是构建一个新现实,一个既能说明当前状况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现实。拉奥强调要做到以下两点:1、新的现实必须比当前感受的现实情况更好;2、新的现实必须易于接受。一旦在大脑里建立了新的、可接受的、更好的现实,你应当抛弃原有的令人苦恼的看法,转而生活在全新的思维模式中,仿佛它就是真实状态一般。
第七章 重新设计个人版商业模式
五步操作法,指导你完成新的画布:
- 按照对自己最新的了解设计个人商业模式
- 指出你的软肋
- 询问诊断性问题
- 修改模块并评估效果
- 重设商业模式
先想象一下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后反思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将其实现。反向推理是先构思理想未来,然后反思当下,看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做哪些工作。
反向推理的步骤:
- 设想并描绘理想的个人商业模式;
- 绘制当前职业的商业模式画布;
- 分析当前模式与理想模式之间的差距;
- 逐个模块进行分析,确定消除上述差距所需的行动;
- 执行行动
第八章 在市场中测试你的商业模式
- 职业生涯中的所有重大事件都是从你身边的熟人开始的。你不用费神搜索网络,你的重大职业转机并非源自于什么神秘技术或新信息,而是源自于你认识的人。因此,你要做的就是走出去广交朋友。
- 大多数职业工作者对其职业范围内的挑战、机遇和变动都怀有宠物理论的心理,一旦有机会就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看法。因此,你只需要抛出一个诱饵,表现出愿意洗耳恭听高见的态度,肯定会轻松获得对方多年辛苦付出才换来的丰富经验。
- 致胜之道在于坚持,来自美国销售代表协会的研究数据表明:和对方初次接触可实现2%的销售,和对方第2次接触可实现3%的销售,......,和对方第5次接触到第12次接触可实现80%的销售。由此可见贵在坚持,千万不要因为第2次、第3次或第4次的努力得不到回报而轻易放弃。
- 当客户愿意聘用你,或是当你找到中意的客户时,你的个人商业模式便得到了验证。接下来你要进入的是执行阶段,让你的全新商业模式顺利起飞。这是一段漫长的过程。对于书中提到的练习,无论你是浅尝辄止还是认真完成,我们希望你能继续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至少,我们希望你能采用模块化分析而不是规划工作生活的方式来确定那些可发挥长期引导作用的核心操作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