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利拯救。”
有网友曝光了一家国有银行的存折,其外壳印有“本外币一本通存款”字样,是银行以存折形式开立的定期存款储蓄账户。
最近在某社交网站上出现了“存折风”,很多年轻人炫耀各银行的红绿绿存折,让这个没有存在感的账户品种再次成为热门。
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年轻人聚在一起办存折的目的是为了强迫储蓄。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位网友在帖子里说:“我给自己留了额外的流动资金,所以不会轻易拿这个存折。有多少利息不重要,只是不要乱花。”
从超前消费到强制储蓄
在这类帖子中,很多年轻人分享了自己的储蓄经验,说“测试一下就好用”。
有网友发帖称自己是应届毕业生,自控能力差。他一直想在手机“存”的时候花钱。他平时真的存不了钱,直到在网站上看到存折存钱的方式,坚持了近一年。“每个月存款真的很有成就感。”她提到。
“我选择零存零取,每月存1000元,存了一年。利率约为1.35%。柜员姐姐说这个不方便。我说我就是想麻烦,不想拿出来。”另一位网友有黄色存折。她补充道:“这种颜色很幸运。”
在这个话题上,年轻人很有“表现力”。比如上面的帖子一般有几十万条消息。
有网友急着想知道怎么处理。也有网友交流了自己的经历。“我一年才跑了2万,利息1800元。我得连续存5年。”或者分享其他“曲线救国”的方式。“你可以在手机银行定期购买。”有网友说,开存折是为了追求仪式感。
这种“非主流”的存款方式自然会引发“是非”的讨论。
有网友说:“我觉得年轻人想要钱生钱是对的,但是如果不够专业或者精力不够,用存折也不错。至少他们有存钱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color: #A3A3A3;">也有网友提出反对,“这种存款方式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必须学会让钱生钱。”在他看来,年轻人在投资理财上有适当激进的资本,不需要这么保守。存折爱好者中,有部分曾经的基民,在基金投资亏损后,方知定存的“香”。
“不懂理财的人贸然买基金、股票会亏,我去年底跟风买基金,大部分都亏了,才发现储蓄是个很好的习惯,不用听那些说老土的。”一位年轻人表示。
强制储蓄有很多方式
“确实遇到过年轻人来柜台办存折,我当时觉得很奇怪,还问客户,为什么不办一张储蓄卡,办存折以后存取钱会比较麻烦,她回答我说,就是为了麻烦一些,这样才能存下钱来。年轻人总能有千奇百怪的想法。”银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对快报记者说。
强制储蓄是投资理财的基石,但强制储蓄有多种方式,不一定非要办存折。
“比如封闭型理财产品,风险较低,多数情况下能做到保本保收益的,利率也比定存高,像我行最新一期发行的产品多在3.6%到4%之间。但是起购门槛会稍微高一些,普遍是1万元。”一位理财经理表示。
如果风险偏好没有特别低,有适当提高收益意愿的,也可以买有封闭期的或者定期开放的基金。基金的起购门槛更为友好,100元起。购买频次上,比起一次性买入,更推荐定投,也很适合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每个月拿出部分工资。锁定资金,一方面是强制储蓄,另一方面也培养长期投资的习惯。
“另外市面上不少储蓄型保险也有强制储蓄的作用,既提供保障又有收益。简单地来说,有病治病无病返钱,保障到期后连本带利收回。”一位理财经理表示。
记者 王潇潇
编辑 肖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