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合作伙伴选择原则 创业企业被兼并收购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方式

去年以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在美股备受追捧,也受到投资者的热烈欢迎。年初,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FF)被“起死回生”的消息,将这种“借壳空壳”的上市模式带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与买壳上市不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打造自己的壳,即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集资成立一家“空壳公司”,只有现金,没有产业和资产。它唯一的任务是通过IPO筹集资金,收购和合并一些希望上市的高增长公司。目标公司会自动成为上市公司,达到快速融资的目的。

听起来这意味着巨大的想象力。然而,Edge咨询集团分析师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中长期投资者失望——大多数SPAC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投资SPAC公司的最佳时间窗口就是IPO之后,并购之前。

通过对2015年至2020年底完成收购的115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公司的研究,团队发现,大多数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公司在找到要收购的目标公司后都会出现亏损,而且在收购后的12个月内亏损速度会加快。这意味着投资组合持有此类公司的时间越长,其收益表现通常会越差。

彭博汇编的数据还显示,就2021年上市的120多家SPAC公司而言,其平均表现逊于传统IPO。

上述研究团队的分析师亚历克斯科尔达说:

令我们惊讶的是,(上市融资对这些公司的)助推作用如此短暂,回报和业绩下滑如此之快。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投资者应进行合理调整,关注最佳投资时机。

对于这个“最佳时点”,Korda列出了两种可行性:

1.科尔达认为,SPAC公司IPO之后,确定并购目标之前是投资的最佳时间窗口。可以承担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

然而,与基于收购声明进行交易相比,这些投资更有可能获得回报,,的代价是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有限的尽职调查机会。

2.如果你想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确定目标公司后投资,从而获得更大的确定性,那么最好的时机就是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合并后的前几个月。之后,投资回报率通常会下降,直到合并一年后,公司已经正常化,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与否对其影响不大。

Korda表示,对于这类投资者来说,重要的是抓住合并后的短时间,平衡尽职调查和更好的回报。

之前的文章《连贾跃亭都能“复活”,一文读懂美股最火的名词:SPAC》,写的是010年到1010年的华尔街。事实上,早在2019年,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就已经出现在美国股市。2020年,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爆发式增长,大有取代传统IPO的势头。

去年,共有229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公司在美国股市上市,融资总额达760亿美元,占去年美国IPO总规模的59%。2021年前三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新IPO 56家,募资总额160亿美元,传统IPO仅有9家,募资总额40亿美元。

据高盛估计,仍有265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公司在寻找收购目标,它们的首次公开募股共筹集了820亿美元。按照24个月的期限,他们需要在2021年或2022年完成对另一家公司的收购。去年,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股本与目标M&A企业的价值之比为1: 5。如果保持这一比例,这些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公司未来收购的企业总价值将超过4100亿美元,相当于过去两年美国M&A交易量的12%。

高盛认为,散户投资者对非传统业务的兴趣可能是推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繁荣的动力。一些高增长潜力的新赛道正在出现,一些中小企业受规模限制,不存在公开交易的可能。公众的投资热情促使这些中小企业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快车道上上市,在二级市场获得融资。

同时,目前的低利率环境也促成了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繁荣。接近零的利率使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成为投资者的低机会成本。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发起人在寻找收购公司时,可以从最初的投资中获得最低的收益。如果他们不喜欢潜在的收购公司,他们可以选择赎回其股票(带应计利息)。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