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董明珠创新的故事,董明珠的创业故事ppt

阅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就可以每天获取本头条号发布的职场及管理知识!CEO管理内参,坚持无干货,不分享!

广东珠海: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

自1994年底董明珠出任运营部负责人以来,以他为首的格力电器从1995年到2005年,连续11年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

1994年,格力电器在传统制造业的销售额只有1亿元。经过不断的发展,在2004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格力实现了从130亿到1400亿的营业额,最后是以中国品牌格力电器的身份进入了世界500强,排名第385位。

2017年6月27日,格力电器(000651。SZ)再次创出收盘价41.43元的新纪录。同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致辞中表示,格力空调现今已占据世界30%的市场份额。

一、谈管理,对自己“狠一点”

在管理上,董明珠的“狠”文化是很出名的。

杨澜采访了董明珠,董明珠提到“无论企业是国有还是民营,这个企业都是社会化的。企业走得越高,管理层就越要放弃一些东西,不放弃就无法带出良好的企业文化。"

“现在,我可以介绍亲戚来格力工作,或者用熟人做上游配套。企业里没有人会说我什么,但这种行为会给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隐患,可能会导致产品乃至整个企业不被社会认可。我一直管理我的管理团队,遵守规则和秩序。”

当杨澜问:“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谁拿着这把钥匙?谁来约束头?”董明珠说:

首先不能让自己犯错误;

其次,在决策前期做很多调查,领导人要让部下敢于说话。

关于“你不能犯错”这一点,有媒体评论说,董明珠似乎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让他的下属对领导有天然的崇拜、敬畏和追随;

更重要的是,她没有道德缺陷,过着格力那样的制度生活。

董明珠确实有一个她经常提到的“照顾好自己”的例子:

“当时格力还有销售的淡季和旺季,在旺季催货。一个经销商找到我弟弟,让我弟弟帮忙拿货,给他提成。哥哥高兴得给我打电话,说要来取货。我说你不是毒贩。你是来取什么货的?他说很好。有佣金。我一听到就告诉你不要来。挂断电话。

“然后我马上打电话给经销商,问他是不是想通过我哥要货。他答应了。他也很高兴,因为他觉得有联系,但我给他说了一句话,说现在我会通知你,格力已经停止供应你的货物。”

“他觉得不可理解,因为你在格力工厂没有任何损失,如果你通过你哥哥拿到货,你哥哥也能得到好处,这对公私都有好处。你为什么不做呢?他想了想,就跑到我哥跟前说,你妹妹是你亲妹妹吗?

“我哥也不懂。他说,如果你有这个权力,不让你违法,你可以为我们家做点什么,给我们一点发财的机会。为什么不把它给我们?我告诉了我哥哥一个人拥有权力的时候,这个权力不是为自己和家人服务的。

“半个月后,经销商给我写了一封保证书,说他再也不会找我哥哥了。格力那年和他一起做了七次

千多万,如果按照那个百分之二比例提成,我哥哥当年就可以拿到一百几十万。


“但要知道,我哥哥这样发财了,所有的商家将如何看格力电器?他们以后还用心去做市场吗?他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天天找格力电器勾兑关系。”


二、关注企业内部文化

去年,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她随后宣布格力员工每人每月涨薪1000元。


被问及是否是赌气,董明珠明确回答:“如果赌气,我的利润就会下滑;我加工资,利润并没有受到影响。”并坦言自己这样做的真实原因:“一定要让格力的人走出去时,觉得我是格力人,有种自豪感。


董明珠认为,格力的很多工作人员是逐利而行的,所以,作为企业,要制定很好的制度,让那些有志向在这个平台上好好发展的人拥有机会。


反过来,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不是要看企业给你多少钱,要看这个企业的文化是不是让你有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格力曾经为一个试用期的员工花费几十万的医药费而不是解雇。


对一毕业就进入格力的大学生,董明珠说,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最好的事业平台。格力永远是能者上庸者下,绝不论资排辈。


董明珠还说过,在管理上,格力从不搞末位淘汰制。她认为这不合理,一个人只要尽心尽力地做事,就对企业有价值。


她虽然坚持原则,但不会推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格力也从不裁员,从2011年的9万多员工到现在的7万多,原因是每年的返乡高峰自然流失。


她说,格力不会再补充人员,而是通过内部效率提升来推动业绩发展,在人员管理上,格力绝不会用裁员的方法转移外部经济变化带来的压力。


1995年,公司让董明珠做部长,她想到,部长是得罪人的差事,收入还没有她做销售多,每个人都有一点点私心嘛,当时不情愿。“但反过来想,要是企业没有了,我还能做销售吗?所以决心回来。


此外,我觉得,一个人的财富再多,如果不能让更多的人在你创造财富的时候,得到共享,那这个财富创造得没有价值。


“当了部长,我发现当时我们的企业比内地的国企还要严峻:没有规章制度、没有行为标准,企业内部还有腐败。我猜想不是有权才腐败,有交易的地方就可能有腐败。”


“有一位领导,可能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他从广西带来的关系员工认为自己有后台,可以为所欲为,渐渐地在无形中形成了‘这个人不能得罪’、‘那个人不能得罪’的氛围,所有人办事都察言观色,这样的企业还会有希望吗?”


“不仅如此,那时的格力,招聘有水分;在旺季,到了搬运工的环节也会有腐败。


层层腐败是无法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的。


为了立制度,我当时用了一个很笨的办法,要求把每个岗位的标准挂在墙上,大家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参照自己的标准检讨自己的行为。”


“有一个例子,我当时规定早晨不能迟到、上班时间不能吃东西。我的办公室是透明玻璃的,可以看到他们,解决了迟到的问题。但对于不吃东西的事情,大家都觉得我可能是说说而已,有一天他们正在吃的时候被我看见了,这时候下班铃声刚好响起,我说你们的嘴在吃东西的时候没有响铃,所以一人罚款50元。


那时的后勤人员最高的工资也就800块(1995年),50块钱对他们来讲蛮心痛的,个个都求饶。我说不行,必须罚,那个发吃的的人罚100。”


“这件事之后大家一下子就改变了,到现在为止都绝对不会带吃的到公司来。这是件小事,但细节决定成败。”


“另一个例子发生在那个从广西来的关系户身上,他开票的时候想给谁开就给谁开。我清理他的账目,发现了重大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立了个规矩:开票的人没有权力决定给谁发货,收到财务发货给谁的通知才能开单。


这个制度无形之中把他约束了,做不了假,也不可能搞关系。”


“不瞒大家说,我有意、无意地觉得,对领导干部带来的员工应该比别人的要求要高一倍。


那个时候董明珠还立了一个规矩“款到发货”,这也是从1995年至今,格力一直贯彻的。


“一次,一家经销商没有付款他给发了货,另外一家有钱到账却没有发货。不管他如何解释,我都认为不成立,错了就是失职,如果是有意发货就更严重,罚了他100块钱(他当时的工资是800块)。不知道他背后有多少交易,100块钱对他可能不重要,但面子很重要。


格力内部出现的问题都会在全公司通报。这个通报在全公司引起了热议,大家觉得董明珠好厉害,老总带来的人她也敢敲打。通报之后,我降了他一级工资,意味着他一直都要比别人每月少挣八、九十块,他着急了。”


“当时有人告诉我,人员的工作要慢慢来,要注意一点,怕以后对你自己不利。我想我不是做人的事情,我是做企业的制度建设问题,凭什么要慢慢来?当时我就预见到老板要找我。


不出所料,第二天一早就叫我过去了。我跟老总讲,我没有跟你对着干,我做这件事情是维护企业的利益、也维护你的利益。


“和老板过不去的,是那个关系户,其他员工私下议论纷纷、对这个企业一旦没有信心,内部人员不能大胆做事,还如何能谈发展、谈生存?”


三、想持续发展,更需在制度上做文章

董明珠还表示,从1991年的1亿做到2014年的1400亿,数字的确变了,更重要的是体制发生了变化。


数字可以在一瞬间做得很漂亮,但往往不可持续。如果要想持续发展,一定要在制度上做文章。


1995年,格力陷入当时最大的困境,整个营销队伍集体离开了,他们觉得待遇太差,提成只有千分之八,但隔壁的空调厂是5%。


对此,格力电器做了一个很大的文章——制度建设。


不是针对提成,而是针对企业内部和企业文化。


作为一名女性管理者,董明珠爱憎分明、不留情面的真性情,是其管理风格的体现;不必为了迎合员工而隐忍不发,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是董明珠的管理之道。


老板们碎片化时间学习好帮手


借此机会给大家推荐一款CEO成长课程《CEO周课》;将各商学院EMBA课程内容进行了提炼,整理成100节精品音频课。课程包含企业管理、创业指导、人才管理、财务管理、股权分配、项目投融资、资本运营、战略及运营管理、企业并购重组、上市指导、互联网运营创新等丰富内容。


您只需要每天15-20分钟的时间来收听就可以搞定了。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 链接即可,开启您企业发展进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