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燃烧物必备的三个条件,创业的必备条件及原因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该片历年所占分值:3分,5分,5分

第一章 燃烧

该章历年所占分值:2分,5分,3分

分为三节:

第一节燃烧条件

第二节燃烧类型和特性

第三节燃烧产物

第一节 燃烧条件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有三个必要条件:

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发生燃烧时,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完全讨论过,大多数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第二节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一、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


第二章 火灾


该章历年所占分值:0分,3分,0分


分为4节: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第二节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第四节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


(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消防部门将火灾相应地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第二节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了解即可)


一、电气


我国发生的电气火灾数量一直居高不下,每年都在10万起以上,占全年火灾总数的30%左右


二、吸烟


三、生活用火不慎


四、生产作业不慎


五、玩火


六、放火


七、雷击


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


(一)热传导


(二)热对流


(三)热辐射


热辐射在传递能量时不需要互相接触即可进行,所以它是一种非接触传递能量的方式


火灾的蔓延机理: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第四节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冷却灭火


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地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使火焰熄灭、火势得到控制、火灾终止


二、隔离灭火


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


三、窒息灭火


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四、化学抑制灭火


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


第三章 爆炸


该章历年所占分值:0分,1分,1分


分为3节:


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爆炸极限


第三节 爆炸危险源


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爆炸的分类:


可燃粉尘爆炸:


第二节 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亦称着火极限。


常见物质的爆炸极限:


H2-空气:475%


C2H2-空气:2.5 82%


NH3-空气:1528%


CO-空气:12.5% 74%


爆炸极限的特点:


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越宽,则爆炸危险性越大。


爆炸下限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爆炸上限越高,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火源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


初始压力增大,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宽(干燥CO除外)。


初始温度升高,爆炸极限范围变宽。


惰性介质含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变窄,危险性小。





基础知识练习


1.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和()。


2.汽油的闪点为(),煤油的闪点为(),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的为甲类;闪点()的为乙类;闪点()的为丙类。


3.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F类火灾:()


4.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以上死亡,或者()以上重伤,或者()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死亡,或者()重伤,或者()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以下死亡,或者()以下重伤,或者()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以下死亡,或者()以下重伤,或者()以下直接产损失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