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香港首富李嘉诚的故事 李嘉诚创业经历及启示

香港可以没有奇迹,但一定要有活力。

正解局出品

富豪,财富之王。

观察富人的财富变化,也能洞察经济趋势的走向。

近日,一年一度的福布斯香港富豪榜正式发布,李嘉诚连续21年成为首富。

富豪榜上耀眼的数字本可以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欲望。香港富豪榜让人疑惑:香港年轻人还有机会创造奇迹吗?

1. 香港富豪榜的三大特点

(2018年香港十大富豪)

福布斯评选的富豪榜,除了名字和财富值,还标注了年龄和行业。透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富豪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房地产大亨霸榜

这位房地产大亨成为榜单上最大的赢家。

此外,目前在10大富豪中,有6个是名副其实的房地产商。,排名第一的李嘉诚业务横跨港口、电信、酒店、制造、零售等多个领域,也是依靠房地产打基础。吕志和6号和迈克尔嘉道理9号主要经营酒店,这也和房地产息息相关。

唯一的例外是蔡崇信,排名第8,从事电商。有趣的是,出生于台湾省的浙江人蔡崇信,曾留学美国,并让自己拥有巨额财富的电商业务在内地——加入阿里巴巴。所以,蔡崇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香港首富。

(蔡崇信、马云)

如果蔡崇信被淘汰,排在第11位的罗家宝将成为房地产大亨。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香港前十大富豪都是地产大亨!

二、首富21年未变

做首富难,做一辈子首富更难。

自1997年成为香港首富以来,李嘉诚从未倒下过。

李嘉诚从塑料行业起家,后来跨界地产,涉足港口运输、石油、零售、电信、电力等。其业务范围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李嘉诚的商业帝国)

业务布局是跨行业和全球化的

化,极大降低了风险。无论全球哪一个经济体出现下滑,李嘉诚及其生意都不会受太大影响,这让其长居财富之巅。


传奇就是传奇,不得不服。


三、年龄大


以年龄为维度,可以发现香港富豪榜的另一个特点:年长者居多。


十大富豪中,最年轻的蔡崇信也有55岁了。像李嘉诚、李兆基刘銮雄这样的商界老炮都已是耄耋之年。


至此,我们大致可以为香港富豪绘制一幅画像:白发苍苍的房地产大亨,这些大亨,已经霸占财富之巅几十年了。


2. 香港再无奇迹


与同为福布斯发布中国内地富豪榜对比,香港富豪榜的特点更为突出。


(2018年中国内地富豪榜)


先看行业。只有许家印、王健林、杨惠妍从事的是房地产,其他富豪分布在互联网、制造业、物流等行业,领域远比香港富豪榜丰富的多。


再看首富。2018年的C位属于马云,这是自2014年以来,马云首次回归榜首。以十年为期,中国内地首富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许家印、王健林、宗庆后、梁稳根轮番登场,远比香港富豪榜热闹得多。


最后看年龄。年纪最大的是77岁的何享健,比李嘉诚年轻多了。年纪最小的是“富二代”杨惠妍,只有38岁。剔除这个例外,最小的是马化腾,也只有48岁。内地富豪远比香港富豪要年轻得多。


两相比较,内地富豪横跨领域较多、变动较大、年纪较轻,香港富豪大多出身房地产、变动极小、年龄很大。


实际上,今天位列香港富豪榜的富豪,大多是1960年代在香港大量买地的房地产商。他们凭借早年囤积的土地,坐享地产红利,成为香港顶级富豪,历经几十年而不倒。


可以说,香港富豪榜基本固化了。


看到这样一张富豪榜,每一个香港人,可能都会感到一丝丝绝望:要想进入富豪榜,非房地产行业几乎没有机会,年轻人几乎没有机会。


反观内地,机会比香港大很多。早年,中国的富豪榜也一度被房地产行业垄断,近年来,互联网的造富能力,已经超过了房地产。


崛起的财富新贵,也引人瞩目。马云荣登首富之列,只不过是近5年的事情。“80后”黄峥创办拼多多不到4年时间,已经积攒了766亿元身家,足以跻身香港十大富豪之列。


这在内地,是已经发生的奇迹。


香港,再无奇迹。


3. 香港的焦虑与活力


曾几何时,李嘉诚是华人偶像,无法超越的传奇。今天,马云的财富已悄然超过了李嘉诚。


香港、内地,富豪财富的调转几乎与城市GDP同步。1990年代,香港GDP相当于整个中国内地的五分之一。自2009年香港GDP被上海超越后,又被北京、深圳超过,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上海、香港GDP对比)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香港颇为焦虑。


回顾香港发展历史。1950年代,兴起转口贸易,大力发展制造业,奠定亚洲四小龙的基础。1980年代,向服务经济转型,金融、保险、地产高速增长,一跃成为耀眼的“东方之珠”。


香港的成功,离不开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这种转型,既得益于内生动力,更受助于其作为“中国内地出口全世界的转口中心”的时代机遇。


香港回归以后不久,中国加入WTO,内地自行开展贸易,香港贸易中心地位大受影响。时值信息技术产业兴起,香港推出了发展信息科技的产业计划,却因为缺少科技基因,没有抓住机遇。


今天的香港,“四大支柱产业”未有变动,仍然是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旅游和工商支援和专业服务业。


产业是造富的基础。没有新兴产业,自然很难产生新的富豪。加之香港畸高的房价,让房地产大亨躺着赚钱,也让他们在富豪榜上稳坐了几十年。


因此,香港年轻人有成长的空间,却很难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香港可以没有奇迹,但必须要有活力。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2018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在63个经济体中排名全球第二。


(2018年世界竞争力年报)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香港全球排名第七。


(全球竞争力报告)


开放、政府高效率和优越的营商环境,这是香港的竞争优势。香港的活力,还取决于与内地的互动与融合。有消息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于近日公布,其对香港的影响,正解局也将第一时间解读。


其实,一个发达的经济体,经济结构和经营模式早已成熟,很难有创业机会和一夜暴富的可能。


这样看来,要求“弹丸之地”香港再创奇迹,有点苛责。但是,香港仍然要永葆活力,并给年轻人足够的成长空间。年轻人有机会,香港才有未来。


香港富豪榜对我们个人的启示是,中国内地仍在高速发展,一个上升的社会仍有创造奇迹的机会。


这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