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故事案例300字 李兆基创业故事

继李嘉诚去年将权力移交给李泽钜后,香港房地产巨头李兆基最近宣布退休,不再担任恒基地产董事长兼总经理,并将权力移交给两个儿子,335456岁的李家杰和48岁的李嘉诚。根据HKEx的公告,李兆基将继续担任恒基地产的执行董事,而李家杰和李嘉诚将担任联席主席和总经理。

恒基兆业在李兆基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恒基兆业地产、恒发、中国燃气、香港中华燃气、香港渡轮和米拉马尔酒店等。截至2018年底,集团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4530亿港元。根据《福布斯》 2019年香港富豪榜,李兆基以300亿美元(约2340亿港元)的净资产位列香港富豪榜第2位,个人财富紧随其后的是李嘉诚。

虽然长期排在李嘉诚之后,但李兆基也有过中国首富的高光时刻,至今无人超越。1995年,李兆基作为中国首富成为世界第七大富豪;从1996年到1997年,他连续两年成为亚洲首富和世界第四首富。

然而,与李嘉诚早期创业不同的是,李兆基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市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经营着金店和印刷业。从六岁起,李兆基就被父亲安排在家里的商店里学习商业。20岁的李兆基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创业,从五金店起家,后来转行做房地产。

1958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熙合作涉足房地产业务,5年后成立新鸿基。其公司名称的由来是冯景熙的新溪公司的“辛”,“洪”来自的宏昌和集,“吉”来自的名字。

新鸿基在1972年成功上市,当时港股处于牛市末期,李兆基获得巨额利润。1973年,股市泡沫破裂,房地产陷入低谷,手里握有大量现金的李兆基开始低价购买土地和旧建筑。

1975年,恒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在李兆基成立。近年来,恒基兆业土地发展有限公司(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通过不停止买入买入买入,已从20多处房产扩展至100多处房产,其中包括香港地标建筑——国际金融中心。

积累了大量财富的李兆基,最终与李嘉诚(昌河)、郑裕彤(新世界)、郭得胜(新鸿基)并称为“香港四大地产家族”。

作为一名房地产大亨,李兆基在房地产投资方面的眼光和技巧可谓老派。每当人们在危机中恐慌时,他就抓住机会低价吸气。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李兆基投资250亿元收购了市中心40多栋老建筑,建筑面积约800万平方英尺(约74.3万平方米)。以香港目前的房价来看,如果不算盖房子的成本,这项业务会带来6倍以上的回报。

之后,由于香港房地产不景气,李兆基从房地产转向了金融。2004年12月5日,李兆基成立“赵霁金融企业公司”。短短三年,他就把500亿港元变成了1700亿港元。78岁时,李兆基还获得了“亚洲股神”的称号。

关于沃伦李兆基有一件事要说。2010年港股低迷时,李兆基许下心愿,“如果恒生指数重回3万点,能挽回金融海啸的损失,愿意每年无偿捐出10亿元”。2017年下半年,恒生指数重回3万点,李兆基也兑现承诺,捐款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