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在线旅游策划书目录,在线旅游创业计划书

来源:中新经纬

两会闻风丨2021年去哪儿玩?旅游业或迎这些新玩法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8日电(熊思怡)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旅游业逐步复苏。为助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建言献策。

数字化推动旅游业升级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关于旅游消费,中国旅游研究院2月22日发布的《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指出,未来将是消费升级、个性张扬的小康旅游,数字化、场景化创造驱动的智慧旅游,科技创新支撑的现代旅游。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CEO丁磊建议,搭建数字文化旅游合作服务平台,拓宽智慧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深化科技企业、文物单位、旅游景区线上线下融合;打破数据孤岛,推进政企机构数据共享开放,打造一批“沉浸式旅游”样板项目,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应出台专项补贴等措施刺激消费,让数字文化旅游成为疫情后新的增长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联主席闫颖也建议,进一步提高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上线率,依托数字技术从供需两端赋能冰雪体育旅游发展。供给方面,通过“在线预约平台智能终端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快景区数字化能力建设;在需求端,可以在数据和资源上搭建和共享冰雪运动景区和线上平台,通过团购、直播、预售等方式进行一系列创新营销,向消费者传递有效信息。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到,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建设一批文化底蕴丰厚的世界级景区、度假区,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创建一批旅游村,推动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优化;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培养乡村旅游人才;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策划公益活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餐饮、住宿、休闲农业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吸引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环境,为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奠定物质基础;可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从而促进城乡人口和资源双向流动,实现城乡一体化一体化发展,让城乡共享时代发展红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委书记、春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裴春亮建议,立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挖掘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开发差异化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需求,不断完善和拓展产业体系,加大城市人才和资本资源的引进,使当地乡村旅游达到更高水平。

文旅融合加大资源转化利用

“我们必须促进一体化

t-size:15px;">另一方面,郑晓幸建议健全文化旅游资源向生产生活多向赋能布局,构建文旅资源转化利用的“新业态、新通道、新消费、新空间”,把乡村文旅大空间变成大城市的小场景、大线路转换为小通道、大产品转换为小卖场、大数据转换为小网店,孵化电商消费、小众消费、分众消费、订制消费、飞地消费等新形态。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指出,非遗中有不少属于手工艺作品,将传统技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能有效提升非遗的知名度,夯实传统技艺本土传承基础,同时也能解决本土青年就业创业问题,让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旅企上市旅游资产证券化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认为,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升级发展,目前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时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些实际需求,旅游企业普遍难获得持续的融资途径。


朱鼎健建议通过金融创新模式为旅游产业赋能:一是加大支持力度,适当放宽上市条件,提高旅游企业上市比例;二是进一步推动旅游资产证券化,增强旅游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三是创新支持模式,打破旅游企业的融资壁垒,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旅游协会会长、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总经理黄细花呼吁,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扶持力度,延长旅游业优惠政策的实施期限,对旅行社复工复产在融资、税费、专项补贴等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在“后疫情时代”鼓励旅游产业转型,适配一系列机制性政策,进一步激活旅游市场活力。


《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人数4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48%。2021年你想好去哪儿玩了吗?(中新经纬APP)


(综合自中国证券报、北京商报、澎湃新闻、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云南网、经济观察网、广州日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