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通讯员秦望)27日,荆楚。com记者从巴东县纪委了解到,近日,县纪委对3个乡镇4所中学18名教师参与违规对外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违规收取“代理费”一案进行了调查。7人提起党纪案件,移交主管部门处理11人,收缴违纪资金11.41万元。
虽然国家教育部门禁止中等职业学校采取送“中介费”等有偿方式吸引生源,禁止任何部门、学校、个人向中等职业学校索要招生“中介费”,但这种现象仍因利益而屡禁不止。巴东县12所乡镇中学和教师参与外地中等职业学校非法招生、非法收取“中介费”的现象屡见不鲜。2009年以来愈演愈烈,这个“潜规则”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高额回报的诱惑,不仅让中学教师频频“招兵买马”,也让初中直接与外地中职学校进行“回扣”招生、“公对公”交易,推荐有偿毕业生作为学校创收项目。2013年以来,水布垭镇杨柳池民族中学与湖北创业高级技工学校、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机电学校等多家国外中等职业学校达成“公对公”招生协议,明确“中介费”价格,长期合作。校委会组织毕业班班主任采取集体行动,不仅明确了责任分工、招聘任务和“代理费”的有意分配方案,还对完成招聘任务的教师给予额外奖励。从教师的个人行为到学校的官方行为,“回扣”招生的不正之风越演越烈,学生成为教师的“摇钱树”。
2012年毕业于野三关民族中学的谭,在被班主任洗脑后,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就读班主任推荐的中等职业学校。结果,谭毕业后没有学到适用的技能,家里被昂贵的学费压垮了。在学校只学习了一年,谭就辍学独自去外地打工。到目前为止,他不愿意和家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