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就业优先政策。继续推进“分配服”改革,优化自主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更多劳动者创新创业。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在促进“双创”、增加就业方面的独特作用,对就业能力强的风险投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放使用,为促进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支撑。
稳企业稳岗位。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优先支持因疫情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自2月起,对大型企业缴纳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减半征收3个月,对中小微企业免征5个月。扩大失业保险返还覆盖面,放宽困难企业认定条件,提高返还标准,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稳定就业岗位。实施社会保险费阶段性减免政策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出“e路同行,成绩你来”线上招聘活动,适当延迟录取和录取,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快就业。通过支持复工、帮扶招用一批、动员投身农业解决一批、鼓励重大项目吸纳一批、支持创业带动一批、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促进农民工复工。
推动创业载体建设。实施“双创”支撑平台项目,引导“双创”示范基地、专业化公共创造空间等优质孵化载体提供公共服务,支持建设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农村创新创业和返乡创业孵化培训基地。优化升级150家创业就业孵化基地,6月底前评定10家河北创业大学。每所高校建设1家、每县(市、区)至少建设1家众创空间,全省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0家以上、市级30家以上。
促进就业创业。实施“1亿线上招聘”专项行动,启动第四届“中国之翼创新大赛”,举办2020年“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河北省赛,加强对返乡重点创业者、脱贫致富村带头人、农村电商等的培养和培育。从而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