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阿里巴巴加盟创业 加盟创业好商机

再次相信爱情?连腾讯和阿里巴巴都要“牵手”。

这可能是2021年互联网最重要的消息。7月14日晚,有消息称,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考虑相互开放生态系统。这一消息直接引爆了在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当晚涨幅超过3%。

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市值都超过了3万亿元,这几乎把中国互联网分成了阿里体系和腾讯体系。有分析称,阿里巴巴和腾讯之所以对彼此的生态开放,或许是出于反垄断监管或商业生态合作的考虑。

和腾讯、阿里巴巴牵手谁会赢?

阿里巴巴和腾讯要“牵手”?

7月14日晚,据外媒报道,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考虑相互开放生态系统。阿里巴巴的初步措施可能包括将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腾讯可能会允许阿里巴巴的电商信息在微信上分享,或者允许微信用户通过小程序使用阿里巴巴的一些服务。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将对中国消费互联网产生巨大影响。此前,由于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往往因其竞争关系而分为两大阵营,比如用户不能在淘宝使用微信支付。

据知情人士透露,两家公司目前正在制定放宽限制的计划。放宽限制后,消费者会有更便捷的体验。对于阿里巴巴和腾讯来说,这一举动可能会激发更多的竞争,但同时,因为生态互通,双方会更加了解对方。

这一消息一出,阿里巴巴美股开盘前涨幅超过3%,开盘后小幅下跌。截至发稿时,增速回落至2%。腾讯控股ADR开市前上涨3.76%,而有腾讯撑腰的拼多多“放下枪”,市场下跌超过5%。

在此之前,两大巨头似乎已经释放了信号,阿里巴巴在微信上放了几个小程序,比如闲鱼、1688、盒马市场、菜鸟等。

盒马集城微信小程序

今年3月,有知情人士爆料称,淘宝计划开通微信小程序特别版,目前尚未上线,上线后将支持微信支付。

此前,阿里的淘宝特价版曾在春节前夕登录微信小程序,当时名称为“Picking Values”,但上线后不久就暂停了服务。

可见两大巨头都在努力探索如何深度合作。有分析指出,如果阿里巴巴和腾讯真的互相开放,

生态,未来或许能够看到,在淘宝购物可以用微信支付;在微信聊天框中分享淘宝等阿里系产品的链接、可以在微信参与双十一狂欢购物节、腾讯广告资源对阿里旗下产品全面开放……


单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两家巨头能够达成合作,互相开放生态,对用户无疑是好消息,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两家巨头的合作难度不可谓不小。


那么,这两家万亿级互联网巨头真的能放下往日恩恩怨怨,“握手言和”,“你好,我好,大家好”?


阿里巴巴、腾讯“分割”了中国互联网


阿里巴巴、腾讯,几乎是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都无法绕过去的两座大山。


微信、微博、拼多多、美团和天猫几乎是国民打开率最高的APP,其中微信、拼多多、美团隶属腾讯系,而天猫、微博为阿里巴巴系。


阿里巴巴依靠最初的淘宝,逐步扩展到天猫、阿里巴巴、速卖通等电商平台,并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投资,在电商、支付、社交、外卖等领域都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在国内互联网占有了非常强大的话语权。


2013年,腾讯靠着QQ起家,后因内部竞争诞生出微信,而后又推出微信支付,也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投资,让其产生高达10亿的高粘性庞大用户流量,在社交、支付、数字娱乐领域都是当之无愧的巨头。


从市值的体量对比,截至7月14日,阿里巴巴的总市值为56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19亿元),腾讯的总市值亦高达5340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4434亿元)。


从经营业绩对比,2020年度,阿里巴巴的营收规模达到7173亿元,净利润为1506亿元;腾讯的体量也非常庞大,营收规模达4821亿元,净利润为1598亿元。


体量如此之大的互联网巨头,且大部分核心业务都在中国内地,因此腾讯、阿里巴巴的业务早已深度一致,竞争不可避免。


二者的正面交锋始于2013年,淘宝率先发难,掐断了微信的访问,表示微信不安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很多用户误入钓鱼链接,导致支付账号和密码被套取等问题。随后,微信也立马反击,将导向淘宝网站流量渠道全部关闭,并且提示用户该地址已被屏蔽。阿里系与腾讯系的相互封杀一直持续到现在。


现如今,阿里巴巴与腾讯的战局仍非常焦灼,以下战场仍在继续:


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电商领域,腾讯一直都在强攻,自有电商平台连续失败后,接连投资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甚至成为了众多电商的第一大股东,竞争形势非常焦灼;


在社交领域,腾讯握有微信、QQ两大王牌,而阿里则通过收购,控制了微博,并推出了钉钉等;


在支付领域,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一直都是“死对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为55.1%;腾讯财付通(含微信支付)38.9%;


在外卖领域,阿里收购扶持饿了么,腾讯则重金入股美团,并给予丰厚的流量资源;


在大文娱领域,阿里巴巴收购优酷、虾米音乐等,试图与腾讯视频、QQ音乐的大文娱进行抗衡,二者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在投资领域,据新财富报道,全球586家独角兽公司中,腾讯投出了将近1/10,高达52家,仅次于红杉资本;而阿里系(阿里、蚂蚁、云锋)投资了44家;


……


一直以来,阿里巴巴、腾讯在自家的生态圈中各自为王,明争暗斗,一度将中国互联网的江湖划分成阿里系、腾讯系,彼此水火不容。


腾讯、阿里巴巴真能“握手言和”?


巨头互掐、中小企业“躺枪”正在成为常态,巨头为了竞争,抢夺资源,甚至强制中小商家“二选一”,一旦违反规则,中小商家便会被“拉黑”,而这显然是与当前的监管相悖。


2020年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对不公平价格行为、限定交易、大数据杀熟、不合理搭售等情况进行了明确界定,重点强调禁止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竞争者、阻碍创新、损害消费者利益等。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都已受到了处罚,反垄断监管力度空前,国家反垄断治理的决心非常坚定。


2021年7月13 日下午,在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论坛”上,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华为等33家互联网企业成为首批签署《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反垄断自律公约》的企业。


在反垄断的监管大棒之下,阿里巴巴与腾讯互相开放生态的考量,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抛开监管的考量,单纯商业的角度思考,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阿里、腾讯也有很大的可能会站在同一阵线上,积极的合作才能互利互惠实现双赢。


对于腾讯而言,与阿里合作,能够发展出更多电商接口,丰富微信社交的生态,自然会增加广告收入,也能继续扩大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还能减轻监管的压力。


对于阿里而言,与腾讯合作,最明显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流量,介入腾讯生态的巨大流量,缓解自身的流量焦虑,缓解拼多多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出更多的社交接口,寻找社交的机会。


对中小商家而言,阿里巴巴与腾讯两大生态系统相互开放,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新商机、新打法,大概率将诞生一大批创业机会,甚至将再次激活正在“内卷”的互联网。


对数以亿计的用户而言,阿里、腾讯两大生态系统互相开放,将明显提升用户体验,让社交、购物、娱乐更加自由、开放。


互联网发展的初衷,是建立一个包容、无隔阂、自由的世界,而不是被各种巨头、平台切割开来,各自“内卷”的战场。


百万用户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