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包发布了多项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从无需反复提交体检报告到免费技能培训,不少政策直接解决了毕业生求职时遇到的烦恼。
今年北京有25万大学毕业生,现在是求职的关键时期。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希“变身教师”,陪同毕业生参加招聘会,并随机到一位毕业生家中家访,探讨如何更好地解决家、校、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需求。
此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名副局长“化身”外卖小哥,跟着网络司机开跑车,为新兴就业群体优化劳动保障政策;一名二级巡视员和一名副局长陪同找不到档案的退休人员办理手续,观察波折。
“体验民生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用“亲身体验”的方式“走”贴近人民群众需求的政策,成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重要举措。
促进职业技能培训
今年4月以来,徐希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研究生服务中心主任赵琳多次走进招聘会,观察毕业生求职遇到的困难。
当徐希陪研究生肖鹏找工作时,他发现虽然肖鹏的本科学校不错,但他在求职时却屡屡被婉拒。其中一个严重的伤害是,肖鹏有学位,但缺乏实践能力。面试时,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技能证书”。徐希说,对于一直接受学历教育的毕业生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赵琳走访了几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了解到他们希望新员工有短期的技能培训经验。
对此,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出台新政策,推动今年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形成“1 N”导向。“1”指学历证书,“n”指多项职业技能培训经验,帮助毕业生实现更好的就业。
根据这一政策,北京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包括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和预备技师班的毕业生,可在全市70多家指定培训机构免费报名参加技能培训,涵盖83个培训项目。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及毕业两年内在京,包括高级技工班和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可在全市18家指定创业培训机构免费报名参加创业培训。
今年5月至8月,北京市定点培训机构可承接3000名100班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近1000名30班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
率先取消毕业生重复体检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徐希和赵琳了解到用人单位不认可学生体检结果,反复体检造成毕业生时间、精力和经济负担。
对此,今年4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明确,北京市用人单位在聘用毕业生时,不得重复体检。
常规体检有效期为6个月,在有效期内,用人单位可以相互认可并共享体检结果。除特定项目外,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重复体检。
北京进一步简化就业登记程序,明确非公事业单位接收北京毕业生,取消签约和签约环节
高校毕业生通过“北京市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申请生成“京优码”,可直接享受岗位招聘、试用期申请、档案查询、政策解答等线上全链条服务,也可通过“京优码”上传求职简历。
对于企业来说,扫码就知道学生的关键身份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扫一扫”掌握企业的社保缴纳和运营状况。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京优码”用户与毕业生实现了信息、信用互认。这些信息将与大数据进行比较,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全。对“慢就业”毕业生专门作出社保安排
局长处长们调研时发现,部分大学生有“慢就业”现象,毕业后不着急找工作,先等等看,造成了他们有一段时间处于无业状态。
北京市人社局特别提示,在没有劳动关系的这段时间里,也要关注社会保障问题。对北京市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只要离校两年内初次灵活就业的,不用办理失业登记,灵活就业满30天,就可以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请成功后,可按标准连续享受最长3年的补贴。
最近,北京市出台相关政策,今年1-6月,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每个月需缴纳养老、失业和医疗3项保险费共计约1244元,其中政府补贴951元,个人仅需缴纳293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