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说本科生研究生就业难。其实博士生就业并不容易。但就业难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看自己的要求、能力和机会。一般来说,博士就业可分为在大学、科研院所、政府、国企、外企、海外博士生和国内博士生任教。如今,找医生的工作越来越难,趋势对比明显。李斯辰的以下研究将帮助你分析获得博士工作的趋势。
1、博士就业两极分化
说到博士生就业,给人的印象是显的情况比以前更糟,普遍被戴上“工资缩水”、“找不到工作”的帽子。五年前,公司在招医生的时候经常会分配车和房子,但是现在,这种特殊待遇已经减少了很多,甚至连回国医生的优势都不再体现。那是因为以前医生比较少,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学历有一种崇拜。如今医生越来越多,但是吸收医生的企事业单位却没有那么多,全国各地的大学基本处于师资饱和的状态。
如今人才市场上,医生找工作基本上就是一个字——“难”。这个“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生岗位少,不要以为自己是医生就有很强的竞争力。其实你的对手都是医生,PK更激烈;第二,岗位、薪资福利的预期与实际发放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本科生心理预期是2000元,企业给1500元,就是缺500元。但是医生的心理预期一般是七八千,企业张口就只有三四千,这让他们一下子就懵了。怎么才能找到这份工作?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我国博士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814元。其中,不同类型单位提供给博士生的工资差别很大。在公司、企业工作的博士生平均月收入最高,为7184元;其次是在科研机构工作的医生,4709元;再次,在政府或其他机构工作的医生为4272元;高校最低工资3932元。
目前博士就业存在两极分化。高水平博士,毕业于一流学校,有相应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有海外留学经历,收入依然会高;但是,一个低水平的博士,毕业于二三流学校,只有一篇学术论文和一个学位证书,所以你的收入可能不会令人满意,你的生活会很差。因此,想通过攻读博士学位来改变命运的人要小心。
2、高校不再是就业避风港
从博士就业单位类型来看,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要去向,占总数的68%;实际进入政府机构的医生不多,比例不到3%;进入企业的博士主要进入大型国企和外资合资企业,分别占7%和10%。
先说说国内大学的招聘情况。近年来,许多高校的编制已经饱和,大多数高校的员工很少。一般一个比较大的部门一年只有四五个人。而且比较知名的高校门槛比较高,所以一般都要求海归博士,对“土鳖”兴趣不大。同时,即使有招聘名额,你也很难把握。高校的很多专业学科都习惯了留住自己的学生。如果你是北大毕业,北大门槛太高进不去。能进北师大北航吗?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可能没有办法。大学招聘考察应聘者的因素有很多:专业、毕业学校、论文、个人关系、研究方向等等。因为大学
另外,科博不仅要考虑目前的情况,还要考虑未来更紧的就业名额。对于没有名额,想招人工作的高校,一般招聘方案如下:一是采用博士后的方式聘用。有些院校规定,进入大学必须是博士后,比如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现在乃至未来,做博士后进入高校是大势所趋;二是实行人事代理。把你的档案放到人才市场,通过第三方代理企业与高校建立雇佣关系。
3、小心“充门面”式招博陷阱
在商界,不同专业的医生就业难度差异很大。一般来说,喜欢招医生的公司不多。很多公司认为医生做的题目华而不实,远离现实,但是薪资要求高,往往不如别人。
此外,公司中的研究岗位受经济形势影响最大,企业一般在财务状况不好的时候会削减研究经费,这意味着当经济状况良好的时候,
势不好时,研究类职位将不招人或招很少的人。很多专业尤其是基础学科在企业界几乎找不到工作。即使是在高科技企业,比如中兴、华为、腾讯等公司,招聘均是以本科生为主。原因很简单,高科技应用开发不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的是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人员不断去学习接触新事物,大量工作有一定知识含量但又不涉及过深的基础理论。而从目前培养体系中出来的博士生,大多属于关起门来研究理论的人。4、那么什么样的企业会招博士?
一类是出于“充门面”的目的。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心理咨询、健康养身、医药或教育机构,很多会打出招聘博士的广告。被招博士常常在公司的对外活动或宣传中担当“主角”,他们对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博士”两字,似乎是在炫耀公司在该领域的专业度。进入这类公司,博士价值被大大弱化,工资也不会很高,且没有升职与发展可能。博士求职时一定要小心避免踏入这类企业的“陷阱”。
另一类是大型研究型企业,是真正的招聘,在这些企业中博士可以充分发挥研究才能。在国内有少数技术领先的“牛”公司,需要依靠前沿的技术研究,支持自己的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公司往往愿意支付很高的报酬,但对博士的要求也很高,不是海归或名校博士,不会有面试机会。这类企业以外企居多,但在整体外企数量中也仅占有很小一部分,以医药、化学、高科技、通讯、搜索网站、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居多。因此在读博前你一定要搞清楚,你选的专业,哪些企业会重视博士招聘,以及每年招聘的数量大概有多少。
博士就业还有最后一条出路——创业。对于大多数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的成功率很低,但博士成功率较高。因为博士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变成产品,遇到企业资源丰富的导师,还可以借助导师的力量,帮助自己成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