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团队的类型,创业协同问责能力维度的创业团队能力是

打造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高效对话平台,用管理的眼光激发思想的活力。由教育部主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承办、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类期刊—— 《管理视野》于2021年正式获批,正式面向海内外公众发行。

在新一期的发布仪式上,《管理视野》首席学术顾问徐淑英教授为新一期的发布发来了祝贺视频。福斯特商学院教授陈晓萍教授、《管理视野》执行主编菲利普m康迪特也通过视频连线介绍了《管理视野》的内容特色和基本定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管理视野》主编陆教授致辞。

“复旦管理愿景”论坛随后举行,紫光展锐CEO褚庆以“科技企业的管理与创新”为主题发表演讲。

在楚青看来,判断高科技企业的依据在于是否进行知识创新,在于员工如何创造价值。比如展锐90%以上的员工从事科技开发,是真正的核心,也是最典型的高科技企业。

在判断了什么是高科技企业之后,我们再来说说管理。他将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分为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等不同时期。企业在起步阶段最需要的是“三昧真火”,这是对创业团队的要求,即创业团队必须没有自私的杂念,“真火”是指初创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技术、社会资源、创业精神等的积累。在发展时期,企业最重要的是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当一个企业处于全盛时期,必然会遇到“三高”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正式的管理,必须通过流程把企业连接起来,本质上是管理和运营的知识。

“我们看到,企业的成就,无论是人的素质、产品还是竞争力,都来自于管理.一个高科技企业,它唯一有效的资源是管理资源而不是资本。”储青说,“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管理普遍缺失,导致创业时代大量高科技公司死亡。”

对于人才,楚青一直坚持两句:一是春风不如你,二是春雨一定“贵”如油。在他看来,企业中的员工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个人主义者、老手、业余者和“两货”。其中,虽然个人主义者只关心自己的想法,但他们往往是创新的领导者;虽然老油条遇到困难只会靠边站,但走了很多路之后,也吃了不少亏,可以帮助企业避免陷入陷阱;商业外行虽然不懂商业,但作为控卫可以发挥很大潜力;另外,“两货”就像企业的推土机,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他强调,“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有一点不能忘记,那就是人是核心资产。在这个阶段,所有的价值观都是由人创造的。”

随后,在鲁德安熊文的主持下,紫光展锐CEO褚庆、泰美医疗科技创始人兼CEO赵露、华府大学福斯特商学院教授、《管理视野》执行主编陈晓萍教授,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研究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楚青分享了他2018年底上阵拯救企业的经历。为了挽救处于低谷期的完全无序的企业,管理团队制定了明确的变革计划,建立了秩序。从以质量救国到以市场救国,再到提高经营和技术,我们将带领企业一步步崛起。在开发过程中,管理团队自上而下负责,通过激活原有资源,淘汰不可用资源,建立技术竞争力。

赵露分享了泰美医疗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作为一家服务于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以平台为核心的科技公司,泰美医疗致力于通过加强平台与公司的深度连接,建立有别于传统2C平台的用户广度特征的新型数字化平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赵露主张现金和股权相结合,在长短期内激励员工,而楚青则认为对于高科技公司,需要团队控制公司,实现无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最后,鲁德安熊文指出,人是最终的核心竞争力,科技企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丰富了管理研究的内涵和边界,也为学术界反哺企业提供了机会。

“科技企业面临的问题丰富了管理研究的内涵和边界,也丰富了学术界的创新机会。既要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发现新问题,又要研究突破。还必须在科技企业管理新领域找到更多的研究课题,回馈企业,服务科技企业。”